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规范管理提升农村教育均衡发展软实力
2016-12-23薛维学
薛维学
[摘要]教育均衡发展是国家实现教育公平的民生工程。近年来,各农村地区加大教育投入,从硬件上逐步实现教育均衡。农村教育均衡发展,首先要实现学校内部管理的均衡,其中最重要的是推进农村学校的规范管理。针对当前农村学校内部管理中存在的缺乏先进理念引领、校长教育思想缺失、制度执行效力低下、管理方法缺乏艺术、文化建设跟风突出、隐患预见能力不强等问题,本文提出着力形成教育思想、科学提炼办学理念、全面提升制度效力、改进领导管理方法、从实建设校园文化和加力做好管理预期等建设策略,以规范管理提升农村教育均衡发展软实力。
[关键词]农村教育;均衡发展;规范管理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949(2016)03-0008-03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民生的一项重大工程。多年来国家加大对广大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采取一系列措施从办学硬件上促进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但笔者认为,要全面实现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首先要实现学校内部管理的均衡发展,并从学校的规范化管理入手。一、农村学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农村地区学校管理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先进理念引领
一些农村学校既不能对学校发展准确定位,也没有提出明确的办学目标,师生没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因缺乏先进办学理念的引领,以至学校下发和上报文件格式不符合要求,文字运用不规范;学校工作分工不明确,用人不合理,造成人才浪费;课程改革推进不力,高效课堂进展缓慢,研究课成为“做秀场”等,自然导致了学校发展的茫然和滞后。
(二)校长教育思想缺失
一些农村学校的校长或忙于事务,或疏于学习,或疏于对自身教育实践的总结与提炼,拥有独到的教育思想者比例很少。鲜有校长能对学校的未来发展做出科学规划,即便有规划,也不过是搁置在档案里的一纸空文。工作按部就班,人云亦云,上面怎么要求,学校依此照葫芦画瓢。校长教育思想的缺失,致使管理缺乏智慧,缺乏创新,缺乏特色。
(三)制度执行效力低下
实现学校规范管理,离不开规章制度。分析历年教育督导评估情况可知,多数农村学校均制定了系列制度,或编印成册,或张贴墙上,但大多数制度处于“休眠”状态。造成制度执行效力低下的原因,既有校长和管理者对制度作用的轻视,更有学校制度制定不合理,多为校长和学校精英的产品:有的制度在执行时以人制事,亲疏不一,致使制度的约束力和执行力大打折扣。
(四)管理方法缺乏艺术
管理从思想上来说是哲学的,从理论上来说是科学的,从操作上来说是艺术的。学校的规范管理,尤其需要艺术的方法。而当前农村学校领导的管理方法多表现为:决策软民主,“长官”意志浓;处理事情环节不透明。过程不公开,结果难服众;个别校长只求两眼向上,管理行为和管理方法常常跟着感觉走,领导的影响力、凝聚力、号召力和领导力必然十分微弱。
(五)文化建设跟风突出
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激励和引领师生蓬勃向前。从当前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来看,存在不少问题:一些学校的文化建设主要依靠市场策划和运作,大有跟风快上之嫌:有的学校文化核心要素表述不清,环境文化倚重物质;师生参与认同度低:经费缺少和专业人才的匮乏,致使校园里标语口号多,硬件建设多,装饰花样多,形式和内容不能协调统一,难以形成本校特有文化。
(六)隐患预见能力不强
一个成熟的管理者,常常对易发事件具有科学预测和研判能力。当前,一些学校领导对校园情况不清,对矛盾和关系把握不准,缺乏对隐患事件的预见性,致使校园事故多发。干部与群众间矛盾时常出现,家庭与学校关系不和谐,校园难得安宁,师生难以静心教学;遇到问题时手脚忙乱,解决问题方法不当,处置不力,效果不好,等等。上述问题背离了规范管理的要求,削弱了学校的管理效能,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有效推进农村学校规范管理的策略
规范管理是学校管理者基于对学校发展的展望和预测,并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据教育法律法规、国家方针政策和教育规律,制定出各项管理目标和措施,从而去落实、评价、反思、调控的过程。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每一所学校都应重视和抓好规范管理。着力提升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软实力。
当前,我们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范和提升:
(一)着力形成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常常表现为校长的教育理论、教育经验、教育信念、教育信条和教育理想,它统帅着学校的发展。校长自当着力形成正确而独到的教育思想。
第一,要加强学习。“学习,学习,再学习”。校长应是一个肯于学习、善于学习和乐于学习的人。努力做一个学习型的校长。要通过学习,加强自身品质修养,提升个人专业素质,增强履行职责的本领。
第二,要加强思考。思考出智慧,思考出思路,思考出办法。校长要经常思考学校出现的问题,经常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经常思考处理家、校、社会关系的法则。主动探寻教育规律、办学规律和学生成才规律。
第三,要加强研究。毛泽东同志指出:“要解决问题,还须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工作和研究工作。”研究是形成校长教育思想的基础。校长要积极研究本校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现象,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找到引领师生积极创造、促进学校发展的基本途径。要研究事实,对比事实,积聚事实。
第四,要加强总结。总结经验是每一个校长的基本工作方法。校长要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自觉总结实践经验,积极提升教育理论水平,形成自己独到的教育思想。
(二)科学提炼办学理念
学校发展,必须依靠先进办学理念的指引。
第一,科学提炼学校的办学理念。应认真研判校情学情,坚持最大限度集中教师团队的智慧,深挖学校厚重的历史底蕴,提炼学校的办学理念。
第二,让办学理念扎根师生之心。要利用各种会议解读办学理念,促使每一位教职工明确学校倡导什么,发展什么,自己应该做什么,重点做好哪些事。
第三,推进办学理念的深入实践。学校要按计划有步骤地细化办学理念的实践内容,一学期推进一项理念建设,一学期完成一个理念实践活动。
(三)着力提升制度效力
制度是一切工作制胜的法则和保障。
第一,制定学校一切工作的规范。规范管理首先要求规范,要制定学校教师从教、学生从学、师生礼仪、办事程序、问题处理等各环节的操作规范,确保人人事事、时时处处都有规范可依。
第二,制定完善的学校制度体系。首先,要确保制度优质生成,提高制度性价比,为学校全体成员普遍适用,与学校的精神价值一致。其次,要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保证制度可用、有用和适用。最后,要确保制度的高效执行,既要严格标准,又要刚柔相济:既要领导垂范,又要大家遵守,保障制度执行的公平性、公正性、全员性和全面性。
(四)改进领导管理方法
规范管理最重要的就是决策的民主化和管理的科学化。
第一,决策民主化。“正确的决策来自众人的智慧”。决策应充分论证,广泛听取广大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尽可能消除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心理隔膜和误会。
第二,管理科学化。积极运用层级管理和扁平管理等多种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效能。要让管理方法适合学校大多数事务和人群。加强问题诊断,强化监督检查,做好意见收集、整理和反馈,及时处理和化解各种矛盾。要特别注意发挥校长和班子成员的人格魅力,尊重教师,善于调动师生的积极性。
(五)从实建设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具有正向的引领、激励和导向功能,规范管理应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第一,准确构建精神文化体系。按照文化自觉、文化自省、文化创新和文化实践的要求,科学定位学校层次,准确拟定发展目标。让广大师生全面理解和接受,从而促进文化要素的内化和物化。
第二,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实践。诊断是规划的基础,校园文化建设的起点一定是对自身的清晰定位。校园文化建设应精心编制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确保文化建设不偏不倚,有条不紊。
第三,重视教育教学规范管理。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和抓好教育教学常规管理,重心要放在教风、学风和校风建设上,重点要体现教育教学中心:要坚持从实入手,从小做起,从特抓起,因地制宜开展特色文化建设。增添校园文化底色。
第四,完善师生行为文化体系。健全检查约束与奖励机制,发挥惩戒与榜样的作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和习惯养成;要坚持和优化管理方式,利用活动、灌输等途径,帮助师生端正思想、优化言行;要善于分析和解构各种非主流文化,发挥各种非正式组织的作用,促使学校风清气正。
(六)着力做好管理预期
学校只有做好管理预期,方可未雨绸缪。
第一,形成工作计划。规范管理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混乱的事情规划化。每所学校均可按照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学年或学期工作计划,发到教师手中,做到任务明确、措施明确、时限明确、责任明确。同时,为了实现计划,校长要善于用人。通过合理计划和正确用人,让广大教师满怀激情、步调一致地投入工作。
第二,加强舆情研判。要加强对学校易发事件、可发事件和将发事件的研究和捕捉,尤其是要加强对学校重点难点问题的掌握和研判,科学制定处置预案,做到事发处置稳妥,处理临危不乱,张弛有度。
第三,规范处置程序。要了解校园一切事务和运行轨迹,清楚学校事务的办理程序,确保事事处置有据,程序清楚,从而提高管理效能。
规范管理是实现均衡发展的重要内容,实现规范管理远非上述几个方面,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实践中,尤其需要我们以规范为标尺,实现农村教育的规范化发展,全面提升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软实力。
责任编辑:刘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