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探究·导创”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2019-11-27罗华健
罗华健
(福建省宁德市第五中学,福建宁德 352100)
引 言
传统高中地理教学是以教为主,学生学习比较被动,学习积极性不高,获取地理知识完全依靠教师,缺乏自身的思考和探究,导致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思维能力在地理学习中没有得到发展,严重影响了地理教学成果。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要以学生为主,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在教学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构建问题与地理信息之间的联系,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问题·探究·导创”教学模式的实践原则
高中地理教学引入“问题·探究·导创”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前学生学习地理属于被动式,而新的教学模式扭转了学习方式,地理学习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问题·探究·导创”教学模式的实践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要保证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学生的接受范围内,如果高于学生的可接受能力,这种教学模式的实际意义将会大打折扣。“问题·探究·导创”教学模式是以问题展开的,教师对问题的设计要格外注意,问题过难会超出学生思维发展和认知能力,打击他们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不能通过自主思考寻找到解决方法,那么问题设置将会失去意义;问题过于简单会失去探究的价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能力将得不到提升。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把握好度,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对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有目的性地设计问题,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每个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性格等都是不一样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然后针对每个层次学生地理能力发展的需求,设计不同层次问题,促进全体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提升[1]。
“问题·探究·导创”教学模式还要保证问题的整体性,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之间要有极强的联系性,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层层递进,将学生逐步引入深度思维中去,打消学生的畏难心理,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其主动加入深层问题探究中去,充分发挥探究性学习的作用。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坚持整体性的原则,实质上就是要确立一个中心问题,然后向四周发散出更多相关联的问题,问题之间有较强的逻辑性,从而帮助学生厘清地理知识的脉络,使其对这部分地理知识的印象更深刻,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同时还能形成探究精神。
“问题·探究·导创”教学模式是一个探究学习的过程,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要有启发性和探究性,还要考虑到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和认知特点,在问题中融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的探究中,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在学生寻找问题解决方法时要适时予以点拨和引导,帮助学生厘清思路,使其在思考的过程中迸发出思维火花,从而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高中地理“问题·探究·导创”教学模式的实践策略
(一)提供自主探究学习机会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要将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作为教学重点,教师要摒弃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重视知识获取的过程,通过问题促使学生主动思考[2]。学生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探究学习的过程,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联系以前学习过的地理知识以及信息,依靠自身的思维建立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参与了获取知识的整个过程,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会更加深刻,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会增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自主学习,初步认识这节课要学习的知识,然后让学生认真观察教材中的图表,谈谈从图表中发现了哪些问题,这样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并且学生在分析图表的过程中会逐渐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高中地理教学中还涉及复杂知识,教师要围绕重点和难点知识,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更快地突破重难点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相关的地理资料和信息,使其在自主探究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对这些地理信息进行提炼和加工,通过一系列的推导找到问题的答案或解决问题的途径。“问题·探究·导创”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学习更具主动性和自主性,从而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地理学习方法。
(二)创设问题情境
高中地理教学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问题的设置至关重要,有深度的问题能够促进学生思维朝着纵深层面发展,同时具有极强的探究性,能够让学生对地理知识充满好奇心,主动参与到探究性的学习中,在思考和讨论的过程形成创新能力[3]。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地理信息,激发他们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时必然会遇到困难,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在适当的时机抛出关键信息,帮助学生打通解决问题的思路。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多媒体、电子白板、角色扮演等,教师要结合教学的内容,选择最为恰当的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比如,在学习山岳形成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山岳各种形态的图片,图片会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享受,使其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从而提高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同时脑海中也会形成问题:为什么山的形态是不一样的?它们都是怎么形成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将自己想到的问题提出来,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对这部分地理知识充满好奇,学习效率自然会提升。又比如,在学习河流地貌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播放《话说长江》的视频片段,让学生一边观看视频一边思考:为什么每个河段的地貌是不同的?学生通过自主讨论和探究,最终引出地貌发育的知识。
(三)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究学习,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交流,拒绝“一言堂”的现象,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允许课堂上有不同意见出现[4]。此外,教师还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活跃课堂氛围,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形成创造力。
结 语
总之,新时期的高中地理教学要创新教学理念,将“问题·探究·导创”教学模式落到实处,通过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提供自主探究机会、创设问题情境等措施,让学生围绕问题主动思考和探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创新能力,从而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