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重组,建构趣味性田径课堂
2019-11-26周银霞
☉周银霞
《体育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构筑宽松、和谐、平等、充满活力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在达到训练目标的过程中挖掘自己的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地表现自我。和传统体育教学相比,在课程改革后,体育训练项目的设定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进行设计,促使学生展开自主学习。为了能让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体育训练中,我在教学中采用开发重组的方式,对田径教学进行改良设计,力求建构符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田径训练项目,让学生感受到田径训练的趣味性,进而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训练中。
一、筛选,科学合并
在展开训练项目的重构之前,我首先对过去田径教材中的各种内容进行重新筛选,在考虑到学生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的基础上选择进行科学合并,设计出一系列不仅具有安全性,而且还具有趣味性,便于操作的训练项目,并且将一些超过学生体能的复杂动作剔除出去,这样就能更好地展开田径教学,提高学生的训练项目。
在设定投掷类的训练项目时,我考虑到小学生的体能素质还比较弱,如果直接使用铅球、铁饼等标准化的器具,很容易造成危险。于是我就让学生使用垒球展开投掷训练。由于学校的操场面积比较小,如果让学生分成两组进行相对投掷的话,还是容易砸到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危险,于是我在教学中就组织学生展开对墙投掷的活动。我在墙面上放置卡通目标,增加趣味性,其目标的位置就是最佳的投掷角度。学生可以对着目标投掷,看看谁能投中目标。这样开发重组后不仅能增加学生的参与兴趣,还能让学生的训练量在不知不觉中增加。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非标准性和非技术性的田径器材。因为小学生的身体还在发育,如果使用标准性的竞技体育器材,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过大。如对于投掷类来说,如果让学生投掷铁饼、铅球,则投掷的难度较大,在教学中可以删除掉,改成使用小沙包、垒球、小型的实心球等展开教学。在经过这样的筛选后,教学器材和教学项目的设定更适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分类,合理改进
在经过筛选之后,我将田径项目合并为跑步类、跳跃类、投掷类等活动项目,又将其分成若干小类,如跑步可以分成长跑和短跑,跳跃可以分为跳高和跳远等。然后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情展开教学。我在教学中尝试将游戏教学融入到了田径教学中,根据跑步类、跳跃类、投掷类这三种训练大类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游戏项目,融合进去,这样就能让田径课堂变得更具有趣味性。
在分类后,我发现学生普遍比较害怕参与跑步类的项目,因为学生认为跑步类的项目比较枯燥乏味。于是我就尝试对此类项目进行改进,尝试将游戏合理地融入进去。例如,我尝试将“贴大饼”这个游戏和短跑训练融合在一起,学生可以尝试展开追逐,这对于学生短时间内速度的提升和反应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在经过这样的游戏后,再让学生参与到短跑训练后,可以看到学生的起跑速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除此以外,我还将“探宝”游戏和长跑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每跑一段距离后就能收获一个“宝物”,这样也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兴趣。
在合理分类,并加入游戏成分后,小学田径训练项目就得到了很好的改进。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会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训练中。这正好能符合《体育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能促使学生向自我挑战,促使学生有一定的冒险精神。
三、拓展,适应生活
《体育课程标准》提出在体育教学中要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运动经验,并进行动作组合,参与到创新的练习方法中。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参与体育训练的机会较少,很少有可以使用的运动经验。此时我讨论学生尝试从生活中汲取营养,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享受体育的快乐,进而促使学生感受体育的趣味性。
我号召学生将跑步锻炼和帮助妈妈做家务结合在一起。如在帮助家长倒垃圾的时候,可以计算一下走路倒垃圾需要的时间,然后改成快走倒垃圾,跑步倒垃圾,看看自己是否能挑战自我,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此外,我还组织学生展开自主思考,看看田径训练对于生活有什么帮助,如何在生活中合理运用田径项目。如有学生提议可以将日常玩的小游戏“跳房子”和跳远结合在一起,将“房子”画得更大一些,这样就需要跳得更远。在结合生活的拓展活动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自主参与到了体育训练中。
展开生活化拓展后,学生认识到参与体育活动对于自己的健康生活会带来很大的帮助。这样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体会到体育锻炼的兴趣。
在小学体育田径教学中,如果能适当地展开筛选、分类和拓展,则能让田径训练的项目变得更加适合小学生,能让小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训练中。这样就能更好地构筑符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趣味性田径课程,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