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减负工作现状重难点解析
2019-11-26王纪云
王纪云
摘 要:2018年12月28日教育部牵头九部门联合印发了《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简称《减负三十条》,其中列出4大方面,30条具体内容,仔细阅读,不难发现,我们的乡镇中学,在《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方面,国家投入资本很大,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虽有瑕疵,基本上12条还是做得有声有色的,反观第三方面《家庭履行教育监护责任》这四条,对于农村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我们减负的重点在家庭教育,建立家长学校,真正实现家校共育则是减负的中心工作和重要途径。
关键词:农村教育 难点 现状解析
一、乡镇中小学家庭教育现状解析
家长文化水平低,综合素质低,没有教好的家风、家训传承;调查发现,当下农村中学生家长大部分都是70后、80后,文化程度90%是初中文凭,极少数高中生,文盲还占很大比例,其中初中文凭在上学期间也是学渣之类,凡是成绩优异农村大学生,几乎全部走向城市或外出发展;由于父母文化水平低,对于孩子的教育根本没有科学的规划和教育,大部分家庭都是把教育的任务交给母亲,父亲外出打工或是忙于生计,而母亲的文化水平及素质更低,不懂教育,不仅影响孩子在家庭中的教育质量,更影响学校教育,这部分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与教师的沟通困难,甚至当老师教育孩子的时候,与教师产生矛盾。
二、农村家庭教育的困难
现代先进的生产力正日益充斥着农村,高科技产品越来越普及农村家庭,电脑手机登网络也不仅仅危害着儿童的身心健康,家访中,几乎每个母亲在照顾二胎的时候,都是塞给孩子一部手机,孩子就听话老实了,如果不给,孩子将越闹越大,直至家长投降,一位家长痛诉:“孩子在小学时,还没这样不听话,自从初中以来,迷恋手机,先是要爸爸给买手机,闹了一个多月不学习,回家就和我打架,最后没办法买了手机,吃饭也叫不动,喊三遍就骂人,前几天我实在看不下去,夺手机他不愿意,把我连踢了三脚。”这位母亲边说边哭,她不知道如何面对孩子今后的教育。
孩子迷恋手机成为农村家庭教育的困难,而且部分家长也沉迷于网络,农村原来的忠厚传家,书香门第的家风渐行渐远,网络文化逐渐取代传统道德,这些变化无疑使农村家庭教育雪上加霜。
三、带着怨气的作业
每当我批阅作业,总能从字里行间,寻到孩子在做作业时的怒气,就像是一股实质性的气,缭绕在作业本里,边批作业边听耳边传来:“万恶的老师怎么布置这么多作业啊”孩子们带着怒气、怨气完成的作业,还有没有作业应该达到的作用呢?
每天回家,家长并没有关心一个孩子在学校高不高兴,有没有发生有趣的事情;进门看到孩子第一句:“作业多不多?先去做作业去吧”;或者:“你作业做完了吗?”这话问的,雪上加霜的,孩子们的作业能做得完吗,就像是孩子的作业每天都完成似的。对于孩子们来说就是进入了世界末日,光愁就能愁死,然后妈妈一个劲地撵;“赶紧做作业去吧”,终于,孩子被逼无奈,怒气冲冲的就去了,于是,作业本上便留下了一纸怒气、怨气,有恨老师的,也有怨父母的。
与作业多少没有关系,作业布置地再少,孩子也不愿意做,有的孩子回家先拿手机,逮住就不放手,被逼之下去做作业,是满肚子的怨气都发泄在作业本上的。其实,这些都是孩子对于学习的态度出现了问题,在学习中遇见了困难,没有及时的心理疏导,于是孩子们就开始逃避,首先做的就是厌恶作业,然后由厌恶作业到厌恶学习,再到厌恶老师,没有发泄的途径,唯有自己的作业就成了出气的布袋。
有些孩子的成績是逼出来的,有的是哄出来的,也有的是鼓励出来的,却没有一个孩子是放任自流就能学会的,及时诊断,知道孩子缺少什么,因材施教,知道孩子想什么,去感知世界,感知学习。
四、农村学校课堂减负现状解析
(一)接受力的不均衡;有的孩子的确智力好,接受能力强,可是有的孩子接受能力很差,当然还有一部分是不愿意接受,明明听得懂,他就是不愿意听,内心里排斥学习行为;大班级授课模式,往往不会照顾那些越来越跟不上节奏的学生。本来老师的授课任务就很紧张,教案、计划都是提前备好,那么也将在计划内完成,因此,班级课堂内学生接受力的不均衡,直接给一些造成压力,慢慢形成负担。
(二)竞争压力;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学校、班级不可避免的也是一个小江湖,不考试、不评比难道就没有竞争压力,班花、班草来自民间的小评比也是很多的,老师不评比,家长也会评比,每学期的考试,不管是等级评价还是分数评价,最会总是有个结果吧,有结果就会有攀比,就会有竞争,自己比别人少了1分,看到成绩卷的那一刻,也会有失落感的;当然,我认为竞争力的培养有助于孩子的成长,未来走进社会有承受压力的能力。
(三)学习习惯压力;农村的孩子,具备良好学习习惯的真不多,家庭教育跟不上,小学师资力量薄弱,大部分是用得上个世纪那种民转公的老教师,他们面临退休,还有就是一批批实习教师,孩子上了初中,真的就是人们所说的“野孩子、没教养的孩子、山里娃”,他们没有专心听讲的习惯,没有阅读的习惯,没有认真做作业的习惯等等,反正做任何事情都是凭着自己的喜好、乐趣;这些劣质的学习习惯,直接给他们带来了压力,原来小学知识就那么一点点,老师反正的磨,滚瓜烂熟的记于心,初中阶段就不一样了,凭借原来的习惯和方法旧货逐渐被淘汰。
(四)心理负担压力;一个学校,从六年级到九年级,六年级的小孩就像是刚刚从妈妈的怀里走出来,很小、很幼稚、很脆弱,环境的压力影响着他们的心境;初中阶段课程增多,有的老师一些课程特点,让孩子患得患失,慢慢也会产生负担与压力;孩子慢慢走近青春期,没有得到老师的心理辅导,他们又拒绝家长,成长的过程得不到发泄,积压成负担。
农村教育在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已有很大的改变,有一天孩子长大了,离开你去了远方,你才发现:“原来我一直离他那么远,都没有来得及给他一个拥抱,没来得及问一问想吃什么,孩子就长大了。”
参考文献
[1]后玉德.农村教育现状及个人见解浅议[J].考试周刊,2019(49):15.
[2]朱许强.乡村教育的现代性困境及其超越[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9,11(03):6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