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到“点” 培养语文审美体验

2019-11-27

名师在线 2019年27期
关键词:尝试笔者探究

王 烨

(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双桥镇中心学校,四川内江 641000)

引 言

学者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他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各种方法挖掘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赏析能力。学者王荣生认为教师要尝试根据文章的体式和学生学情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尝试根据文本和学生的学情,引导学生找到阅读中的关键点,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共鸣点,激活生活感受

共鸣点指的是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和文本产生心灵共振和感应的地方,这种共鸣点能让阅读者获得阅读享受,促使阅读者在审美直觉的促进下被作品所吸引、感动,进而产生心理上的满足。笔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尝试帮助学生找到阅读中的审美共鸣点,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品中的艺术魅力。

《散步》这篇文章展现的是生活中一家人散步的场景,所以很容易使学生激活生活感受,让学生产生共鸣。笔者在教学中尝试运用这种方法,促使学生点燃共鸣点。笔者鼓励学生思考:“大家是否也曾经有过一家人一起出去游玩的经历呢?当一家人的观点出现矛盾时,一般都会听从谁的建议呢?在课文中,一家人最后选择了谁的建议呢?他们为何会这样选择呢?”学生尝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出自己的感受,有学生提出:“我家也会有这样的分歧,每次解决分歧的时候爸爸妈妈都会先考虑爷爷的情况。因为爷爷要坐轮椅,若选择的道路不便于轮椅通过的话,就会十分不便。”“当你和爷爷的选择出现冲突时,你会怎么做呢?”“我会听爷爷的,爷爷年纪那么大了,我应该让着他。”在这样的交流中,学生不仅体会到了文章内容,更感受到了一家人和谐相处的生活境界。

由于每位学生都是不同的阅读个体,所以其共鸣点会有所不同。所以笔者在教学中还尝试引导学生展开互动讨论,说说文章中有哪些内容能与自己产生共鸣。这样能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丰富审美体验,进而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二、探究点,发展创造思维

探究点指的是相对高级的阅读形式,学者张熊飞认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要坚持以体验为引导,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研究获得本质。所以笔者在教学中尝试挖掘学生的探究点,使学生思维碰撞,让学生体现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在指导学生学习《背影》时,笔者尝试鼓励学生找到文章中的矛盾点,并鼓励学生展开自主探究,看看能从这种矛盾中感受到什么。有学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我觉得很奇怪,父亲对‘我’那么好,但是‘我’似乎对父亲不以为然。但是后来为何‘我’又感动成这样呢?”还有学生补充:“在文章的后面提到‘我’和父亲之前的关系不太好,可是父亲这次为何又对‘我’这样关怀呢?”笔者鼓励学生围绕这个矛盾点展开自主探究,互动交流。学生通过查询资料等方法认识到:“父亲原本是一个持旧道德观念的人,他认为父亲就应该保持严肃的态度,应该成为家庭中的主导者。但是在和孩子的交流中,他逐渐展现出自己隐藏着的天性,表露出了父爱。”

不少文学作品都具有一定的多义性和含蓄性,这使得作品探究有了可能性。笔者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展开探究,找到探究点,进行自主思考,通过查询资料、和他人交流等方法解决问题。笔者在学生展开探究时,还关注学生的阅读是否具有深度和广度,学生的探究意识是否得到体现,这样也能让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升。

三、活力点,提升人生境界

学者叶澜认为要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促使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形成深入的多元互动。笔者在教学中关心学生的生命体验,尝试鼓励学生找到作品中的生命活力点,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进行体验和感受,说说通过这些作品收获了怎样的感受,让学生意识到阅读是形成健全人格的精神家园。

《与朱元思书》的篇幅虽然很短,但展现出一种山水交融的和谐场景。笔者鼓励学生找到其中的生命活力点,展开分析,尝试让学生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笔者提出:“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提道:‘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里的‘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分别说的是怎样的人呢?作者通篇描写大自然的美,但这里为何又加入了人类的身影呢?”学生结合作者的生存境况就能知道,作者生活在政治黑暗、社会动荡的时代,只有依靠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有学生提出:“‘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指的都是那些争名夺利的人,作者放下功名利禄,只有沉入到大自然中,才能感受到人生的乐趣。”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感受到了作者的精神世界,体会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

初中生一般具有了独立的思维能力和个人需求,所以笔者在教学中尝试激活学生的生命活力点。笔者在教学中尝试理解学生的生命体验,并结合课文的内容将学生的生命感悟上升到更高的层次,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1]。

四、拓展点,扩宽视界空间

学者巴班斯基认为若没有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无论怎样教学也不会产生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在教学中尝试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拓展学生的视野,鼓励学生展开自主扩展阅读。这样就能引导学生逐步向着潜在的、更高的水平发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将学生带入更广阔的阅读空间。

《小石潭记》是唐代柳宗元的作品,笔者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展开拓展阅读,了解柳宗元的其他诗文作品。笔者介绍学生阅读《始得西山宴游记》等“永州八记”中的其他篇目,还尝试阅读《江雪》等其他诗歌作品。笔者鼓励学生在拓展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总结,说说作者的创作风格。学生总结了“永州八记”的篇目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些作品从表面上看似乎都是在描写大自然的景物,但细细品味就会发现并非这样,作者在文章中表达了自己孤独寂寞的内心世界。”笔者又鼓励学生思考:“为何作者的作品会呈现出这样的风格呢?”学生认为:“作者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很深,他认为应该报效国家,却被贬谪,没有这样的机会,所以他心中自然会存有愤懑之情。”

为了让学生找到拓展点,笔者会给学生介绍一些文章的背景内容和作者生平,让学生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引导学生拓展阅读视野。此外,笔者还会给学生介绍一些关联文本,让学生尝试展开互文阅读。这样设置扩展点能让学生不断拓展视界空间,促使学生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结 语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生活共鸣点、思维探索点、生命活力点和阅读扩展点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作者情感、挖掘文章关键内容,以更好地拓宽学生思维,提升学生审美水平。笔者尝试帮助学生进入到最近发展区,以帮助学生事半功倍地开展阅读。

猜你喜欢

尝试笔者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老师,别走……
再试试看
我们来尝试一下“反安装”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再试试看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一次让我受益的尝试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