APP下载

新课改视域下改革高中化学教学方式的探究

2019-11-27王胜忠

读与写 2019年32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高中化学新课程

王胜忠

(江西省乐平市第一中学 江西 乐平 333300)

新课程改革的实行影响的不仅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态度、教学方式,还包括课程结构、教学效果和评价方式。而教学方式是教学效果得以体现的重要载体,教学方式是否恰当、有效将直接影响学生们对高中化学知识的学习和高中化学技能的提升。因此,对高中化学教师来说,为了适应新的教育教学形式,我们有必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我们的头脑,改革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创新进取,让学生们做课堂教学的掌舵人,提升教学质量。

1.让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成为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的指导思想

2017年制定的普通高中化学学科的新课程标准重新定义了高中化学课程的性质,并以满足学生们多元发展需求为基础重新修订并整合了教材内容以体现高中化学学科的基础性和时代性,重视培养和发展高中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提倡以“素养为本”的教学。新课程标准对高中生的化学学科素养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在笔者看来,无论是学生们借助宏观辨识手段、微观探析方法或者证据推理的手段来学习高中化学知识,只有他们同时具备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他们才真正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高中教育阶段应该具备的化学知识体系的部分与整体、模块与体系的结合与统一。而也只有他们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探究精神以及锐意创新意识,他们才会以科学态度和对社会负责的担当对化学知识与技能产生并保持持久的探索精神和意愿。

无论是课程性质的定义、新课程理念的形成以及课程内容的变化都标志着新课程改革把学生们的需求和学生们的发展放在了第一位,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必须因此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教师的所有教学活动应该以学生们的认知发展与思维发展以及精神意志的发展为核心。能否有效激发学生们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和课堂活动参与的自主性、能否提升学生们有效信息的交流量、能否有效拓展学生们的思维维度与空间以及能否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意识成为教师选择教学方式时必须要考虑的内容,课堂再也不会是教师的独角表演舞台,学生们具有了主动权和优先权,这才是新课程标准对教学方式改革的指导性,也是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的最终目的,更是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果得以提升的重要保障。

在笔者看来,只有通过教学方式的变革和促进,学生们才能具备更强烈的高中化学学习兴趣和百折不挠的探究精神和毅力,以认真的态度积累化学知识、以积极的态度参与课堂教学互动和化学实践活动,不断搏击奋斗,把饱满的精力投入到化学素养的培养上去。

2.让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成为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的重心

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其实是二位一体的关系,教学效果的提升最终会体现在学生们学习成绩的稳步提升上面。因此,新课程教学理念首先把学生们的主体地位确立起来,然后再推行教学方式的变革,其最终目的也是让学生们的主体地位能够通过恰当的教学方式得以有效发挥。因此,学生们的学习方式是否对学生们发挥其主体地位有推动作用成为教师教学方式变革的关键,能否对培养学生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的形成具有帮扶和提升作用也是课堂教学模式变革的中心。

例如,翻转课堂模式的普遍应用一方面与网络科技的发展和移动客户端的普及有很大关系,但是其之所以深受学生和教师的欢迎是因为学生们在化学课程探究方面拥有了极大的自主性,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意志选择网络上的优质学习平台,可以借助信息平台选择自己合作的伙伴,即使遇到困难了,他们也可以选择是向教师在线请教还是与同学互动解决。这种自主性尤其是不借助教师的辅导而获得较好的探究结果的时候,学生们内心会获得极大的满足,其对化学的学习劲头会更足,探究意愿更强烈。

再如,当课程进展到“金属的化学性质”章节内容时,由于金属的化学性质中需要让学生们通过回忆和实验观看对比常见金属在与硫酸和盐酸中置换反应的不同总结归纳不同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果由教师全部通过多媒体课件对这些知识进行讲解和对比分析,不仅用时较短,而且也能顺利地为学生们理清不同金属的特性。但是,学生们就会被动地接受这些化学知识,没有亲身参与和实践活动体验感,无法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的细致观察能力、比较和分析能力以及总结归纳的能力。只有让学生们在合作中探究与交流,他们的思维才会在信息互换中变得更为敏感和严谨。而且化学源自生活,与生活紧密相连,教师可以以生活实例如铁锅易生锈、铝锅耐腐蚀等现象引导学生们深入思考,激发其探究激情。因此,笔者就放弃了自己作为讲解者的身份,改变了教学模式,根据学生们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对化学实验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化学基础等级等不同方面进行合理分组,让学生们在回忆中总结,在实验中感触,在对比和分析中探究,在归纳和整理中总结,通过大量的信息交流与彼此间的信息借鉴与分析,最终实现了彼此间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赢。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重视学生们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因而,教学方式的改革不仅需要对师生课堂地位进行重新定位,更要让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让师生互动成为常态,形成合力。而学生们的学习方式决定着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也决定着教学效果的高低。因此,教师教学方式的改革重心和实质其实就是学生们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变主动的转变,认识到这一点,笔者相信,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改革必将为教学质量的提升输入新的活力,学生们的化学素养也将会不断获得提升。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高中化学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法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化学微型实验教学策略探讨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打造
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策略
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