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机制下“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探讨

2019-11-26王学彦王琴董小卫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39期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教学

王学彦 王琴 董小卫

摘  要:高职院校办学过程中始终致力于打造专业特色、创新发展,特别在目前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若想实现长远的发展,就要形成校企合作及互利共赢的发展优势,积极肩负社会职责,进而为社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高职教育主要为企业输送技能型人才,而企业则要为人才提供发展机遇,在此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有必要打造校企合作机制,并针对性的运用“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进而为高职院校长远化的发展注入动力。本文主要结合校企合作机制运用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具体案例,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校企合作  现代学徒制  教学

早在2005年国务院就已针对性的下达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其中明确提出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应运用校企合作的发展模式,对传统育人模式进行创新与改革,逐步形成新的教育理念,尽可能以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高高职学生的专业素质,逐渐提高高职院校教学水平。高职院校在落实校企合作机制的过程中,要与相关企业主动合作,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本案例是在2012年5月高职学院与上海、北京、衡阳等四家单位合作成立了校企合作学院,在建立校企合作机制的同时也招收了一批新生,针对这部分学生采用核心课程及模块化的教学路径,通过几年的教学与管理,累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同時也逐步彰显了自身发展的特色。接下来本文则进一步针对校企合作机制下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应用的相关建议,以下为详细叙述。

一、完善校企合作管理体系,形成系统化的管理机制

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之间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合作学院的院长由企业高级工程师所担任,具有多年的实践经验,同时技术水平也相对较高,副院长则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以及管理经验的教研人员担任。机构内设有技术研究所、教研室以及办公室等多个部门,学院发展过程中也提供了完善的管理制度。不仅如此,为了进一步彰显高职院校与企业两者的发展,分别制定了管理制度以及组织制度,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完善校企合作关系,使得校企合作环节的信息交流更加通畅,进而保证教学与生产效率的提升。

企业高级工程师参与到教学管理活动中无疑是合作学院办学的主打特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有效融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并结合企业的发展需求,制定了针对性的培育方案,保证了方案制定的实用性、科学性与前瞻性[1-3]

二、重视师徒签约结对,实现校企文化融合

校企合作平台的构建过程中,合作学院基于企业的发展特点以及高职院校的文化特色,真正实现了校企文化的有效融合,力求基于企业的发展需求,引入企业精神,并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效结合,形成新的校企文化发展氛围,在此基础上,加强企业技术人员与合作学院学生之间的联系,帮助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沟通的重要途径,组织企业员工与学生签署师徒协议,协议的签订可帮助师徒间建立良好的情谊,还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之更具学习动力,为其日后的发展注入动力源。简而言之,促进师徒签约结对,可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融合,并利于校企合作机制的构建。

师徒签约机制的构建,要求高职院校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并根据企业生产过程中对于人才的聘用需求,采用情景创设教学方式,可本着先实践后理论或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原则,强化学生对于理论的认知,进而将理论知识有效应用于实践,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融合,帮助学生提高专业水,并提升综合素质。

建立良好的师徒关系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强化其实践能力,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随时参与企业所组织的业务活动,在参与活动的同时有技术人员带领及参与到企业生产环节,通过有效的督促与检查,明确企业生产要点。不仅如此,指导人员还需了解《教学与生产实习手册》的相关内容,将其中要求践行到实处,而后依照《教学与生产实习手册》中的条款,对师徒成果进行考核,最终作为学生毕业考核的重要资料。

三、打造高素质校企合作教师队伍

校企合作机制的落实应当由高素质教师作为有效支撑,通过这样的方式,打造高效的校企合作模式。合作学院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意识到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性,并本着请进来与走出去的原则,尽可能壮大教师队伍。学院负责人组织相关教师参与到企业工程实践中,通过定期顶岗轮训的方式,强化教师技能,提高其专业水平。不仅如此,学院负责人还积极聘请实践经验较为丰富的企业工程师参与到实践教学环节,主要作为实践教学的兼职教师,便深化企业工程师与学生之间的师徒结对。通过上述两项措施强化双师型队伍建设力度,切实增强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此同时,也为教师团队注入新的力量,从整体的角度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准与实践能力。

合作学院现有兼职企业工程师20余人,他们在校企合作机制的落实环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多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专业理论知识也较为扎实,总而言之,他们的加入一定程度地提高了学院内专业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不仅如此,企业高级工程师进入校园,也为师徒结对机制的落实提供了可能,多名学生在高级工程师的带领下,夯实了实践能力,也拓宽了专业理论范围,强化了理论基础,也基本符合企业对于人才的聘用需求。简而言之,校企合作机制下师徒结对机制的落实为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真正实现了校企双方的合作与共赢,为两者的长远发展注入了动力源[4-7]

四、组织科研活动,成立技术研究所

校企合作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与互补,同时加大技术创新。而合作学院实现了上述目标,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与先进企业进行技术交流,将新材料、新工艺与新技术的研发作为发展方向,成立了技术研究所,主要进行工艺研发与创新等多项工作,并为学生开发专利提供了可靠的平台,搜集学生的新想法,动员学生参与到科学研究活动中,进而体现技术研发的重要性。值得一提的是,合作学院技术研究所仅成立7个月,就已向国家专利局申报专利一项,可见技术研究所成立的价值之大。

五、实施模块化教学,以多元化的路径完成考核

合作学院在课程教学环节同样以企业专业技术骨干作为主体,聘请多名高级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他们负责承担技术学科的教学与引导,为了进一步凸显高级工程师的专业特长,并考虑到工程师时间上的矛盾,学院负责人提出采用模块化的教学方式,基于不同兼职教师的特长,开设不同的课程。

例如,检测1701班所开设的工程材料检测课程每周六节课,课程中所包含的技术要点也相对较多,其中涉及土工及土工合成材料、水泥混凝土及材料与建筑钢材等等,由于兼职教师的特长有所不同,因此课程中将会有不同的兼職教师任课,这一模块化的教学模式缓解了高级工程师时间上的矛盾,也进一步发挥了不同兼职教师的专业特长,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不仅如此,学院负责人同样意识到教学手段创新的重要性,逐步实现教学手段实景化与现代化的目标,设立了多个多媒体教室,社会教师在实践教学环节可利用PPT课件实施案例教学,若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还可通过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相转换的方式,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最后,在考核方式上引用了多元化的考核理念,主要施行理论试卷考试为主,师徒工作考核为辅的考核方式,力求体现考核方法的灵活性,进而彰显师徒结对以及校企合作教学的特色。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校企合作机制下采用“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相关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有关业内人士带来借鉴与参考,真正将校企合作与现代学徒融合,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罗士喜,孙文琦,苏光.高等职业院校试行现代学徒制的现状与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7,27(5):93-97.

[2]金晨,敖雁.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校企合作机制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10(31):6-9.

[3]杨泽伟,王晓利,孔德宏.现代学徒制的多元育人机制探索——以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互联网金融专业为例[J].中国商论,2018,27(30):189-190.

[4]高鸿,赵昕.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先行突破与实施策略[J].职教论坛,2016,16(3):10-13.

[5]潘玉成.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教论坛,2017,31(23):53-57.

[6]吴科杰.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港口物流人才培养研究——以宁波市北仑职业高级中学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11):30-33.

[7]詹华山.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中的利益冲突与平衡机制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7,41(23):17-23.

作者简介

王学彦(1974.5—),男,籍贯:黑龙江克东,职称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土木工程、就业创业指导。

猜你喜欢

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