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有效途径 促进思维发展
2019-11-27黄淑英
黄淑英
(福建省南平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福建南平 353000)
引 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能以数学思维去观察、分析、思考相应的实际问题,进而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加透彻、灵活,并给他们以后的数学学习带来帮助。
一、创设情境启迪思维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一种应用比较普遍的教学方式,将其应用在课堂导入阶段,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帮助学生快速了解将要学习的相关内容,但这并不是唯一的应用方式,在课堂教学的其他阶段也可以应用,以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在小学阶段,因为学生的知识背景比较薄弱,当他们遇到一个新问题时,如果从题目本身不能理解其意思,通常的做法是将其与自己熟悉的事物相联系,通过这种方式对陌生的事物加以理解并解决相应问题[1]。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种思考习惯和他们现有的知识背景,与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有效结合,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进行课堂导入及其他教学活动。
例如,在教学“100-49=?”这一内容时,当学生在阐述100-50=50,50+1=51 这一算法的算理时,对于“多减了1 个要还给它”这一算理,教师创设了现场购物的情境,让学生扮演服装店老板和客人,在购物过程中体会算理:客人带100元钱(十张10 元)去买鞋子,一双鞋子是49 元,他数出50元给老板。教师引导学生们思考:客人是给多了,还是给少了?客人买好鞋子后,身上还剩多少钱?这时学生都说:“是给多啦,老板应该找给顾客1 元,加上刚才剩下的50 元还剩下51 元。”有的学生认为这道题目可以写成:100-50=50,50+1=51,有的学生立刻想到其他算法:50-49=1,1+50=51 或者10-9=1,90-40=50,1+50=51。在这样的购物情境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启迪,“多减要加”“少减再减”这样不容易理解的知识难点便迎刃而解。
二、实践操作训练思维
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许多内容能够通过简单的验证来得出相应结论,这也为学生动手操作提供了一定的契机。动手操作不仅能有效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并且能使学生对知识的固化认识得以转变,以后再遇到相同类型的问题时,学生能够自主运用同样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数学思维不断得到训练[2]。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是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对于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教师要尽量放手引导学生亲历实践操作过程,在获取直观的感性认知的同时实现对数学思维的训练。例如,在教学“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时,有这样一道应用题:小林收集了13 个矿泉水瓶,小红收集的瓶子比小林收集的多4 个,小青收集的瓶子比小林收集的少3个,那么,小红收集了多少个瓶子?小青收集了多少个瓶子?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理解“小红收集的瓶子比小林收集的多4个”“小青收集的瓶子比小林收集的少3 个”的数量关系。教师可以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圆片,先摆出小林收集的瓶子数量,再摆出小红收集的瓶子数量,学生通过操作发现:小红收集的瓶子数量比小林多4 个就要再摆4 个,也就是比13 多4,要把13 和4 合起来,所以用加法。同样操作,小青收集的数量就是比13 少3,要从13 里去掉3,所以用减法。教师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解题方法,而是放手让学生通过摆一摆,自主感悟两个数量之间存在的关系,他们的数学思维在动手操作中得到有效训练。
三、游戏教学深化思维
游戏教学法是实践性比较强的教学方式之一,能有效带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在教学中,游戏有其独特的优势,通过游戏可以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易于理解,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也在游戏过程中得到激活、深化。
例如,在教学“可能性”相关知识时,教师出示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2 个盒子,1 号盒子装有大小形状都相同的8 个黄球,2 号盒子装有大小形状都相同的5 个黄球和3 个白球。将学生分成两组,小组成员依次上来摸球,猜一猜摸到的球的颜色,并统计摸球游戏结果。通过摸球游戏,学生很容易理解“可能性为1、可能性为0”的意义,并且加深了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的感悟,还懂得可以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四、合作探究提升思维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愈发凸显,而教师更多的是以指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对出现的疑问给予解答。在面对一些较复杂的问题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大的思维空间。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更好地发挥个人的思维优势,而且在不同学生的相互引导和启发下,数学思维不断碰撞,得到有效提升。
例如,教学“分扣子”一课,本课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经历分类过程,体会按照相同标准、不同顺序分类但最终结果一样。教师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分扣子,学生很快就分好了两类。有的学生按形状分成圆形、正方形两类,有的学生按扣眼分成两个扣眼、四个扣眼两类。教师继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分类的结果,并提出同桌互相合作:一人按扣眼分,另一人先按形状分,分好后再继续按扣眼往下分,会有什么发现呢?在这样的反复操作、对比观察中,学生发现:虽然分类顺序不同但标准相同,所以分完后的结果是相同的。教师不将问题结果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在自主思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的亲身体验中让结论得以呈现。
结 语
总之,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反复训练、螺旋上升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发展数学思维。在具体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需在了解学生学情和需求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不断调整和创新,开辟有效途径,启迪、训练、深化、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主动运用数学思维去分析、解决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