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评价中提升小学生审美能力
2019-11-27汪雄刚
⦿汪雄刚
纵观现行的美术教学,往往重视了学生的创造力、表现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的培养,尤其是课堂里的美术评价活动安排得非常少,即使有也是“走过场”而已,这样很难把学习技能技巧的层面提高到审美文化的层面上来,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事物的感受和对美好生活追求的热情。为此,如何在美术课堂中恰当地运用艺术评价手段来进行教学,我想还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一、要让学生戴上观察的“眼镜”
教育家马申斯基认为:没有观察就没有明确的观念。美术来源于生活,并且最终运用到生活的感悟中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若能合理地借用生活化教学的方式去开发学生善于发现美的视野,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具有极强的催化剂的成效的。例如欣赏米勒的作品《拾穗》,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画面所反映的季节,以及在这特定环境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她们的动作、她们的穿戴、她们的劳动内容等。通过仔细观察,使学生体会到艺术形象是作者心灵的结晶、感情的凝聚,这样使观察走向了深入,并为艺术评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此一来,学生不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体会到了无限的快乐,而且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善于发现美好的眼光和能力,为课堂教学成效的增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要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我们在进行艺术评价时,通常在观察的基础上运用想象的方法来展开讨论。因为,美术作品的深刻内涵不是一下子就从画面上表现出来的,而是需要欣赏者通过对作品的观察再进行想象和讨论,才能概括出作品所表达的主题,这样才有条件来评述作品。例如,欣赏达·芬奇的代表作《蒙娜丽莎的微笑》时,蒙娜丽莎那具有无穷含义的微笑,可以引起欣赏者无尽的联想和深思,想象她的笑是对生活的幸福微笑,或许是慈母般的温柔微笑,或许是对美好生活充满憧憬的微笑……学生无限的想象,使评价热烈而充满生机;又如,在欣赏印象派画家梵·高的《向日葵》时,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向日葵的红色,在观察中使他们联想到红色好像熊熊燃烧的火焰,是那么地热情、奔放,接着展开讨论,提示出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感情,使评价走向广度才有深度。因此,通过想象展开评价,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要让学生开启表达的“阀门”
在课堂上,我们除了培养学生敢画、敢想、敢评之外,更重要的还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为,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对作品的描述与思想的表达。学生只会讲“我喜欢”、“我觉得它非常美”等这些句子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讲出自己独特的认识和情感。所以,教师必须在平时的艺术评价活动中有目的地培养这种能力。
(一)表达的方式
1.学生为主的评价
面对同一件艺术作品,每个学生都会有不同的心理活动,并且由于学生的经历、知识面、个性情感等因素的差异,每个人对作品的理解也不同。教师过早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可能会成为学生思维和认识的屏障。因而在教学实践中对一件艺术品的评价首先是学生进行的活动,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这种主观能动性。
英国著名艺术史家和批评家艾瑞克·牛顿将艺术品比作一层层剥开的洋葱,表皮是“再现层”,表皮之下一层“诠释层”,再往里一层是“审美层”……牛顿这一妙喻,清楚地告诉我们:美术作品包含有多层次的信息,因此对美术作品的评价不像做数理化试题,只有一个固定答案。一定程度上讲,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是对美术作品的再创造,是建立在欣赏者认识水平上和作品的信息交流。虽然由于学生的艺术修养与审美经验还不够多,他们的阐述大多只是一件作品的表象。比如学生对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描述:“画面上的十一个纤夫让人感觉很真实”,“一个个纤夫都举步维艰,蹒跚地走着”,“我觉得这幅作品整个色调有点灰暗,看了让人觉得心情沉重”,“这幅作品中每个纤夫的形象都是不同的”。但是我们老师应尊重、保护、鼓励学生的任何见解,甚至是相反的见解,引导学生充分发表源自内心的观点、感受,鼓励学生从多角度理解作品,发表真正属于自己的主张,结论正确与否并不关键,关键的是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的过程。
2.教师参与的评价
学生评价仅仅是对艺术作品感官上的注意,是第一步。我们所期待的当然不仅仅是这些,而是超越视觉表象的描述性。实践证明,艺术评价教学是极有活力、极为开放的活动过程,教师是学生和艺术作品之间的桥梁,也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如当学生描述列宾的作品“画面上的十一个纤夫让人感觉很真实”,教师牢牢抓住这句话可以这样引导: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充分利用多元文化资源,发挥文化传播的作用,让学生在多元文化中进行学习、比较、评论,不断开拓视野,接受新的美术语言,丰富创造手段。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艺术评价时,尽可能引导学生多接受戏剧、文学、音乐、舞蹈等艺术门类的熏陶,触类旁通、旁征博引,这样才能更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真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