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演讲口才与语言表达之我见
2019-11-26尹亮
尹 亮
(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独店中心小学 甘肃 灵台 744400)
小学生的词汇量相对匮乏,常无法完整的表述脑中所想,因此在这个时期,必须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果不加以引导,并给予学生锻炼的机会,则不利于学生语言整合及表述能力的提升,进而影响个人日后的谈吐。因此要求教师除教学教材内容外,还应重点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并通过演讲的方式为学生积累公众发言的经验,同时也可锻炼学生的胆量。
1.语言表达
第一是积累素材,语言表达的前提是有话可说且能将心中所想准确表达出来,这就需要以词汇量的积累作为基础。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时应帮助学生掌握更多词汇,了解词汇含义及如何应用,在此种基础上让学生描述人或景物,促使学生从词汇的积累转变为应用,完成一个完整故事的表达。除教材外,生活中也蕴藏着许多知识,例如过年时家中所贴的对联,人们日常所说的谚语及歇后语等,这些都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因此教师可为学生布置课后任务,并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就自己所见进行表达。第二是兴趣激发。兴趣的力量远胜于说教,其无疑是最好的教学手段,可实现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因此可将此种策略应用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中。具体到教学中则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特点运用自身的教学智慧。例如学生在教师提问后多低头不语,举手的学生过少或发言时逻辑不清,语言组织混乱。对此,教师就可开展“三分钟故事会”、“笑话大会”等类型的活动。故事没有限制,学生可描述日常所见,与父母、同学相处的趣事、电视中和书中看到的感兴趣的内容等。教师可对学生的演讲进行评比,并给予排名优先的学生以奖励,奖品选择课外读物或笔记本最为合适。这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能促使学生将生活所见转化为语言表达,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逻辑梳理及口语表达能力。此外,学生也可学习其他同学演讲中的优点,从而不断弥补自身的不足。第三是消除疑虑。许多学生有话可讲且对口头表达兴趣浓厚,但过分看重结果,害怕当众出丑,因此教师应多亲近学生,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置身于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使学生在心理层面感到放松,并且教师对学生应当以鼓励为主,强调自身并不在意问题回答正确与否,而在于参与度,从而提高学生自信心。第四是方法指导。敢说与会说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因为会说话不仅体现在个人勇气及语言表达能力上,还涉及个人对社会及环境的认知,从而在合适的时间与地点发表最合时宜的话语,对此教师可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社会经验,促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深度上得以提升。
2.演讲口才
演讲口才相比基本的语言表达要求更高,因此以上所提出的几种方法可作为学生演讲能力提升的基础方法,除此之外,还应采取以下几种策略。第一,演讲不是一种技能,而是个人积累的呈现,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及鉴赏文学作品,并在班级中开展作品评价活动,学生自由发表自身所想、所感,从想、看、说等多个方面提升学生能力。第二,演讲不仅是口头表达,更需要在演讲中明示自己的思路,吸引听众的注意,给予听众一定的启发。与此同时,还需伴随情感,因此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应要求学生完整描述课文内容和自身对课文的评价,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联想。情感的练习则可通过绘声绘色地阅读课文内容来实现,将学生放在文中人物的境地,按照人物语气、情感、性格进行表达,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第三,比赛具有挖掘人的潜质的作用,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参与欲、竞争欲,是学生演讲能力快速提升的一个有效方式,因此学校可举办演讲比赛活动,并为学生留有充分的准备时间。要求学生演讲时融入个人真情实感,展现积极面貌,这对学生情感的表露及个性的形成都具有一定的作用。第四,演讲与朗诵有一定的差别,而许多学生很容易将演讲变为朗诵,这点教师应帮助学生进行深刻认识,使学生明白朗诵偏表演性且追求意境。而演讲则应尽量语言朴实、偏向生活化,需要陈述真实内容,使听众感觉简洁、吸引人。因此在平时的演讲口才训练时应着重于事实、道理及情感,并实现三者的融合,在更深层面提高学生的演讲口才。第五,演讲是将脑中所想转换为文字,又将文字转化为语言的过程,因此写作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初期可引导学生仿写,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后学生可自主创作。最终在演讲前整理出系统化的写作内容,然后对内容加以理解,用更自然的方式转换为口头表达。
3.结语
总而言之,口才并非一种表面化的技能,其需要以思想和丰富的词汇作为基础,并实现两者的整合,然后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因此日常表达及演讲能力的提升都需要从阅读、写作及口才训练等多个方面入手,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促使学生逐渐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