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史料实证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反思
2019-11-26王晴晴
王晴晴
【摘 要】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和方法。史料教学在实践中还存在某些常见误区,教师需做好史料的选择、合理解读史料,引导学生运用史料佐证历史问题。
【关键词】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史料选取
按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其中,史料实证为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运用可信史料完成历史真实态度重建的素养。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特有的治学方法和思维方式,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在推进历史课程改革进程中,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教学理念,史料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在课堂教学中,史料教学运用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历史教学的效果。而且,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来看,作为一种重要的能力考查,史料分析的色彩和比重在试卷中也越来越显著。但史料教学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其效益最大化的实现,其中包括:
一、不做鉴别即引用史料
陈寅恪曾说:“吾人今日可依据之材料,仅为当时所遗存最小之一部,欲借此残余断片,以窥测其全部结构,必须备艺术家欣赏古代绘画雕刻之眼光及精神,然后古人立说之用意与对象,始可以真了解。”郭沫若也认为:“无论作任何研究,材料的鉴别是最必要的基础阶段。”例如,关于戊戌变法诏令颁布后的情形,梁启超和现代史学家程农留下了不同的史料。
材料一: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 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晡乃罢,览阅奏章,犹不能尽。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材料二:一般百姓对变法漠不关心,而当变法触及他们的利益时,他们便成了反对派。北京整顿街道导致大量商贩被迫搬迁,及各地改淫祠与寺庙为学校的做法,都引起种种对抗,至于湖南模仿西方警察制度而搞的保卫局,在民间打教的情绪中,不得不以保护教堂为自己的使命,就更使得变法成了为洋鬼子当保镖了。于是,在不少知道有“康党”这回事的老百姓眼里,“康党”的形象会变成“白脸”,也就是自然的事情了。
——程农《历史情境中的戊戌》
材料三:吾二十年前所著《戊戌政变记》,后之作清史者记戊戌事,谁不认为可贵之史料?然谓所记悉为信史,吾已不敢自承。何则?感情作用所支配,不免将真迹放大也。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
在这里,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记述是存在一定矛盾的。其中材料一属于一手史料,看起来价值很高。但从材料三可以判断梁启超出于特定的动机,对当时情景有所夸大,因而可信度要大打折扣。而材料二虽然属于二手史料,似乎没有材料一价值高,但其作者可能看的史料更多,立场超脱而更加客观,可信度更高。
因此,由于有些史料受作者的立场或动机的限制,有很强的主观性,我们在使用时应加以辨别,以免“上当”。
二、所用史料过于单一
史料作为研究和学习历史的基本素材,分类多样,可分为文字史料、口述史料、图像史料、实物史料等。我们教学中使用最多的就是文字史料,可能在讲社会习俗、服饰、交通这类内容时才会较多使用一些图像史料等其他史料。但如果所引用史料过于单一,则会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对历史事物的认识。比如,在讲到宋朝社会生活时,即可用北宋画家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和《东京梦华录》等文献相互补充。
另外,除了所引材料种类单一,如果角度过于单一,同样会影响学生对历史的事物的认识。
关于辛亥革命成功了还是失败了的两则史料:
材料一:民国初年,全国报纸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和“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材料二:民国三年,戴季陶在乡村遇见一个老农,因戴身着日本服饰,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中华民国人,我非中华民国人。”
针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材料一、二提供了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这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更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事物。
三、先入为主,以论代史
“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史学研究和学习的基本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有的教师则背离了这个基本方法,反而陷入了“以论带史”的境地。比如,在讲授辛亥革命的影响之一,即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时,有的教师采用了以下这则史料。
民国初期学生心目中的伟人——1913年对30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他们崇拜的人物依次为:孔子、孟子、孙中山、颜渊、诸葛亮、范仲淹、岳飞、王阳明、黎元洪、华盛顿。
通过孙中山的排名和华盛顿的出现,教师说明这是因为辛亥革命后共和制确立,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这明显是教师以论代史而挑选和删改原始史料之后的结果。因为这则材料出自1913年7月1日的《时报》,原文如下:
江苏第一师范学校招考生徒,应考者三百余人,皆中小学也。校长杨月如先生嘱各举崇拜人物,以表其景仰之诚。……计开崇孔子者157人,孟子61人,孙文17人,颜渊11人,诸葛亮、范文正8人,岳飞7人,王守仁、黎元洪6人,大禹、朱熹、陶侃、华盛顿4人,程德全3人,苏轼、康有为、袁世凯、屠元博2人,伯夷、周公、苏秦、张仪、亚里士多德、卢梭、梁启超……各1人,此外23人则无崇拜者也。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这次活动是属于问卷式调查,而不是一般的选择式调查;其次,学生崇拜的人物多样繁杂,不是仅限于列举出的那10人;另外,原文是300多名,而不是300名;最后原材料中有具体的人数对比,其中崇拜孙中山仅17人,崇拜华盛顿的仅4人,这样对比之后可见,崇拜孙中山和华盛顿的比例是非常小的,在革命势力极强,风气极盛的江苏,仅有这样的比例,这很难说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由此可见,教师为了讲授“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以论代史而“自作主张”地删改了若干重要信息。
四、史料教学模式单一
在日常史料教学中,我们通常采用的是一种问答式史料教学,即教师提供图文材料,提出相关问题,学生进行回答。这只是史料教学的一种模式,而不是唯一模式。比如,有位教师在讲授抗日战争这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为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提供一件反映全民抗战的历史资料,时间范围是从九一八到抗战胜利;主题范围可以关于国内正规军、青年学生、妇女、学者工人、海外华侨等各个方面社會群体的具体活动;形式可以有一则故事,一张照片等,然后进行简短的介绍。通过这样一个活动,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什么是全民族抗战?哪一材料更具有说服力?学生需要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和选择。这样既能帮助学生逐渐养成搜集史料的习惯,也能使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历史知识进行史料识别,继而得到人文素养的培养。
以上内容介绍了史料教学中常见的几点误区和解决方法,为了更好地发挥史料教学的目的和作用,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研究,加强对史料的运用。通过做好史料的选择、合理解读史料,引导学生运用史料佐证历史问题,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