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教学如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2019-11-26杨彩明

读与写 2019年3期
关键词:主体阅读教学语文

杨彩明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仙夹中心小学 福建 永春 362600)

实施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让学生主动发展。阅读教学就是在尊重学生主体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进行读书体验的一种教学活动,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但阅读教学历来就是中小学语文教学整体中的重点、难点、弱点,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十分必要的。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呢?

1.尊重个性,突出主体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阅读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从不同角度分析思考问题,对学生的“不同见解”应不断地加以正确评价,使他们的主体地位充分得到加强。每位教师应明确主体性教育的目的,更新教育教学的观念,充分认识到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在阅读教学中创设主动阅读的情境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习惯和能力。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我充当的只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活动的促进者。我充分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是我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而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他们,让他们放飞想象,积极思考,使他们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2.探究教学,结构优化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思想教育、思维训练的主阵地。阅读教学的过程最能综合体现学生的语文素质。叶圣陶先生认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重要的是通过这个例子让学生悟方法,孕能力使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的老师阅读教学忽视了语言文字的训练,教师只是在理解课文内容上做文章,学生学得被动,课堂上学生质疑问难机会少,信息反馈仅限于一问一答,压抑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首先要调整教学结构,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能力为目标的课堂教学原则,努力寻求符合学生心理、生理规律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备课时,教师必须想到设计怎样的教学模式才能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不回避问题,随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加强提问的启发性,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和组织语言的时间,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敢于质疑问难,及时反馈。努力减少不必要的教学环节。设计出适合学生自己学习,又符合课文特点的课堂教学结构。

3.发挥主体,策略方法

要把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落实在阅读课堂上,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还应讲究科学的、具有实效的教学策略。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否发挥,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学”出发,为学生不断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

3.1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乐于学习。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这个亲就意味着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的首要条件。但是,有些教师平时对得学生过严厉,上课总板着脸孔对学生说话,表面上学生很听话,守纪律,但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被压抑了,不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首先要善于控制自已的情绪,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让每位学生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课堂上教师要以亲切和谐,充满激励的话语进行教学。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教师的期待感。要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学要民主,特别对后进生更应多给他们提供发言的机会,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使后进生消除心理障碍,大胆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教师还应常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想他们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哪种教学方法更让学生所欢迎和按受,努力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营造最佳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最佳的精神状态,从而使学生以最佳的主体精神参与学习活动。

3.2 摆正教与学的关系,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互动关系。没有学生主动学,教师的导也就无从谈起。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只有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课堂教学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才能真正得到体现。

阅读教学当然是以教材为主,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走向教材,理解教材,而不应该照本宜科,那种无论教师如何卖力,学生总是处在被动的地位。教师在阅读课着力点敢在启导、点拨学生,通过读、讨论等方法,把学生组织到自主学习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独立寻求掌握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由不懂到懂,由学会到会学的过程,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3.3 因材施教,面向全体。我们应该承认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智能、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等方面的差异。但他们的素质高低最主要是在后天的社会环境和教育训练中形成的。因此,教师要正视这一现象,尊重学生兴趣、爱好,允许他们个性主动发展,做到因材施教,要发展每个学生的潜能,特别对差生要更加偏爱。阅读课上多给他们提供发言的机会,练习适当放低要求,多用鼓励性语言,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勇气,使后进生与其他同学一道参与学习活动。课堂上要根据学生不同程度设计,从浅到深的、有思维度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训练的机会。

总之,在阅读学生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学,放在调动学生如何学会上,培养跨世纪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

猜你喜欢

主体阅读教学语文
论碳审计主体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何谓“主体间性”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