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OOC在眼科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2019-11-27张文芳孙一岚张冬梅黄崧健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23期
关键词:眼科学视网膜知识点

杜 宁,张文芳,孙一岚,孙 莉,张冬梅,黄崧健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甘肃 兰州 730030)

面对新时代本科教育面临的挑战,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培养一流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本科教育的核心要求[1]。推进兰州大学“双一流”建设,必然要求各专业不断提升自身学科建设水平。眼科学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在临床医学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培养一流眼科学专业人才,提升本科生解决眼科临床实际问题能力,是眼科学本科教育的根本目标。而传统教学以灌输式为主,难以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作为有力的工具,引入眼科学本科教学,能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助力应用型人才培养。

1 传统本科眼科学教学面临的挑战

随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的传递速度前所未有,Google学术、维基百科、网络公开课、慕课等众多网络平台的出现,丰富了知识获取的途径[2]。这些无疑对传统教学带来了巨大挑战。Machemer R[3]在1970年展示第一台眼科玻璃体切除手术时,学生通常要抢占前排的座位,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体验,这也是传统教学模式的真实写照。在传统眼科学教学中,教师具有绝对主导地位,学生参与度低,缺少质疑、独立思考及创新精神;传统教学重理论轻探讨及实践,学生临床实习前缺乏眼科病例的积累;传统考核方式单一,通常以期末考试决定最终成绩,无法完成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全面考评;传统教学中面对不同的学生群体,教师应用相同的教学方式,难以实现个性化培养。眼科学教学同其他临床专业课程教学一样,最终要培养为病人服务的医生,而扎实的理论基础、严谨的临床思维、精湛的操作技术是临床医师必备的素质,也是眼科学教学的目标。因此,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一直是眼科学教师关注的问题。从提倡素质教育到尝试各种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基于问题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循证医学教学法等[4],MOOC被认为是一次教学及学习模式的革命[5],结合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让我们找到了在眼科学领域突破传统教学改革瓶颈的一个新方向。

2 MOOC发展现状

MOOC可以解读为大规模、学习人数众多、开放共享、在线交流互动、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教与学的过程,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在线课堂。截至2018年7月,我国在线开放课程有8 100门,累计选课人次达1.4亿,4 300万人次通过在线开放课程获得学分。依据2018年4月的数据,医学类MOOC中,好大学在线平台开设了124门,人卫慕课平台开设了96门,是医学MOOC最多的两个平台[6]。MOOC的发展速度及规模,也充分说明了在信息时代,这种全新的教育模式的优势所在。

3 基于MOOC的本科眼科学教学模式设计

尽管传统教学模式在新时期本科人才培养方面有很多不足,但在长期教学过程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MOOC虽然被称为“变革性的教育模式”,但也存在学习者完成度不够[7]、评价和考核体系不完善、课程缺乏创新[6]、缺少交流互动难以因材施教、不适合实践教学内容等问题。因此将这两种教学模式相结合进行混合式教学,能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进一步发挥MOOC的优势[6]。在教学内容总体设计上,MOOC占60%,传统课堂占40%。线上教学环节,教师利用MOOC短视频讲授知识点,学生学习视频内容后完成自测作业。之后进入MOOC讨论区,教师参与讨论、答疑解惑。在线下课堂环节,主讲教师充分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把互动讨论作为课程的核心。一方面讲授MOOC中未涉及的知识点,另一方面引入实际病例、热点话题等,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课后学生可利用教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自学,如MedU平台的临床病例[2],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培养独立思考、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所以基于MOOC的眼科学本科教学模式设计(见图1)是把学生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将教学活动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活动的过程。

4 基于MOOC的本科眼科学课程建设(见图2)

4.1 师资队伍建设

眼科学亚专业划分精细,由各亚专业学术带头人组成眼科学MOOC教学团队,他们既是临床医生,也是一线主讲教师,系统接受MOOC知识培训,转变教学风格,力争以学生喜爱的方式传递优质眼科学知识。同时为每位主讲教师配备1~2名助教,辅助完成课程设计以及线上与学生的互动工作。

图1 眼科学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

图2 基于MOOC的眼科学本科课程建设结构

4.2 眼科学MOOC设计

(1)MOOC每个视频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Steedman M[8]的研究显示,通过看短视频的方式学习眼科白内障及急性视力丧失知识,与传统学习方式相比,可以节省72%的时间,并取得更好的成绩。因此,我们对教学大纲的知识点重新进行梳理,模块化、碎片化构建知识框架。在MOOC知识点选择上,选取具有系统性、纲领性、引导性的内容,可引发思考、激发线下自学动力。例如在视网膜血管病章节,传统课堂教学依照视网膜动脉阻塞、静脉阻塞、糖网病等不同疾病的表现、诊断、治疗顺序展开,内容冗长枯燥,不利于学生掌握。在MOOC短视频中,我们重新梳理的知识点包括视网膜的两个屏障系统、两种视网膜新生血管和黄斑水肿、抗VEGF的里程碑作用等。从视网膜屏障系统的功能展开,阐述屏障破坏后视网膜血管疾病的结局、并发症以及有限的治疗方法。近几年随着科技的进步,抗VEGF药物出现,使得视网膜血管性疾病治疗出现了里程碑式的变化。以此环环相扣,吸引学生看完每一个视频,同时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去自学疾病的特点。

(2)每个视频单元及章节后嵌入自测题,以选择题和判断题为主,可以由电脑即时批改;按照课程进度设置期中及期末考试;开放线上讨论区,用于学生互动交流。助教会参与到讨论工作中,一方面解答学生的问题,另一方面提出一些讨论话题。

(3)线下传统课堂往往是5~6个班级一百多人的大班授课,肯定不适合以讨论为主的翻转课堂教学。因此,授课以每个班级为单位独立展开,人数在28人左右,分成4组,不仅有助于开展讨论时每个人充分表达观点,也有利于主讲教师介入。主讲教师除讲授MOOC未涉及的知识点以及强调课程重点、难点外,还要提供话题及案例,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4.3 眼科学MOOC制作

MOOC短视频既要具有知识性、专业性,又要具备时代感,如抖音等短视频拍摄方式值得借鉴。我们邀请了专业的MOOC制作公司指导课程设计,进行视频拍摄。在拍摄方式选择上,采用实景拍摄、动画和三维展示、场景模拟、访谈等多种形式。在视频单元拍摄过程中,细化到主讲教师的服装设计、语速语调、步伐语态、姿态仪表等。例如提词器的使用,教师利用提词器可以更好地整理讲解思路,但是给关键词的方式优于整个台词提示方式,会更有带入感。最后按照脚本设计完善后期制作,加入三维动画、场景模拟等便于学生理解。如拍摄视网膜两个屏障系统,屏障系统没有大体标本来展示,可以用插入三维动画的形式描述显微结构,动态化展示其功能。

4.4 眼科学MOOC考核方式

MOOC提供了多种考核方式,如每个学习阶段的测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的表现,综合评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客观给出最终成绩。因此,我们优化了眼科学成绩考核方式,具体成绩占比如下:在线视频完成度占10%、章节测试占10%、研讨课占15%、期中考试占10%、期末考试占50%,其他环节占5%,最终成绩合格的学生获得学分。同时我们也对主讲教师进行考核,考核指标包括学生对于在线课程的评价、线上参与讨论答疑的频次、翻转课堂的效果,依照考核结果给予绩效激励,使教师将更多的热情投入MOOC改进与完善中。

5 结语

将MOOC应用于眼科学教学,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改进。例如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准确评价学生学习技能,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背景,制订个性化的MOOC学习计划[9]。未来考虑引入虚拟诊室,学生在完成MOOC相关章节的学习并通过考核后可进入虚拟诊室。虚拟诊室中的虚拟病人是基于真实病人病例设计的,学生模拟与病人面对面的情形,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不同脚本选项,给出诊断及治疗。诊疗的过程可以在讨论区交流,当学生的选择达不到最佳要求时,我们会在适当的时机反馈最佳方案[10],利用虚拟仿真技术达到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实验教学的深度融合。当然MOOC的缺点也是非常重要的命题,只有充分明确MOOC的劣势,我们才能做到将传统教学与MOOC更好地结合,取长补短。因此,我们还需要在本科眼科学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与创新。

猜你喜欢

眼科学视网膜知识点
2021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眼科学类期刊主要指标及排名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如何防治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眼前有闪光、黑点、视物模糊,警惕视网膜脱落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视网膜脱离能治好吗
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在眼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