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高职寄生虫学检验课程为例

2019-11-27廖园美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23期
关键词:互联网+寄生虫检验

张 婧,廖园美

(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近年来,微课(Micro-Lecture)作为一种以阐述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教学视频,已悄然成为一种新型教育信息资源形式[1]。相对传统教学,微课具有教学时间短、内容短小精悍、重点突出、资源容量小以及具有趣味性等特点[1-2],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符合“互联网+”时代特点。我校2017级高职医学检验部分班级寄生虫学检验教学中应用微课,并取得较好效果,现就微课在该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究。

1 高职寄生虫学检验课程教学中应用微课的可行性

1.1 寄生虫学检验课程的特性

寄生虫学检验是高职医学检验专业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实验教学是寄生虫学检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学生掌握人体常见寄生虫学检验的基本技能,尤其是镜下鉴别虫卵的能力,已成为目前寄生虫学检验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

1.2 微课的优势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手段,主要有以下优势:(1)时间短,通常为5~8分钟,最长不会超过10分钟。相对传统教学,其时间短、内容精简,通常是针对某一教学重点、难点或典型问题进行详细讲解,重点突出。(2)资源容量较小,支持多种播放格式,学生可在线观看和下载后观看,并且可随时随地播放[3]。

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学生可突破时间、空间限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取内容进行学习。可以通过微课预习知识点,也可以就课上没有弄清楚的问题进行学习。

2 微课在寄生虫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对教学的影响

2.1 微课在寄生虫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

寄生虫学检验课程内容较多,寄生虫种类多,传统教学主要从寄生虫形态、生活史、致病性、实验诊断及流行与防治等方面展开,尤其是形态、生活史、实验诊断方面知识对医学检验专业学生而言尤为重要。部分寄生虫如钩虫、绦虫、血吸虫、疟原虫等的形态、生活史知识点琐碎,容易混淆,不好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可选取一些重要、易混淆的知识点和生活史来制作微课。对于一些极具代表性、临床上常见的虫体,可围绕病例分析来制作微课,以微课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病例能力以及临床思维能力。

2.2 微课对寄生虫学检验教学的影响

目前,国内大多数寄生虫学检验教学仍以传统授课方式进行,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大多缺乏师生互动,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效果较差。同时传统教学模式具有不可重复性,对学生的课后复习和查漏补缺无法起到很好的作用。此外,教师的教学反馈信息少,仅来自班级学生,学生对于课上不理解的内容不敢提问,不利于教师教学反思及自我成长。而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能使教师教学突破时空限制,同时学生、同行及专家可随时观看微课,并对课程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之后授课教师可在第一时间获得评价信息,这对于教师的教学反思及教学水平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3 影响微课在寄生虫学检验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因素

微课作为教育界一个新的研究热点,虽已有部分相关研究,但还处于初级阶段[4]。目前国内关于微课应用评价的研究较少,因此,研究影响微课有效应用的因素,对于提升微课在寄生虫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以我校2017级高职医学检验专业3班、4班88名学生和4名寄生虫学检验教师为对象,采用访谈、问卷调查、课堂观察、课堂测验等方式,了解学生知识接受情况和对教学方法的喜爱情况,同时了解寄生虫学检验教师对微课的认识和对微课教学的期望。经过统计和文献查阅[5],归纳出影响寄生虫学检验微课有效应用的4个主要因素和12个具体表现,具体见图1。随后针对4个主要因素和12个细分因素的重要性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92份,收回有效问卷92份,具体见表1。

图1 寄生虫学检验微课有效应用的影响因素

表1 寄生虫学检验微课有效应用的影响因素重要性(%)

从表1可以看出,在影响寄生虫学检验微课有效应用的因素中,调查者认为微课选题设计影响最大(38.2%),其次为微课内容设计(31.7%)。而在细分因素中,微课目标的明确性、内容科学性以及布局合理性对微课在寄生虫学检验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影响较大,语言规范性、结构完整性则影响较小。

因此,对于微课在寄生虫学检验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最主要的是选材一定要突出重点,要紧紧围绕教学大纲,同时内容上要设计合理,切合临床实际,最好选取一些临床上常见、重要、具有代表性的虫种,只有与临床实际相关的内容,才能受到学生关注,激发其学习兴趣。

4 结语

相比一些热门学科,寄生虫学检验在医学中属冷门学科,存在专业建设缓慢、师资力量不足、影像资料陈旧、教材内容更新缓慢、教学模式传统等突出问题[6]。而“互联网+微课”的出现,对于寄生虫学检验教学与课程建设而言,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互联网+微课”的快速成长给传统教学模式敲响了革新的警钟[7]。其发展不仅是教育教学深化改革和创新的需要,也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发展契机和方向。虽然有学者认为,微课、慕课、公开课等将在未来50年内代替传统理论教学[8],但事实上,传统教学模式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在高校占据主导地位,专业性较强的医学学科教学模式并不会随微课的兴起而消亡。如何促进微课和传统教学模式快速融合,取微课之长补传统教学之短,寻求两者之间的结合点,是我们未来要去积极探寻的方面。

微课作为传统教学模式的补充,始终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应用性及教师引导性,始终坚持以学生视角为切入点来设计[9]。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无论是问题设计、课堂讨论,还是线下师生互动,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促进教师水平提升和能力发展。

猜你喜欢

互联网+寄生虫检验
苯中水分的检验
海洋中“最难缠”的寄生虫:藤壶
白话寄生虫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稿约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
云屏引领大屏走向“互联网+”时代
醒醒吧,为什么你玩不好“互联网+”?
期末综合复习测试卷
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