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物理实验家校互动的必要性
2019-11-26温瑞娟
温瑞娟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卓资县旗下营中学 内蒙古 卓资 012300)
1.将解决实际问题的物理实验融入课堂教学
1.1 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物理教材中有多处设计实验的内容,教师要抓住教材的这种变化,着重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例如:电学部分,开始先做“串并联电路电流关系”的实验,随后又做“串并联电路电压关系的”实验,这个实验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模仿前面的实验步骤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在传统实验的基础上还应有所创新,例如“测小石块的密度”实验,需要的器材有:天平、量筒、水、小石块、细线。实验步骤为:①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m;②将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③用细线将小石块拴好浸没在量筒中的水里,读出体积v';④根据公式ρ=m/V'-V计算出密度。在此基础让我们可以改变实验器材,可以将实验器材改为:天平(无砝码)、烧杯两个、量筒、水、小石块、细线。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再次设计实验步骤。这些实验的开展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的培养。
1.2 利用身边物品做实验,让物理实验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有些时候就可以用“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其实就可以做实验,一些简单易行的替代性实验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一些物理规律及物理现象。例如:我利用矿泉水瓶启发学生做很多的物理实验:①探究声音的音调;②光的折射现象;③浮力产生的原因;④液体压强的特点;⑤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⑥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的关系等。例如,我利用废旧药瓶和吸管启发学生制成“温度计演示器”,用纸盒和凸透镜做成“照相机”;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输液管和木刻度尺制作U形压强计等。在讲授“惯性”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一些惯性现象,我会带领学生们去做加速跑、减速跑的实验,会用玩具小汽车再现发生交通事故时惯性带来的危害,强调乘坐汽车时系安全带及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让学生利用身边材料呈现物理现象,使学生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感受到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1.3 学会物理实验方法,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把物理知识比作“鱼”,那么研究物理的方法就相当于“渔”了,给学生“鱼”不如教会学生“渔”。物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其产生和发展依赖于科学实验。因此,教会学生如何利用实验方法研究物理问题至关重要。课堂上不好理解的问题。
新《物理课程标准》中规定学生在校必做的20个分组实验项目,而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教授知识为主,规定必做的学生分组实验一般做不全,更别说其他小实验。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学任务重,课堂时间紧,教师需要赶进度,有时就省略了一些实验。但物理实验能为学生创设生动的物理学习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原驱动力,能发展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形成科学思维、养成科学态度,使物理科学素养的养成真正落到实处。有什么好的方式弥补实验教学中的这一缺失呢?笔者认为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家庭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1)家庭实验填补了课堂上“对待个别差异”不周的空缺。新课程基本理念之一: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以学生终生发展为本,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为每个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机会,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都得到发展。
(2)家庭实验与学校实验实现了实验器材互补新。《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学校应从实际出发,利用已有的实验器材,努力开发适合本校具体情况的实验校本资源,尽可能让学生在家动手多做实验。”但由于应试教育原因,又因为有些学校实验资源匮乏,许多物理实验因器材少、耗费时间长等原因,在学校是无法完成的。
(3)家庭实验与学校实验实现了实验时间互补。国家规定中学生在校时间不得超过7小时,由于教学任务和教学进度的影响,教师很少带领学生进行分组或演示实验,认为物理实验浪费时间,进行一个物理实验的时间,可以背几个物理实验现象和结论;同时,教师直接讲解物理实验,能够使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掌握物理实验内容和实验现象,以期望快速提高物理成绩。可是这种急功近利的物理教学无异于拔苗助长,杀鸡取卵。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家庭实验能够将学生课后闲散细碎的时间得以很好的利用,学生在家庭中除了阅读、做作业,再做做物理小实验,如此动静配合,让学习活动变得丰富多彩。
2.家庭实验的注意事项
家庭实验器材简单易得,易于成功。但一般不宜做学校规定的分组实验,因有的实验需要老师做指导;有的实验有一定的危险性,需在成人的监护之下才能进行,如测量“电水壶的实际电功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