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中段写作教学如何应用思维导图
2019-11-27南京师范大学附属苏州石湖实验小学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苏州石湖实验小学 沈 艳
一、正确认知思维导图的价值
1.思维导图的定义
一般而言,思维导图也被称之为心智图,它是由文字、图形和图标等元素组成的,具有发散性思维功能的学习工具。思维导图以图文兼顾的方式巧妙地将不同主题层次分明地展示出来,综合运用图像、颜色和关键词等建立记忆链接,既直观地呈现出文章的结构、脉络和主要内容,又便于学生快速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和中心思想,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学习。从科学角度分析,思维导图可以充分调动人的左右脑,符合人阅读、思考和记忆的一般性规律,有助于进一步发掘大脑潜能。凭借这一强大的功能,思维导图在语文写作教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能够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基础上,帮助其科学地提高写作能力。
2.思维导图的基本特征
尽管思维导图的结构较为简单,但实际上也存在一定的规律,其最顶层的内容往往是整个图形关注的焦点。通常为便于使用者清晰明了地识别核心内容,思维导图都会将最重要的部分放于中心位置。总体而言,思维导图具有以下特征:一方面,思维导图将最核心的内容放置在中央图形部分作为主干,将与之相关的内容作为分支向四周发散,这种方式符合人们的思维特点,便于人们联想,从而轻松地理解和记忆上面的内容,掌握所传达的信息;另一方面,思维导图通过关键词和关键图组合的方式构成分支,学生只需记住关键词便能够迅速回忆起相关的知识点,进而联想到更具体的内容,这种方式能够在短时间内记忆大量信息,且记忆牢固,便于语文写作素材的积累和文章布局。
3.思维导图的理论基础
最开始提出思维导图是源于记笔记,这种从中心向四周发散的记笔记方法经过概括和提炼,形成了由中心主题引出一系列与之相关的子主题,再由这些子主题分别引出与之相关的次主题,以此类推的树状结构。同时,运用不同的图形、颜色、词汇、线条等多样化元素进行呈现,更加便于人们理解以及进行发散性思考。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中段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1.运用思维导图传授写作技巧
思维导图以其丰富的信息表达、便捷的操作,既迎合了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又极大地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在小学语文中段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向学生传授一定的写作技巧,比如在写说明文时,先让学生对写作主题内容进行提炼,再围绕主题进行内容完善。这一过程需要根据思维导图的提示,让学生围绕主题进行结构布局,然后一层层地进行内容填充,这样所写出来的文章脉络清晰且内容丰富,同时这种“无声胜有声”的方式也更加生动,便于学生接受。
2.运用思维导图收集写作素材
在小学语文中段,尽管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但相应的写作练习其难度和复杂度也有所提升,需要良好的理解分析能力才能顺利完成写作练习。其中,素材积累是写作的重要前提,也是这一时期,教师应灌输给学生必须掌握的理念和习惯。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完成写作素材收集,比如先让学生思考所要写文章的中心思想,然后以此为出发点搜索关键词并记录下来,期间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互联网等资源,最后按照思维导图的指示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从而使学生牢牢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做到下笔时心里有数。由此可见,思维导图可以提示和引导小学生收集写作素材,帮助他们把握素材的选择和整理,这样最终写出的文章也更加优秀。
3.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文章点评
小学语文中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期,对学生的引导既不能像低段教学那样“手把手”,也不能像高段教学那样“有所放任”,以写作教学为例,教师要做到全方位的引导,但也要留有余地,因此带领学生进行作文点评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中段小学生而言,教师对其写作成果进行点评的过程也是自己反思、总结和提高的过程,而思维导图恰恰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教师运用思维导图来点评学生所写作的文章,有助于学生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把握其内容,同时便于对写作亮点进行详细剖析,整个点评思路清晰、优劣明确,使学生从中受益。例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天安门广场》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将课文中最亮点的内容提炼出来并填充至思维导图,再通过思维导图的分支将这篇文章中所用到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等一一罗列,最后由上而下层层分析点评,以帮助学生清晰把握文章结构和内容布局,彻底掌握这类文体的写作模式。
在小学语文中段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不仅便于教师教学,更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开阔学生思路、拓展学生思维、改善学生表达、挖掘学生潜能,最终使学生不仅获得写作技巧的掌握,更实现了思维上的进步,真正学会写作并爱上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