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职业中学艺术设计专业美术史课的教学方法探索
——以“新印象主义绘画” 相关章节教学为例
2019-11-26董颖伯
董颖伯
(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职业教育中心 山西 清徐 030400)
众所周知,我国多所职业中学的艺术设计专业已开办多年,但是许多亟待就业的职中学生直到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刻,除了“会拼接素材”脑袋里仍空空如也,在很大程度上与师生不重视美术史等专业理论课关系很大。即便校方已将美术史列为必修课试图让学生去拓展思维,而连篇累牍的文字又早已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无所适从了。从教多年,笔者认为这些理论课必须开设,但原有“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必须改变。
1.美术史参照欣赏课来讲
1.1 教学步骤与思路。
①在备课阶段就要把课本该章节所有段落读透,从其中选出最为“精要”的部分并对其进行提炼、概括和再加工,使之成为对学生来说最通俗易懂的表述。新印象主义当中“最为骨干”的知识点就是一个概念和修拉、西涅克两个画家。
②影像资料。精选出与知识点相对应的针对性最强的图片或是影片。视觉器官可以使我们从外部环境获取超过90%信息,影像资料让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非常直观和简单,而从大段的文字获取信息只能靠抽象思维去完成,只会引起学生的抵触厌学情绪。将修拉、西涅克各自最具代表性的画作分别选择一到两幅。
③上课时,先将准备好的知识点和影像资料以PPT或文档的形式放映在电子白板的大屏幕上。与学生观看知识点的同时,教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穿插讲解课本相关内容,如时代背景,修拉、西涅克各自的生平,两人的关系等。
④知识点的讲解可以与在座学生的境遇相结合,以期对学生形成某种激励的作用。
⑤几日后下次上课,用5-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再次观看本课的这些知识点,以期达到复习的目的。让学生翻开课本,对本章节做适当的勾划和笔记,并对与知识点联系较为紧密的内容做适当的延展性阅读。
1.2 知识点及其表述。
第一,概念:十九世纪中后期,在早期印象主义着力追求光、色表现的基础之上,以修拉和西涅克为主要代表的探索者们又进一步将布朗、谢弗勒等一些科学家和艺术理论家的著作当中所包含的“物像与色彩的关系……”和“有关色彩混合的新提法……”踊跃付诸于绘画实践,被后世称作“新印象主义①”。(课后与学生交流,学生记住了该画派的名称,部分学生对所提及的《绘画色彩学》等书籍表达了进一步了解的愿望。)
第二,修拉(1859-1891),他只活了31岁,十几岁就接受了学院正规训练,还曾是安格尔的得意门生勒曼的学生,所以在修拉定位于新印象主义之前“古典主义”就是他创作油画的主要方法和根基。当修拉接触到了“新的色彩理论”之后,强调物像的结构,将物像形体尽可能地几何化,色彩的表现也尽可能贴近“科学化理论”,修拉短暂的一生极力追求着这些目标。如果说《安涅尔浴场》是修拉对于“新的色彩理论”的最初尝试,那么《大碗岛上星期日的下午》(1884-1886)就是其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且最受推崇的巅峰之作,其它作品如《欧兰菲林的运河》、《女模特儿》、《马戏》等也都运用了相同的表现方法,或者说修拉用这种表现方法将人物与风景都描绘得同样出色。(大部分学生在欣赏完修拉的几幅代表作之后,觉得意犹未尽,还要求观看更多作品)
第三,在1891年修拉去世之后,西涅克创作了《和谐时光》(1893-1895),尺寸比《大碗岛上星期日的下午》还要大,西涅克在1895年展出《和谐时光》时还要求悬挂在几年前《大碗岛上星期日的下午》相同的地方。《和谐时光》的背景是开阔的港口,就像是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阳光和煦恬静,打铁球的,相拥的爱侣,摘果子的,摘花的,读书的,耕种的农夫,还有画家在写生(也许就是西涅克自己)。这次展出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反而被认为有“野心”,其实西涅克是想证明在修拉去世之后自己有能力接过修拉的大旗重振“新印象主义”的辉煌。同时,修拉科班出身是新印象主义的创始人,西涅克靠自学成才,二人虽亦师亦友,但西涅克仍想证明他可以和修拉做的一样好。
2.美术史参照技法课来讲
2.1 教学步骤与思路。
①艺术设计专业与纯绘画专业不同,他们的素描训练以创意素描和设计素描为主,色彩训练以色彩构成和装饰画为主,与美术史的实例相结合时应该突出其造型与色彩的“装饰性”特点。选择《和谐时光》与《大碗岛上星期日的下午》这样的装饰画来讲解与该专业的训练特点和学生兴趣是很吻合的。
②构图。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所要面对的大部分工作就是平面设计,都是在二维空间内的物像表现,将众多的人或物合理有序地安排在画面之上是个大学问,也就是中国古代所谓“经营位置”,大师的构图方式可以给学生们不小的启示。假如给我们一张纸并要求在上面安排十几个人物以构成一个场景,我们不免会手足无措,为什么大师可以将他们安排得井然有序?这是需要学生重点观察和领会的。《大碗岛上星期日的下午》根据黄金分割安排中心人物,全部的人物按照近大远小被严格地安排在平行透视的垂直和水平线上,所以,整个画面显得严整而有序。
③讲解“色彩分割”的原理,圆点状的笔触如何并置,如何控制疏密,前后关系的形成等等。《和谐时光》与《大碗岛上星期日的下午》两幅作品必须高分辨率,方便在电子白板播放时放大观察画面各部分细节。
④教师在引导学生观看作品时,同时将课本的文字内容作为讲解融入课堂,包括时代背景,概念叙述,画家大致生平,艺术成就等等。
⑤选择两节连排课,第一节引导学生对《和谐时光》与《大碗岛上星期日的下午》的影像资料进行细致观察,包括构图、笔触等,同时听教师如何讲述课本相关文字内容。第二节,要求学生在完成手绘装饰画作业时体现与两幅作品相似的构图和圆点状的笔触,也可临摹其中一张,画幅4K或8K。
2.2 知识点及其表述。
第一,两幅画从画面中心人物到周边人物都被有序地安排在了几何形的边缘线上,表现物像之间的关系就变得非常有序,整体画面的构图也很稳定。两幅画上的每一个人物的基本型都是一个锐角或钝角三角形,几乎每个人物均被描绘成接近“剪影”的侧脸状态,尽可能忽略一切细节以突出外形和基本的形体结构,保留基本的性别特征,全都面无表情,显得呆滞僵化。《大碗岛上星期日的下午》将中心人物作为“灭点”并向周围人物作连线,各个人物都像是垂直于地面的“小短线”并且很多人物之间的位置关系都是三角形。(手绘作业当中,很多学生首先定点连线,使画面形成“框架”之后再安排人或物,虽略显笨拙但构图意识大为增强)
第二,两幅作品当中的笔触均是“细小的圆点”,圆点与圆点紧密地排列在一起,当圆点足够多地排列形成“面”的效果之后,在形成“面”上继续用不同的色彩进行小圆点的排列和叠加。底层的小圆点颜色较深排列紧密,叠加第二层颜色稍亮些圆点之间距离也稀疏些,叠加第三层颜色较之第二层又亮些圆点之间距离更稀疏些……如此,无数的小圆点在画面之上有了前后层次和纵深感,而左右上下又有几何形的框架“作围墙”,这些小圆点笔触有了完整的空间。
第三,依据“色彩分割理论”,假如要使得观者看到一块桔色,可以将一块大红色和一块亮黄色不经调和地并置在一起,观者在一定距离外同时看到两块颜色时人眼当中就会产生调和形成桔色,并且相较于传统的调色方法颜色鲜艳而亮度不减。近距离观察两幅作品,就像是被尽可能放大的“点阵图”,画面上满是像素块,只有远距离观看整幅作品时,才能获得整体的画面感受和完整的意境。(有个别学生在随即的手绘作业当中,小圆点笔触已经像模像样了)
3.美术史教学方法的制定和选择
经过对“新印象主义”相关章节教学方法的尝试,笔者对美术史教学方法的制定和选择有了新的启发:
第一,美术史教学不能“读课文”。有的教师上课时指定某一列学生以每人朗读一段的方式完成美术史某一章节的学习,笔者认为这是一种最为失败的教学方法。这样的一课既不能使学生记住并理解该章节的内容,甚至连学生自己预习的效果都达不到。
第二,对于美术史的教材内容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重点,对内容进行精简概括,对于一些生涩难懂或次要内容应暂缓涉及或者干脆剔除。
第三,职业中学阶段的学生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接受能力较差,应尽可能选择直观易懂和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去制定教学方法。与学生沟通中笔者了解到,无论哪个科目的学习,艺术设计专业绝大部分学生只愿看图片不愿看文字,出现大段文字和抽象概念的教学环节是要尽力避免的。以《和谐时光》和《大碗岛上星期日的下午》的影像资料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学内容。
第四,同样是“新印象主义”的相关章节,在不同的班级给不同的学生讲课往往也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第一个班的学生动手能力相对较差,更愿意多听老师去讲,笔者准备了相对较多的图片资料,参照欣赏课,并且有意识地拉长了课堂提问和讨论等互动环节,课后学生反馈和课堂效果是比较好的。但是第二个班的学生整体理解能力较强,往往在教师讲授环节就能主动提出很有价值的问题,而且他们更喜欢通过假设将大师们的一些做法自觉不自觉地“投射”到自己的习作当中去,于是笔者在课堂有意识地拉长了演示分析环节并增加了学生动手实践的环节,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第五,而在美术史的其他章节,不同于“新印象主义”相关章节的教学方法,笔者只采用了讲授法和演示法。如讲到文艺复兴大师达·芬奇时,笔者在简单介绍了时代背景后,讲述了关于名画《蒙娜丽莎》失而复得的故事和上面的标记。接着,笔者播放了一段关于达·芬奇笔记的纪录片,其中有三十三连发的机关枪、直升机的草图和自行车的原型等等,同时融入课本文字内容讲解,不仅使学生战胜了瞌睡虫和手机的吸引力,而且下课后部分学生仍在向笔者提问。
所以,要想上好美术史课,教学方法的选择很重要,要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章节制定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注:
①请参见: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外国美术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228页、第2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