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幼儿教育中如何发掘幼儿的语言特点
2019-11-27杨英
杨 英
(贵州省遵义播州区石板镇池坪幼儿园 贵州 遵义 563100)
引言
幼儿阶段的孩子处于身心发展的初期阶段,所接受的语言信息大多来自于生活环境,因此幼儿的语言特点也各具特色。幼儿教育活动是一项系统性工作,直接关系着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若能够基于幼儿语言特点出发,坚持因材施教开展幼儿教育活动,有助于更好的满足幼儿的语言需求,提高幼儿教育的有效性。
1.幼儿语言特点分析
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期阶段,好奇心强烈,对周围事物具有一定探索欲望,表达欲望强烈,但语言能力不足,无法清晰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针对幼儿这一语言特点,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做好语言交流引导工作,循序渐进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幼儿思维敏捷度高,具有良好的模仿和学习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接受新的词汇和语句。针对幼儿这一语言特点,教师应为幼儿创造优良的语言环境,通过接触新鲜事物来增加幼儿词汇量,为其语言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础。幼儿具有良好的模仿能力,但幼儿语言模仿中存在积极和消极两部分,幼儿思维发展尚不成熟,语言识别能力不足,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做好语言引导工作。
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发展,幼儿教育逐渐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幼儿家庭教育力度明显加大,当今社会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相比传统教育时期有很大提升。部分幼儿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但语言表达比较含糊,发音准确度仍有待提升,整体语句表达也不完整,这与幼儿语言习惯、音准程度、词汇量积累等均存在一定联系。幼儿语言表达上往往会出现错误发音和语言习惯,若引导不及时,势必会影响幼儿语言能力的正确发展。针对幼儿这一语言特点,教师应通过发音训练引导幼儿正确发音,为幼儿语言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础。
2.幼儿教育中幼儿语言教学原则
2.1 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理念在教育领域内得以广泛推广,其在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幼儿成长环境及生活状态的差异,其在语言能力上也呈现出个性化特征,传统应试教育条件无法抹去幼儿的语言特征。因此在幼儿教育中,要结合幼儿的语言特点出发,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结合幼儿语言状态开展差异化指导,尊重幼儿的个性化语言特征,通过有层次的教学内容满足幼儿的需求,提高幼儿语言交流的有效性。
2.2 注重情境原则。幼儿语言能力培养是一个系统化过程,教师应结合幼儿语言特征营造优良的语言氛围,引导幼儿感知语言魅力,通过角色扮演或游戏等方式将幼儿代入具体情境中,启迪幼儿思维,进一步提高幼儿语言能力。
3.幼儿教育中发掘幼儿语言特点实施因材施教的有效措施
3.1 制定个性化的语言教育方案。受到自身素质及生活环境的影响,幼儿语言特点也各不相同,在语言理解能力及语言学习能力上也存在一定差异。若幼儿教师采取统一化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幼儿对于语言的差异化需求,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教育的整体效果。因此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幼儿教师应在深入挖掘幼儿语言特点的基础上,实施因材施教,结合学生语言特点及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语言教育方案,确保语言教学内容与幼儿自身特点保持高度相符。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语言特点进行全面分析,制定个性化的语言教学方案,满足不同学习能力幼儿的语言需求,以学习能力中等的幼儿为基准,调整学习能力弱和学习能力强的幼儿的知识内容,实现新旧语言知识的紧密衔接,巩固幼儿固有语言知识体系,为语言新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幼儿教师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将不同学习能力的幼儿划分为一组,通过幼儿之间的优势互补,提高幼儿语言教学的整体效果。应当注意的是,基于幼儿语言特点所实施的因材施教具有一定科学性和适宜性,但幼儿教育本身就是一个系统性工作,需要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以免影响幼儿学习积极性。
3.2 创新教学方式,坚持寓教于乐,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为提高幼儿教育的有效性,在因材施教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幼儿语言特点及生活环境出发,营造优良的语言氛围,增强幼儿的语言交流体验,创新优化教学方式,引导幼儿感知语言表达的快乐,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幼儿阶段的孩子心智尚未发展成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教师可以幼儿这一特点为着手点,运用多元化教学辅助手段,坚持寓教于乐,通过游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全面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幼儿教育具有一定系统性和独特性,语言是幼儿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要基于幼儿的语言特点出发,实施因材施教,为幼儿营造优良的语言环境,激发幼儿参与语言交流的兴趣和积极性,将语言能力培养融入到游戏环节中,以改善幼儿语言水平,提高幼儿教育的有效性。幼儿教师应不断加强研究力度,更多有效的教育方式,充分落实因材施教教育理念,促进我国幼儿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