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建设策略分析

2019-11-26裴金龙

读与写 2019年3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数学知识教学模式

裴金龙

(河北省迁安市马兰庄镇马兰社区完全小学 河北 迁安 064400)

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小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可以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和掌握一定数学技能,同时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促使学生可以热爱数学,并主动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中,这过程中也能够显著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为达到这一教学目的,就需要老师秉持“以生为本”教学理念,创设高效实用的数学课堂氛围,并对多样化教学方式进行灵活运用,才能够真正实现高效课堂。

1.做好教学准备工作,为课堂教学打好基础

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求老师开展教学要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并且课堂所教授的知识内容也需要建立在遵循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基础上,促使每一位学生在课堂数学知识学习以后,都能够有所获得。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特点进行了解和掌握,以做好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准备工作。数学学科本身就是一门思维能力要求较强的学科,针对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学习起来会比较困难,因此需要对学生学习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并建立不同学习层次教学方案,促进学生通过学习之后都能够掌握一定数学知识。与此同时,老师也需要仔细对教材进行研究,准确把握数学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在实际教学中也要注重对学生思考能力进行培养,引导学生掌握各相关知识点存在的联系,让学生轻松准确完成数学生活实践任务,实现学以致用,学有所创。

2.创设数学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作为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最好的老师,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教学效果也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为更好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老师就可以充分发挥出多媒体辅助教学作用,为学生学习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保证小学生能够有一个相对比较顺畅和谐的学习环境。如:在对《认识物体》展开教学时,老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以图片的方式,让学生直观的欣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立体图形,然后让学生想一想自己见到的其他类型物体,并探究这些物体的主要特征,如:正方体总共有6个侧面,每个侧面都是由正方形组成。通过这一方式不仅可以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的兴趣成为学习的动力源,充分挖掘学生的自主思考与实践创造,更好掌握老师所教授知识内容。

3.合作教学模式的应用,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小学数学学科的开设,除了引导学生对基础数学知识掌握以外,更待着重解决的是如何能让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技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和锤炼,以便更好地完成对学生能力素养的培养的任务。而将合作教学模式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出这一效果。如:在对《统计》开展教学时,老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根据给出水果颜色的不同,运用搭积木的方式制作统计表。其中小组中每一位学生也都扮演者各自的角色,如:辨别水果颜色、按照水果颜色找寻到相对应积木的颜色,并进行搭建、统计不同颜色积木的数目、绘制统计表、最终核对等。在整个过程中每一位学生学会主动操作的机会,并且需要进行自主思考,判断所做行为是否正确,其中任一环节出现错误,也将影响到最终统计结果,借助这一方式也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也使得每一位学生在动手实践操作实现能力的提升。

4.生活化数学教学,打造数学高效课堂

在小学阶段,对学生开展小学数学教学,书本中所涉及到的大多数数学知识在我们实际生活中都可以找到原型,为促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老师所教授数学知识,通过身边数学实例对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进行旁敲侧击,灵活数学思维,就可以将生活化数学教学方式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在对《混合运算》开展教学时,就可以将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买东西的场景应用到教学中,给予学生50块钱,让学生去买自己所需要的文具用品,如:一名同学用这笔钱买了6个本子,每个1元;3块橡皮,每块1.5元;2支钢笔,每支5元。问:最终这名同学总共花了多少钱?学生手里所拿的钱够用吗?够用的话还剩下多少钱,不够的话缺多少钱?针对这类知识点,也可以借助我们日常生活中坐公交车实例,运用上下车车上人数展开教学,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思维,有效掌握运算方法,让数学课堂更更高效。

结语

在本文中,主要是从做好教学准备工作,为课堂教学打好基础展开,想要打造高效小学数学课堂,首先就需要老师对学生个性和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计划,再加上生活化教学方式、合作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等进行应用,也可以极大的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能力提升,进而推动学生更加全面客观良性的发展。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数学知识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培养思维能力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