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2019-11-27

名师在线 2019年18期
关键词:交流初中语文教学方法

鲁 明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金羊镇九年制学校,甘肃武威 733000)

引 言

高效课堂是指要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进而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应结合教学大纲,构建高效性语文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探究性学习活动中,获得更好的发展与提高。

一、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呆板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学生又有怎样的表现呢?对此,笔者在学校开展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高达72%的学生对信息技术整合教学法感兴趣,之后依次为谈论法、对话法、练习法和讲授法。学生最排斥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反感这一教学方法的学生占据学生总数的68%,他们认为教师在讲台上“高谈阔论”,十分枯燥。由此可见,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从思想层面进行创新,不应拘泥于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

(二)课堂教学互动性差

综观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有的教师仍旧在沿用“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教”,而忽略了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所谓的“考点”,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只能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囫囵吞枣般吸纳教师所教授的知识。例如,教学古诗词时,教师往往把教学重心放在字词理解及领悟诗人思想情感上,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忽略了让学生结合生活,感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久而久之,学生丧失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习能力也得不到有效提升,进而影响了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发展。

二、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一)转变角色,营造和谐的氛围

课堂的转型首先是教师角色的转型,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学生希望被理解、被发现,而不是被要求、被接受。因此,教师要转变思想,明确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指导者、引导者角色,帮助学生从接受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1]。理解学生、爱护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条件,其中,教师对学生的爱是进行师生情感交流的“金钥匙”。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施之以爱,才能引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才能拨动学生心灵深处的琴弦。所以,教师首先要把自己的情感融入课堂教学中,做到以情施教、以爱育学,做到入课堂则情满课堂、登上讲台则情溢讲台,使原本严肃的课堂变成幸福的课堂。我们相信,在情感的驱动下,学生也会对原本严肃的教师产生别样的情感,并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从而爱上语文学科,进而乐学、好学。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中学生对周围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身边的事物变迁有强烈的探究欲望,这种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去尝试、去体验。在新课导入阶段,教师可以结合新授的知识,创设相关的知识情境,让枯燥乏味的语文知识“生命化”,使学生如临其境,产生学习兴趣。“课伊始,趣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自然会主动投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

例如,在执教朱自清的《春》一课时,笔者在课堂导入时播放了有关春天的配乐图片影集,在音乐、图片的双重渲染下,自然、美丽、温馨的春天为学生带来了视觉的美感,悦耳的音乐触发了学生听觉的美感。在直观、生动的情境中,学生对春天的形象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笔者引导学生运用相关词语、色彩和诗句描述自己心目中的春天,学生各抒己见,这为后续的课文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被充分调动起来。

(三)合作探究,深化学生的能力培养

小组合作学习是在学生个体差异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以“教师的少教,学生的多学”为基本纲领,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能有效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互动性差”的弊端。当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并不是任其发展,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做好引导和促进的工作[2]。所以,在开展合作探究活动时,教师需要做到因时制宜,根据教学内容精心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为学生创设合作探究学习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位学生都能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例如,在教学《秋天的怀念》一课时,笔者在引导学生解决字词障碍和理解文章大意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协作,找出课文中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的句子。小组长分配好工作任务,各安排一名成员找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的句子。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各组员可以相互讨论交流,组长适当点拨学困生。待各小组得出结论后,再与其他学习小组进行交流分享,深入掌握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等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同时在交流中学习其他小组的方法,弥补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紧接着,教师可以出示课文的重点问题:本文提到了几次看菊?真正看菊花是第几次?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找到第三次“我”才真正地看了菊花。如此一来,学生不仅能在合作学习中感受到母亲对儿子热烈深沉的爱,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而且能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中实现自身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展示交流,促进学生共同发展

学习成果的展示交流实际上也是语文课程的内在组成元素,是对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活动的深化和提升[3]。所以,在设计“展示交流”环节时,教师既要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又要帮助学生获得知识的最大化。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侧重于把“展示交流”的重点放在合作探究活动结束后,给各小组提供展示的机会。学困生能够在这一环节提出自己的疑问,让其他同学为他释疑解惑,而优秀生也能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完成“惑”与“学”的交流。在全班交流时,笔者侧重于展示交流一些共性问题,旨在帮助学生在此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延伸与拓展,让学生能够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当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在展示交流环节,笔者还引入了评价机制,如运用学生互评来帮助学生完善学习,在学生之间建构一种良好的伙伴关系,让学生在互评中学会欣赏与赞美;运用学生自评使学生学会自我反思和总结。

结 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快乐探究”为主线,推进初中语文教学向高效课堂迈进已是必然。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要结合教育发展新态势,以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为出发点,从多方面、多层面进行摸索和探究,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让语文学习不再枯燥无味,让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更好地接受知识的浇灌。

猜你喜欢

交流初中语文教学方法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如此交流,太暖!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谈小学美术有效教学方法
沉浸式教学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简析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