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范读,低年级朗读指导“小心机”

2019-11-26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屯村实验小学姜骏怡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9年15期
关键词:范读朗读课文录音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屯村实验小学 姜骏怡

朱自清在《诵读教学与“文学的国语”》中曾提到:“如果从小学到初高中一直注重诵读,教师时常范读,学生时常练习,习惯自然,就会觉得白话文并不难上口。”看来,好的范读,对我们的低年级语文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范读,激发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

恰当的教师范读,是会在学生心中激起涟漪的,让学生想要去尝试读。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并不是很大,孩子们学习一篇新课文,通常是要借助拼音去一个字一个词慢慢地拼读出来,难度较大,很多孩子会读着读着慢慢失去读的耐心。因此,老师的示范朗读,可以让孩子从繁重的拼读任务中解放出来,让孩子们对文本更亲近一些。整句的朗读让他们能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提高了孩子们“我想读,我要读”的阅读兴趣。

二、范读,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倾听习惯

倾听,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低年级的学生往往好于表现自己,而缺少对别人的倾听,这就需要老师对他们提出明确的倾听要求。老师对文本的范读,是对学生提出明确的倾听要求,甚至有时老师在范读时,可故意“犯一些小错误”,让学生在倾听时揪出老师的“小辫子”,这种“别有用心”的范读,让学生在发现、纠错中收获到快乐,进而愿意去倾听老师的范读,利于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

三、范读,助力低年级学生的语感形成

当然,范读需要讲究方法。笔者认为,低年级中,我们老师的范读,不必拘泥于单纯的优美的老师朗读示范。我们在范读时,可以多一点“小心机”。可以通过比较的方式,助力学生对文本进行有目的、有层次、有深度、有感情地朗读。

1.错漏比较,帮助正确朗读

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1 课《秋天》这篇课文,是学了拼音过后遇到的第一篇有长句子的课文。其中第二自然段第二句“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是朗读指导的重点,也是难点,经常有小朋友读的时候添字漏字。在教学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小朋友们,课文里有一句话特别难读,先请你自己试着读一读,争取做到不添字、不漏字。(学生自由练读)

师:每个小朋友都读得很认真。刚刚有一个小朋友是这样读的,请小朋友仔细听,听听他这样读有没有读正确。(示范: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了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了个“一”字)

生1:老师,老师,书上是“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不是“一会儿排成了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了个‘一’字”,你多字了。

师:你听得真仔细!还有一个小朋友,是这样读的,请小朋友仔细听,听听他这样读有没有读正确。(示范: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

生2:老师,老师,这回你少了“个”字。

师:是呀!多字就是“添字”,少字就是“漏字”。我们的朗读中可不能犯这样的错。不添字、不漏字,是我们把课文读正确的第一要求。请小朋友仔细听老师再读一遍,你再学着老师的样子读一读,一定做到:不添字、不漏字,可以吗?(范读)

通过错漏比较,学生对书上难读的句子有了清晰的把握。再通过反复练读,学生正确朗读课文便不成问题。

2.节奏比较,把握流利朗读

如在指导朗读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2 课《小小的船》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出示短语:弯弯的月儿 小小的船 闪闪的星星 蓝蓝的天)

师:小朋友们,请你仔细观察这些短语,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老师,这里面都有“的”。

师:不错。有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这些短语?

生读(拖调)。

师:老师也想读一读,请小朋友听一听,老师读的和他读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范读)

生1:老师读得好听。

生2:老师读的“的”轻一点。

生3:老师读的“的”快一点。

师:是呀,把“的”读得又轻又快,这样就觉得更好听,读起来也更有节奏呢。小朋友,你也学着老师的样子来读读这些短语。(师范读,生跟读)

师:小朋友,请你把这些短语带到课文里,你一定可以把这首小诗读得美美的。

通过师生比较范读,让学生体会这类短语的朗读节奏,可以帮助学生慢慢改掉拖腔拖调的习惯,以便更加流利地朗读课文。

3.录音比较,利于情感提升

有感情地朗读作为低年级朗读的重要要求可见一斑。实际教学中,“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范读需担起重要的角色。但有时老师优美的范读指导下,学生实际朗读仍然没有好的效果。此时,我会将学生的朗读进行录音,再将自己的范读进行录音,让学生听录音进行比较。

如在指导朗读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9 课《明天要远足》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出示第一小节,学生齐读,教师录音。

师:老师刚刚给小朋友的朗读录了音,想听你们自己的朗读吗?(播放录音)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份老师读的录音,请小朋友仔细听一听,和你们自己读的有什么不一样?(播放录音)

生:老师的“唉”读得长了一点。

师:你们听得真仔细!再请你火眼金睛观察一下,想一想老师为什么这个“唉”读得长一点呢?

生:老师,这个“唉”后面有一条横线。

师:是的,这条横线叫做“破折号”,在这里能表示课文里小朋友激动得睡不着的心情呢。谁也来读一读,读出课文小朋友的心情呢?

生读。

师:看来,我们朗读时,不光要把句子读正确、流利,要读出课文的感情,还要关注文中的标点呢。

通过录音比较,学生在声音重现后,会对自己的朗读有更清晰的认识,对于文本中重点词句、标点等的表情达意有更深的体会后,再进行朗读指导会事半功倍。

“有心机”的范读不仅能激发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倾听习惯,还能助力低年级学生的语感形成。通过比较范读,让学生在朗读中不添字不漏字,准确地把握文本的节奏,体会标点等的用法,从而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样的范读会成为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给学生以享受、熏陶,乃至艺术的感染……

猜你喜欢

范读朗读课文录音
小学语文课堂范读时机的把握及策略分析
Funny Phonics
funny phonics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Listen and Choose
《青铜葵花》选段
Listen and Color
《水滴的旅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简析
调节课堂气氛策略探讨
漫谈范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回归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