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实、避俗、立异
——作文指导从内容入手之我见
2019-11-27福建省南平市樟湖中心小学张良安
福建省南平市樟湖中心小学 张良安
什么是作文内容?作文内容是作者“内心与外界联系”“物我同在”“情景交融”的产物(叶圣陶先生语)。那么,怎样从内容入手,指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反映生活、思维与情感等客观现实的?本文就指导学生作文从求实、避俗、立异三方面来选择材料,寻找内容谈些看法。
一、求实
求实,是指作文内容要植根于生活。指导学生既写自己亲身经历,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人和事,又提倡写创造性的想象而不是无中生有,凭空杜撰的内容。
“作文内容源于生活”。教师在作文内容指导上,要立足于生活,辅导学生从充满童稚的生活中掘取感人的真实内容,注意看、听、想的综合训练。从看到的真人实物中领悟不同的人物的外貌特征,动作举止和神情体态的“实”,从看到的万千景物中找寻形态,色彩的“真”。从听到的万籁声响中去揣度内心世界的真实流露,从想到的平凡事物中发掘出不平凡的内容来。譬如测试答题的尴尬、除夕守岁愉悦,街道逛店的脱洒及山野采果的情趣……都能从学生的看、听、想的过程中,跃然纸上,成为作文的真实内容。
求实不仅有利于教师明确作文教学的目的,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品格和观察生活的能力和习惯。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的话。”从求实的角度去知道学生寻找作文内容,就是遵循叶老的遗训,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
二、避俗
避俗就是让学生在选择材料,寻找内容时避开人家写俗的东西,在真实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创造性的联想,构思出与众不同的“奇”“趣”“新”的习作内容来。
众所周知,写身边发生的真人真事,不等于照搬生活的原型,而要从具体的生活现象中,揭示本质与规律,把作文写生动。在指导学生找寻内容的时候,也可不受真人真事的限制,去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这种真情虽然不是生活中的具体事实,但只要形象鲜明,有教育意义,在现实生活中“找得到”与求实并不矛盾。这种创造性的联想,为内容避俗提供了方便。
例如,当教师布置学生写《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后感的时候,就可指导学生避开人家常用的悲惨遭遇与幸福生活对比的写俗了内容,让自己插上智慧的翅膀,在科学幻想的世界中翱翔,发挥创造性的想象,或到月宫去实验,或到南极去探险等,与小女孩比幻觉,写出如同《两个社会,不同幻想》的有新意的文章来。
不过,要想让学生写避开人家写俗的内容,并非轻而易举。这要靠坚实的语文基本功,还要让学生多花功夫于课外,大量接触多方面的读物。怨“生”载道不行,临渴掘井更不行,特级教师五有声说过,凡是作文写得好的学生都得益于大量的读书。这说明课外阅读确实对学生的作文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试想,如果不在课外勤奋耕耘,从读中开阔写作的思路,只靠啃范例,背课文,怎么可能达到作文内容避俗的境界?
在指导学生找寻避俗内容的时候,还可以让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出发,根据不同观点、立场,或褒,或贬,构思新奇的文章。如前几年的一场大雪,可仿照课本《第一场雪》的写法,从褒的角度赞美瑞雪兆丰年,从贬的观点,怨它“春雪如刀”,危害农作物,堵塞交通,给大家带来巨大损失也未尝不可,而从“贬”的角度去寻找作文内容,以《咳,这一场大雪》为题,就有可能避开人们写俗的东西了。
指导学生作文内容避开人家写俗的材料,既能使学生的思维由纵深发展,“行成于思”(韩愈语),又能让作文更加生动、具体、感人,何乐而不为?
三、立异
立异就是在指导学生寻找作文内容的时候,让学生通过自己细致的观察,根据题目的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着眼点,生动地描写迥然不同的内容。
作文时,要学生写出鲜明、准确、生动的习作,这要求固然高了些,但在找内容时要求立异却符合写真实的情理之中,它是解脱学生作文内容空洞无物的困扰的途径。
要想让学生寻找同一事物,同一内容的异,就应该让学生把特定的环境,自己的体验和丰富的联想联系起来,避免在选择材料上的千人一面。如写《下雪了》这个片段,指导对可启发学生把观察得到的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的认识,或侧重于晶莹洁白的色彩,或侧重于纷扬飘悠的动态,或侧重于银屑玉碎的神韵,写出不同内容的同一事物。
再如在描写色彩绚丽的世界时,冰心老前辈说过:青松为苍,野花属碧,柳叶是翠。这就是说虽同绿,却可找出色彩程度的异来。还有深绿、嫩绿、墨绿、葱绿等色彩词汇,都蕴含着色泽的异,用在同一内容,就可以绘出色彩斑斓的异来。另外,白有雪白、葱白、鱼肚白之不同,红有猩红、橘红、枣红之差异,这些足可以说明指导学生寻找内容立异是完全可以的。只要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以开拓他们的视野,让他们生活得更充实,体验得更美好,这样的内容的异也就不难寻觅了。
作文指导从求实、避俗、立异来看,可以让学生知道在作文时写什么,怎么写,怎么写出有新意的习作。这对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起到了水到渠成的作用,作文教学的路也必将走得更加宽、更加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