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生课外阅读调查分析

2019-11-27冯秀梅梁凤莉梁翠兰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23期
关键词:读书中职学生

冯秀梅,梁凤莉,梁翠兰

(甘肃省水利水电学校,甘肃 兰州 730021)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则是了解人生,获取知识的最好途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目前,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阅读对一个人的道德情操、人格品质、精神境界的形成与提高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读书可以涵养一个人的性情,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有益的课外书,不但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学会为人处世等,而且可以增长见识,做到不出家门而知天下事,不出国门而了解世界各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有句话说得好:“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

了解中职生的阅读能力、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从中发现中职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如何解决问题,提出合理建议,从而有针对性地予以引导,让学生爱上阅读,对于学生的发展意义重大。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甘肃省水利水电学校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其中一年级212人,二年级129人。调查对象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不同年级调查对象专业分布(n)

1.2 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共分为6部分:(1)阅读兴趣和爱好程度;(2)课外阅读类型及范围;(3)阅读习惯及阅读影响;(4)阅读时间及阅读量;(5)阅读目的及影响阅读的原因;(6)上网时间和上网内容。

1.3 调查方法

将上述6部分分为11项调查内容,制成书面问卷,在教室不署名现场填写,总计400份,收回397份,有效问卷341份,有效率为86%。

1.4 调查目的

了解中职生阅读状况,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让学生明确阅读的重要意义,主动阅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人文素养。

2 结果

2.1 阅读兴趣和爱好程度(见表2)

表2 阅读兴趣和爱好程度[n(%)]

在对学生对古诗文的喜欢程度调查中,极少数学生选择“很喜欢”或者“不喜欢”,具体见表3。

表3 对古诗文喜欢程度[n(%)]

2.2 课外阅读类型及范围(见表4、5)

表4 课外阅读类型及范围[n(%)]

从表4可以看出,中职生阅读内容广泛,对各种文化接受度较高。大多数学生喜欢有故事情节的小说,针对学生喜欢传统文学名著,还是现代网络小说做了相关调查,具体见表5。

表5 喜欢的小说类型[n(%)]

从表5可知,学生的阅读是以玄幻小说为主。

2.3 阅读习惯及阅读影响(见表6、7)

表6 阅读习惯[n(%)]

表7 阅读影响[n(%)]

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开始,读到一本好书,学生通常会有哪些反应呢?

从表6可以看出,学生的阅读受同龄人影响很大,共同的话题对他们很重要,得到同伴的肯定更多是心理需求,也许并不仅仅是兴趣相同,表7学生的回答也印证了这一结论。

2.4 阅读时间及阅读量(见表8、9)

中职生课业负担轻,每天的阅读时间很充裕,学生真实的阅读状况见表8、9。

从表9可以看出,学生一学期的阅读量低得惊人,高达44%的学生一学期阅读量不足5本,有10%的学生一本书都不读,这实在令人吃惊。

表8 每天阅读时间[n(%)]

表9 一学期阅读量[n(%)]

2.5 阅读目的及影响阅读的原因(见表10、11)

表10 阅读目的[n(%)]

学生不爱阅读,原因很多,但阅读目的不明确,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方面,学生都清楚阅读会有怎样良好的影响;另一方面,却不愿主动阅读。那么,影响学生阅读的原因是什么呢?调查结果见表11。

表11 影响学生阅读的原因[n(%)]

高达41%的学生认为,造成自己阅读不足的原因是静不下心来,考虑到中职生学业负担不重的事实,那么至少一半以上的学生,因内心浮躁,无法好好阅读。作业少,课余时间多,又不能静心阅读,那么,学生的课余时间都在干什么呢?

2.6 上网时间和上网内容(见表12、13)

表12 每天上网时间[n(%)]

表13 学生上网内容[n(%)]

归根结底,沉迷于手机游戏,虚拟的人际交流,占用了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60%以上的学生每天上网时间超过两小时,而上网聊天、玩游戏的学生高达66%以上。

3 讨论

温家宝总理曾说:“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阅读“就是使年轻人深信:知识对你来说之所以必不可少,并不单单是为了你将来的职业,并不单单是为了你毕业以后考上大学,而首先是为了你能享受一个劳动者的丰富的精神生活”[1]。

3.1 发现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本次调查中发现的问题主要有3个:(1)学生阅读的主动性较差,45%的学生是受同学影响而阅读。(2)学生阅读质量低,阅读内容以玄幻小说为主。(3)学生阅读数量极低,54%的学生一学期的阅读量不到5本。笔者认为,学生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造成阅读主动性差的内因,玄幻小说的大热,与此类型的电视剧在近些年热播有关。由此看出,学生的阅读趋向除了情感需求外,还与社会普遍的宣传有关。

3.2 加强中职生阅读引导刻不容缓

2014年以来,“倡导全民阅读”连续5年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推动全民阅读”被列为“十三五”时期文化重大工程之一,把全民阅读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很多地方倡导“书香校园”活动。由此可见,阅读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需求。北大教授谢冕说:“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们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如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拥有或丧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2]如果我们的青年学生在精神上不能长大,那么,我们这个民族,又如何在世界立足?加强中职生阅读引导,就是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学生心智,丰富学生精神世界,涵养学生思想情操,只有青年的精神强健丰盈,才能担负起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

3.3 实行校园手机网络管理势在必行

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游戏、光怪陆离的视频、刺激低俗的网络小说大行其道,学生沉浸在垃圾快乐之中而不自知,学业应付了事。针对学生沉迷于手机游戏与虚拟的人际交流,强烈建议学校在教学时间和规定的就寝时间,实行手机统一管理或者定时实行网络信号屏蔽,强制学生从虚拟的网络世界回归现实生活。学生一旦脱离垃圾快乐,就更容易在生活和阅读中感受到真正的精神愉悦。

4 提高中职生阅读能力的建议

4.1 营造良好的校园阅读氛围

对于学生来说,校园就是他们主要的生活场所,在校园里随处建立阅读区,如楼道拐角、饭堂一隅,但凡可以立起一架小小书亭的地方,把书籍放在学生触手可及的地方,让书的芬芳时刻萦绕在学生中间,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主动阅读。当然,图书馆更应长期开放,让热爱阅读的学生在图书馆找到家的温馨。“一个人在中小学时代读过哪些书,书籍在他的心灵里留下什么痕迹,这一点决定着人的情感的培养,决定着年轻人对待同年龄的人、对待长者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1]

4.2 学校把阅读纳入学业评价中,鼓励学生阅读

阅读量很低,在于学生没有阅读的动力,读什么样的书,读不读书,似乎与学业没有什么关系。在这种思想认识下,学生自然会选择快餐式阅读,使低俗刺激的网络小说大行其道。要求学生每学期阅读10本书以上,阅读之后要书阅读报告,甚至可以把阅读相同书籍的学生放在一起做阅读测试。中职学校应将阅读经典名著作为考查学生学业水平的一项内容,鼓励学生大量阅读经典,让学生在苟且的生活中,心中永远有着诗和远方的美好。同时,开展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如传统文化比赛、诗词比赛、阅读心得分享会等,在校园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4.3 语文课应担负起引导学生阅读的重任

传统的语文教学,一向重视学生朗读文本,甚至是背诵。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反复朗读,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每学期初,由教师推荐阅读书目,采用“引入故事—精彩再现—制造悬念—推荐书籍”的推荐模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引导他们课后自主阅读书籍。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推荐5本书,这样就会形成一个庞大的阅读书目,学生可以有的放矢阅读,减少找不到书或者低质量阅读。中职生阅读基础薄弱,自制力较差,教师的引导和督促是必须的,一旦学生有了阅读兴趣,就会主动寻找阅读内容,就能静下心来读书了。

古人云:“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中华民族对于读书的推崇,已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绵延了千年。读书,让一个人的生命有了无限可能,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3]。这就是说阅读能够涵养个人的精神,而全民族的精神则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国家的未来,取决于青年学生读什么样的书,取决于他们将成为怎样的人。我们所推崇奉行的读书,主旨在于劝人学习、教人明理、育人德行之书,而非粗制滥造、内容荒诞、逻辑可笑、违背道德之书[4]。

阅读一本好书,就是点亮一盏心灯。从现在起,做一个热爱读书的人;从现在起,好好读书吧!

猜你喜欢

读书中职学生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