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核心素养发展,养成“好读书”的习惯
2019-11-27江苏省扬州市竹西小学周桂芹
江苏省扬州市竹西小学 周桂芹
《语文课程标准》在对于学生课外阅读方面的论述中明确强调:语文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同时,在关于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的表述中,关于语言的建构和发展是基础,也是其他核心素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基,而做好学生的课外阅读工作是加强语言建构的有效途径。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阅读数量做了明确要求,同时给学生推荐了很多文质兼美的书目。这些无疑是对小学生实行课外指导的有利素材,语文教师一定要立足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认真解读《标准》,把握课外阅读的节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为他们的语言积累做好铺垫,以便为将来的语言运用打好基础。
具体到实际教学中,笔者通过以下途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使他们养成“好读书”的良好习惯:
一、教师做好阅读示范,激发心灵体验热情
在学生的课外阅读过程中,教师的细致指导非常重要,它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阅读工作的开展。但是笔者认为,教师良好的示范作用更是不容忽视的。如果课外阅读范围广,内容多,日积月累,一定会储存下丰富的素材,充实了头脑,开拓了视野,扩展了胸襟,滋润了灵魂。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位善于阅读、满腹经纶的老师,一定会是学生喜爱的老师,也一定能够给学生做好模范引领作用。当教师把课外书籍中的故事讲述给学生,会极大地激发出学生的心灵体验热情,激励他们进入书籍的精彩世界,徜徉于知识的海洋而乐此不疲。
笔者热衷于阅读经典,最是书香能致远,一部经典的文本可以流传下来或者享誉世界经久不衰,自有其不朽的魅力。而我们通过阅读,就像和作者展开了一次平等而亲切的对话,感悟文本中人物的心情和命运,做好语言的积累和铺垫。例如我们平时在阅读汇报课上经常和同学们一起诵读古典诗词,当学习了一位诗人的作品之后,笔者便建议同学们把和这首诗词同题材的内容拿来读一读、比一比,或者是把这位诗人的其他时期作品找来品读一番,在这样比较式的阅读中,更加全面深刻地把握诗人情感,了解诗词意境。
笔者特别喜欢和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收获,有时是为他们朗诵文中的一段优美文字,有时是对文中的人物进行一番点评,有时是针对文章的语言特点,单独拎出来一段和学生共同分析。不管是哪种形式,学生都非常感兴趣,因为他们在教师积极创设出来的情境中,身心已然沉醉,精神得到极大的满足。如此一来,在教师身体力行的带动下,学生真正体会到读书之乐、读书之趣,并发自内心地爱上课外阅读。
二、课堂知识合理迁移,唤醒学生阅读期待
教师在进行阅读时要树立一种全局观,即从整体上把握文本,领悟文本创作意图,感受作者的丰富情感。在阅读指导过程中,要做到善于沟通联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唤醒学生的阅读期待。
例如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向学生介绍作者的生平事迹,从而更加全面地了解作者,或者是这位作者的代表作品以及他有趣的逸闻趣事等,让学生未读其文,就已经充满了浓厚的阅读兴趣,想迫不及待地一睹为快了。例如笔者给学生介绍经典作品《繁星·春水》时,便对冰心奶奶的大体情况做了介绍,让学生明白冰心奶奶创作出那么多精彩的作品,恰恰是因为心中有爱,喜欢孩子,热爱孩子,所以作品才充满了温情的色彩和母爱的光环。
笔者还注重将学生的课内和课外进行沟通和连接,例如学习了《装满昆虫的口袋》一文后,便推荐同学们去读法布尔的代表作《昆虫记》;学习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之后,让同学们去阅读《西游记》等。这样的拓展既加深了对文本内容的领悟,也打开了同学们认识世界的窗口,使他们视野更开阔,视觉更敏锐。
同时,对于阅读方法的学习和掌握,也是我们课堂教学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不管是精读的方法,还是略读的方法,均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从而让学生有法可循,让他们在自己开展实质性的课外阅读时,能够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方法,真正做到读有所获。
三、针对文本个性解读,增强学生情感渴望
当学生的课外阅读逐步形成习惯,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主体地位慢慢凸显,他们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每个同学的生长环境、性格特点和知识基础不同,对事物的解读自然也各不相同。学生是阅读行为的主体,当每个人把自己的阅读感悟说出来,共同交流,一定会碰撞出思维的精彩火花,而这正是个性化阅读的深刻意义所在,也彰显了课外阅读的博大魅力。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特点,让学生和作品展开生动的对话,鼓励他们用自己独到的眼光、情感和视角来解读作品,畅谈感受。新课标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当学生合作交流阅读收获的时候,发散性思维被充分激发出来,阅读的情感渴望达到顶峰。
例如在学生阅读《西游记》的过程中,笔者为学生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畅谈西游记中的各大角色,谈一谈你对这些人物的认识。有的同学谈到了孙悟空的机智勇敢、对师父忠心耿耿,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有的同学是根据唐僧的行为来展开论述,评价唐僧是一个做人表里如一,对信念坚持不懈的人物,同时也谈到了他取经途中的表现,当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后,非要赶走孙悟空的那种迂腐和顽固,学生点评得非常到位。有的同学谈到猪八戒时,一部分同学表示对猪八戒没有好感,他贪吃贪睡,爱慕虚荣,尤其是贪恋女色,取经途中动不动就要分家,分道扬镳,想重回高老庄享受平凡的生活。而另外一部分同学却持不同意见,他们说:猪八戒的贪吃贪睡正说明他懂得享受生活的乐趣,他对师父也是非常忠心的,虽然半途中总是想分家,但是却依然坚持到了最后,还算是一个比较憨厚可爱的角色。双方同学各执一词,坚持自己的观点。看到这样的情景,笔者觉得这真是我们个性化阅读的收获。正所谓:一枝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每一个同学均深入文本,潜心阅读,自然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只要是合理的,都是可以保留的,这也充分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阅读体验的尊重。
总之,对于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激发,我们要立足语文核心素养的角度,教师自己要做好示范作用,同时做好课堂知识的合理迁移,而且在读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期待,唤醒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真正养成好读书的习惯,为将来的语言文字运用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