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

2019-11-26雷作溶

甘肃教育 2019年20期
关键词:新知圆柱图形

■雷作溶

(景泰县第二小学,甘肃 景泰730400)

“深度学习”是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反思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遵旨的一种学习。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就是促进学生主动、专注、批判性地学习,并将所学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尝试解决新的问题。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真实”——深度学习的生长点

1.开展真实的探究活动。利用已有的认知经验,组织学生探究新知是深度学习的有效方式。课堂往往受时空限制,有时很难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明确学习任务,把探究学习放在合适的时间段。比如,有难度的知识可以在课前鼓励学生尝试探究,教师针对学生的探究情况展开教学,组织学生交流分享;难度适中的新知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在与同伴的交流共赢中推进深度学习。如,“圆柱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先让学生观察带来的圆柱体并进行交流,总结其特征。这样教学,看似全班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了,实则有些学生并没有将观察、比较、思考落到实处。如果换一个角度思考,让每个学生先“做”一个圆柱,在动手做圆柱的过程中,能真正引发学生思考,并启迪他们思维,使之感受圆柱的特征。之后,课堂交流研讨就会更加有质量,学生对圆柱的认识也会更深刻。

2.获得真实的体验经历。学习中的真实经历一定是遵循认知规律的,学生只有体验数学知识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亲历“重蹈人类思维发展中的关键性步子”,深度学习才会真实有效。例如,教学“认识周长”一课,课前笔者先带领学生去公园,走各种花园的边线,真实经历各种图形的边线总长就是它的周长。实践证明,这样的经历使学生对图形周长的理解更加明晰。

二、“尝试”——深度学习的着力点

教材知识的编排是严密而螺旋上升的,但相同的情境重复出现,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疲乏感。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学生能接得住的挑战,使他们对知识有新鲜感、有渴望感,从而促成学生深度学习。

例如,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时,考虑到“不进位加”是从现实生活情境中先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的学习模式,笔者改变教材知识的呈现形式,直接让学生接受挑战任务:(1)照样子自己编几道“35+()”的算式。(2)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针对学生的差异,可以分层进行处理,结合“35+3”复习“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利用“35+5”教学“得数是整十数的进位加法”。由于学习中的所有素材都是由学生自己得来的,他们一直在探讨研究自己编出的算式,既有积极性,又有成就感,学习非常投入,深度学习真实而有效。

三、“构建”——深度学习的拓展点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依托于有效的教学建构,教师要立足于数学课堂,建立核心知识群。数学知识的逻辑性较强,新知是旧知的拓展延伸,因此,数学学习应有横向透视,更要有纵向穿透,要努力寻求知识的源与流。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建立知识框架,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同时,力求呈现数学动态统一的、有机关联的、鲜活生动的形象。单元知识的承续、每个知识点的衔接,都需要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教师要教给学生“打包”知识点的方法,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如,在学习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时,都是不断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探究新知,把新知建构在已有认知体系上,逐步完善知识体系。

猜你喜欢

新知圆柱图形
生活新知
生活新知
圆柱的体积计算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分图形
削法不同 体积有异
找图形
图形配对
圆柱壳的声辐射特性分析
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