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2019-11-26汪小波

读与写 2019年11期
关键词:重音语速语气

汪小波

(贵州省绥阳县小关乡小关中心学校 贵州 绥阳 563300)

朗读是发出声音的一种阅读方式,朗读能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课文,分析人物性格特征,是阅读的起点,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明确要求,小学生要学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朗读在小学各个阶段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们的朗读习惯和朗读能力,开发他们的智力,陶冶他们的情操。下面就结合个人实际教学经验谈几点做法。

1.运用多种朗读方式,激起学生朗读的激情

要想让学生的朗读能力有所提高,语文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上朗读,想办法调动起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让他们发自内心的愉快的进行朗读。在课堂上进行朗读的方式很多,我们不妨交叉使用,让学生自愿的参与到朗读训练中来,既提高了朗读教学质量,又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让课堂的朗读激情一浪高过一浪。

1.1 范读,可以起到示范启发的作用。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对所教老师又是十分崇敬,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可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朗读兴趣,让学生朗读更到位,可以给学生充足的美感享受。因此,语文教师要重视泛读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示范朗读比任何的播放录音效果都要好。

1.2 齐读,这种方式可以调动全体学生的朗读激情,尤其用在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上,效果更好,从小就培养了学生很好的语感,大家一起读声音洪亮,感受着文字的韵律美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下学生们整个人都会被陶醉。但这种方式也可让滥竽充数的人逃避,所以在学生朗读时教师要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去,以示警告。

1.3 单个检查朗读,可以用比赛的形式进行,重点指导朗读能力差些的学生,这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的加以纠正;开火车朗读一种帮助学生认读和记忆的方法,比较适合一、二年级学生,这种游戏方式虽然老旧,但在教学中很有效果,学生们也是喜欢。

1.4 分角色朗读可以让学生体会每个人物的感情,深入了解文章思想感情,学生们的好胜心会促使他们对自己担任的角色努力挖掘,会认真研究如何才能表现的更好,从而就达到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

朗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结合教材合理使用,交换使用,让每一种方式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教师要经常的变换花样,吸引他们努力去读,长此以往形成一个爱朗读的好习惯。

2.保证课堂朗读时间

教师要保证学生朗读时间,让学生能够充分的读,切不可装装样子,草草收兵。课上读书时间短是很多教师存在的问题,他们意识到了朗读的重要性,但又总感觉读的时间多了,会影响授课进度,其实完全没有必要的,正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学生读的通透了,文章要表达的意思自然他就会明白了,即使再有什么不懂的,也就需稍稍点拨。假如你设置了问题让学生朗读后回答,本来需要五分钟读完,三分钟就喊了停,学生肯定回答不上来你的问题,造成下面的讲解处处不顺利,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说实在的,在小学课文中大多数是没有那么难以理解的,教师用不着“循规蹈矩”的在“分析”的窝窝里打转转,还是多读一读的好,不要怕费时间。尤其是低年级语文教学,教师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切不可过多的分析。

3.要进行朗读技巧的指导

3.1 朗读语气的把握,在低年级的语文课本中又好多有趣的小故事,我们要指导学生采用何种语气才能读出每个人物的特点,例如《狼和小羊》里狼和小羊的对话,怎样读出狼的狡猾凶残和小羊的可怜无助,我们可以让学生尝试着用恶狠狠的语气来读狼的语言,用温和的较慢的语气来读小羊的语言,如果再反过来读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这时学生们就明白了什么才是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

3.2 指导学生把握好重音的朗读。为了表情达意,我们要准确把握句子里的重音,如果说重音放错位置,会出现不同的表达效果,例如“张老师教我们语文。”重音放在“张老师”上那么表达的意思就是强调是谁,不是李老师、苏老师,是张老师,如果重音放在“语文”上,那就是说教的我们是语文,而不是数学或英语之类的。因此,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准确把握重音的朗读,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例如《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里有一段小青蛙和乌龟的对话,“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你们到那边去找吧。”为了突出青蛙和乌龟的不同,教师要指导学生“你们、大、绿”这些词要重读。

3.3 指导学生把握好语调和语速。朗读的速度和语调都会影响到文章感情的表达,学生只有学会了使用恰当的语调和语速,才意味着他们真正理解了文章的含义。遇到高兴激动的地方语速就快些,声调高昂些,悲伤难过的时候就读的慢一点,声调低沉些,很多时候在一篇文章里都是交叉使用的,教师可以采用示范朗读的方式,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例如《丑小鸭》这篇课文里有一句,“原来我不是丑小鸭,而是一只漂亮的天鹅呀。”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说说丑小鸭当时的心情,然后尝试用什么样的语气才能读出这种心情,通过比较朗读,学生们知道了应该采用高昂的语调,较快的语速进行朗读,这样的朗读教学会让学生们真正体验到“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的道理。

综上所述,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它可以影响到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小学各个阶段的朗读训练都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让学生在读中培养语感,陶冶情操,有助于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朗读,利用各种形式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并在朗读中耐心指导,掌握一些朗读的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猜你喜欢

重音语速语气
明知故问,加强语气
辩论赛之语速
新编《小老鼠上灯台》
阿基与乌龟之重音
单词重音
重音在“文学作品朗读”中的运用
语气不对
说话时语速慢点有益身心
注意说话的语气
语速里的微妙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