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探讨

2019-11-27车红英

读与写 2019年32期
关键词:情境思维数学

车红英

(辽宁省盘锦市双台子区实验小学 辽宁 盘锦 124000)

1.创设生动情境,在教学情境中体验数学的趣味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学习知识。教师必须结合学生心理特点,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创设与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习情境,将数学知识直观化、情境化,还原知识形成和应用的生动场景,使定性的知识呈现灵动的状态,使数学课充满情趣与活力。让学生在轻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兴趣盎然地掌握数学知识。例如:“秒的认识”这节课,先出示火箭发射等倒计时过程,让学生找出其中隐含的数学信息,学生很快就能发现用秒进行倒计时,然后再一起进行倒计时,既获得了正确、清晰的概念,又能充分感知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使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这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

2.找准教学起点,在突出教学主体上下功夫

把握教学起点,是以学生为本,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例如,“认识人民币”这节课,教材主要安排了对各种人民币的认识,其实在生活中,学生已经对人民币有了基本的认识,只是对它们之间的转换以及要买了东西付多少钱、找回多少钱不清楚,因此在教学中应将教学的重、难点和学生实际水平结合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现实状态来确定教学起点的,从而促进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3.关注意外生成,在合理引导启发上下功夫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向未知领域挺进的过程,其间节外生枝、旁逸斜出均有可能,教师要科学地对待数学课堂的生成性,合理调控课堂节奏,灵活地对待生成性资源,即一切可以借用的正确资源和差错资源。教师做让亮点更出彩,变尴尬为神奇的使者。例如,在一次听课时,教师在上“20以内的退位减法”课上,举了一个例子11-2是退位减法,让学生再说几个,有同学说了12-2、13-2—直到19-2。教师也全部做了板书,准备继续进行,这时有同学说这些都没有退位,教师这时才意识到错误,但她没有惊慌,也没有忙着去改正,而是先表扬了这位学生,发现了很重要的问题,接着又让学生自己算算看是否退位减了,再把它们改正过来。这样不但对发现问题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也给自己找了很好的台阶,还让学生对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这种做法就很值得我们学习。

4.注重合作学习,在自主合作中体验数学的探索

教材中的某些学习内容单凭个人的力量和智慧难以考虑周全,这时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依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来解决,让学生在互动中取长补短,体验合作思维的丰富性。如:一年级下册“怎样租车”一题:“一班有38人,二班有39人,要租车去春游。已知1号车限坐42人,2号车限坐60人,3号车限坐19人。”经小组探索,学生提出了两种租车方案:第一种:两个班合租2号车和3号车;第二种:一班租2辆3号车,二班租一辆1号车。同学们在小组内其他同学的启发下,思路开阔了,思维也活跃了。

5.引领思维发展,在训练思维方法上下功夫

首先要指导学生有序思考。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要着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由表及里的有序思考能力;其次要指导学生对比辨析。对比辨析可以异中求同,同中求异,有助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相似概念的比较,还可以通过题组对比,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要指导逆向思维。学生习惯向思维,这样单向的思维习惯不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所以,教学时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引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6.加强实践结合,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激发他们到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提倡让学生在做中学”,因此在教学中要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的知识要求,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培养技能、技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数学源于生活,因此教学时必须紧密联系实际,注重对数学事实的体验,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中学习数学,从而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例如,在学平均分时,在每张桌子上放十根小棍,先让同桌两人自己分,在操作的过程中会发现大家的分法会不一样,但是大部分都是每人五根,这时再引入每人分一样多的就是平均分,因为这样很公平,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对平均分的意义有了了解,也更好地掌握了知识。

总之,高效课堂不仅要交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高效性,我们必须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情境思维数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