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部编本语文教材自读课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激发

2019-11-26池云珠

文理导航 2019年34期
关键词:自觉自由自主

池云珠

【摘 要】部编版语文教材搭建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其中自读课要求学生带着教读课中老师教给的方法自主、自由、自觉地阅读,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肯定会产生问题,这就在无形之中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对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主问题,可以搭建梯度问题,可以小问题追问……语文教师要拓宽语文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法,给学生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平台,带领学生体会自读课的乐趣。

【关键词】部编本语文教材;问题意识;自主;自觉;自由

在部编本语文教材自读课教学中,激发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学生自我成长的要求,是部编本语文教材使用的要求,是自读课教学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教师要高度重视自读课教学,不能将其当作自习课来上,要采用高效灵活的教学方法,以此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由阅读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必要性

(一)学生自我成长的要求

部编本语文教材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阅读能力,每单元都安排两篇自读课文,把文本教给学生,学生自读,真正实现“学”和“习”。学习不是为了单纯地提高学习成绩,而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将来的社会发展,为社会与国家贡献一份力量。为了促使学生获得长远的发展,教师需要对教学进行改革与优化,以激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前提,帮助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系统、丰富的知识体系。通过对学生问题意识的激发与培养,能使学生拥有自己的想法、看法与观点,主动产生疑问、主动分析疑问、主动解决疑问,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部编本语文教材使用的要求

部编本语文教材紧扣语文核心素养,即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这就要求我们在使用教材时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让学生占有一定的资源,这就离不开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对此高度重视。只有将学习主体归还于学生,为学生留有思考与想象的空间,使其形成自身独特的思维习惯,才会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使其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自读课教学的要求

在自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敢于表达自身的想法与观点,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与疑惑,在原有的知识上不断形成新的发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踊跃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四)社会发展的要求

现今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具有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全能型人才,为社会与国家的发展添砖加瓦。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创造力的培养,将学生打造为一名高素质全能型人才。而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离不开问题意识的激发与培养。只有让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理论,遇到问题迎难而上,主动解决问题,养成良好的问题意识习惯,才能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才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自读课无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舞台,学生自由阅读、自主思考,自觉解决,可增加适应社会的筹码。

二、自读课教学中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只有良好的课堂氛围才能放松学生的身心,消除学生紧张、畏惧、自卑的心理,促使学生的身心自由发展。因此,在自读课教学中,要想激发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第一步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思考,敢于表达,养成良好的问题习惯。首先,教师要对学生有一个全面充分的了解,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然后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学习需求,给予学生不同的点拨与提示。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观念,能够积极与同学展开互动交流,探究与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教师要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优势与长处。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环境、阅读层面、学习情况等有所差异,每一位学生也都有着不同的优势与长处。教师要肯定与认同学生的优势与长处,给予学生相应的激励与鼓励,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只有让每一位学生都将自身的优势与长处展现出来,将个性释放出来,才能让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相互提升,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与魅力。最后,教师要给予学生阅读上、能力上、心理上的关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学生在自读课学习中读不下去了,教师要及时询问,适时引导,及时帮助学生渡过难关;当学生在自读课教学中游离在文本之外,教师不要批评,要把教读课中的方法拿出来,举例子、做示范;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心理与情感上遇到了挫折,教师应开展一些阅读活动,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全面发展自我。

例如自读课《昆明的雨》,教师可先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现昆明的相关图片与视频,让学生感受昆明的美景和作者写作的背景,激发出学生和作者的情感共情。接下来,教师提出问题:阅读本文,你能设计出哪些问题?我想念昆明的雨,具体想念哪些?昆明雨季的人物景物等有哪些特点?你读出作者怎样的情感?通过问题的抛出,给予学生自由思考与互动交流的空间与机会,让学生自由发挥,说出自己的感受与想法。教师还要适当配合学生的思维,可通过开展竞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达成自读课的教学目标。

(二)采用“自主、自由、自觉”的教学方法

在自读课教学中,阅读环境非常宽松,自主、自由、自觉,学生阅读的方法、阅读的时间、阅读的方式等不受限制。这样一来,学生的想法就会有很大的差异。有些学生敢于问问题,有些学生却很胆怯;有些学生会问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有些学生想到什么就会问什么,对学习没有丝毫帮助。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性,引导学生提问一些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激发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带领学生走向成功。首先,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学习需求,结合教材内容,对文章的标题、重点词句、内容、结尾等设置疑问,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分析、自主探索、解决问题,养成良好的提问的好习惯。其次,教师要密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做出调整与改变。不是一种方法适应于所有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学方法需因人而异。教师可采用创设教学情境、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自主探究等方式,让自读课充满激情、充满趣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踊跃参与课堂学习,获得更多知识。最后,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带头引导作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先抛出问题,引发学生产生质疑,然后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在自由训练与自由探究中,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个性化成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利用多种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与自信心的重要途径。在自读课教学中,要想激发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需要对教学评价进行优化。首先,教师要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对于阅读能力强、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要通过评价,让这部分学生为自身制定更高的目标,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更加努力。对于学习成绩不好、阅读不太顺畅的,要通过评价,让学生看到自身的优势,更加努力提高自身。其次,教师要拓宽评价的方式。包括自主评价、小组评价、综合评价等,让学生收获更多成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最后,教师要通过言语、眼神、肢体动作等给予学生肯定与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整个评价过程中,教师只有尊重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留给学生表现自我与思考的机会,才能在潜移默化下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提问习惯。此外,教师还要适当增加评价的内容,包括课前预习、课后作业完成情况、随堂检测、课堂提问等,提高学生的自控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自读课的“自”在于自由、自主、自觉,但绝不是让学生单纯地读,老师也绝不是甩手掌柜,要使用好部编本语文教材,打开自读课教学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循序渐进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殷艳.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激发与培养探究[J].新课程·下旬,2017(12):279

[2]邹海鹏.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激发与培养策略[J].新课程·中旬,2017(7):173

[3]吴源源.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激发与培养[J].课外语文(上),2018(12):63

[4]祝素文.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激发与培养策略[J].课外语文(下),2017(4):52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部编本语文教材“三位一体”阅读体系的实践研究》成果材料。课题编号XC-b/2018/11)

猜你喜欢

自觉自由自主
浅谈认同危机语境中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自觉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效性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诗观》中邓汉仪诗史观的自觉
公众道德自觉的培育研究
美国垄断不了“自由”“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