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高校体育教学混合学习方式
2019-11-26唐定裕
唐定裕
前言
当前,“互联网+”日益渗透了教育领域,对高校体育教学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一方面,“互联网+”为高校体育教学的良好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资源优势,另一方面,“互联网+”迫切要求高校体育对传统滞后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混合学习方式,由互联网衍生,其教学理念和方式实现了对时代和学习者的有效契合,具有显著的教学应用优势。因此,有必要加强高校体育教学对混合学习方式的应用。
1 混合学习概述
混合学习在教学领域中得到了日渐广泛的应用,通过对教学环境、教学媒体以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混合,能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传统的混合教学,其实质仍是对传统教学进行改善,未能真正实现“混合学习”。在“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学习才真正得到有效发展和广泛应用。在“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学习是指有效结合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方式以及在线学习。但是,混合学习并不是面对面教学与在线学习的简单相加,而是充分发挥并有效结合传统教学与在线学习的优势,强化教师对学生的科学引导和有效启发,并对教学过程进行实时监控,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进而有效改善教学效果,增强学习效益[1]。
2 基于“互联网+”的高校体育教学混合学习方式设计
2.1 “任务驱动型”在线学习
在混合学习方式中,开展在线学习,其本质是教师对相关学习任务进行指导,并通过任务形式实现教学指导[2]。借助任务驱动,有效保障在线学习的正常良好运行。深入考察在线学习的具体特点,采取如下设计。
2.1.1 对学习任务进行设计
学习任务是在线学习的关键引发点。开展在线学习,首先要对学习任务进行考虑,一是要考虑学习内容,二是要考虑学习目标。
学习内容具体体现了学习任务,在设计过程中,要紧扣教学各项要求,确保学习任务能实现对教学知识的有效承载,还要对学习者的各项特征进行考虑,确保学习任务设计满足高校学生的学习需求,且适应高校学生的实际能力状况。另外,还要对在线学习与知识层次二者的关系进行考虑,若教学知识过于简单,则开展在线学习缺乏意义;若教学知识过于繁难,则开展在线学习难以发挥效用。因此,基于上述考量,要对在线学习内容进行合理选取,尽量选取难度适中,并契合高校学生学习需求的在线学习内容。同时,可设置难度各不相同的教学内容,供学习层次和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进行自主选择[3]。
学习目标要针对学习任务设置各项具体要求,要通过明确学习目标,有效保障在线学习的顺利开展。通常,可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将学习目标划分为多个层次,将学习目标合理细化,有效驱动学生对在线学习进行积极参与。
2.1.2 对学习资源进行设计
在线学习的显著优势,是能有效借助网络资源开展学习。为实现对网络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要对网络资源进行转化,实现对学习资源的科学设计。借助网络资源对学习资源进行设计,通常包括如下三个步骤,即获取网络资源、筛选网络资源以及优化整合网络资源。在过去,由于缺乏丰富的线上学习资源,严重阻碍了在线学习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在“互联网+”背景下,体育教学相关的网络资源层出不穷,尤其是慕课的发展,拓宽了网络资源的获取渠道,且增强了网络资源获取的便捷性。借助慕课以及相关视频网站,可直接从开放的网络资源中对所需教学资源进行获取[4]。
2.1.3 对学习平台进行设计
学习平台,是在线学习的中枢,能实现对师生和学习资源的有效连接。教师需借助学习平台向学生发布各项教学信息,学生对教学信息的接收也有赖于对教学平台的使用。学习平台能有效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有效增强在线学习的有效性。开展在线学习,要注重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避免学生怠惰,防止学生在在线学习过程中由于孤独或挫败而中断学习。教师要借助学习平台,通过在线交流,实时对学生进行答疑解惑,适时了解并有效监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增强在线学习的即时性和有效性[5]。
2.2 “问题解决型”面对面教学
在高校体育教学混合学习中,对在线学习进行引入,推动面对面教学发生性质变化,即从原来“知识传授”的性质转化为“问题解决”的性质。先通过在线学习,对学习内容进行有效转化,使之成为具体问题,在此基础上,开展教学,对具体问题进行解决[6]。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学习问题蕴含的教学知识,并增强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问题解决”并不会自动发生。要实现“问题解决”,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问题解决”主要包括两大步骤:一是发现问题,二是解决问题。通常,可将高校体育教学混合学习课堂设计为四个环节,即检验环节、释疑环节、练习环节以及展示环节。
2.2.1 检验环节
该环节,主要是发现问题。通常,教师要求学生在课下开展先期学习,并对学生参与在线学习的具体成果进行检验,深入了解和全面掌握学生自主学习的实际情况,并据此发现学生在线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体育教学,要注重增强学生的运动技能,这就要求学生强化身体感知。学生在参与高校体育教学混合学习初期,难以清晰有效地形成动作感知,且难以正确发现自身存在的各类问题。因此,高校体育教学,主要通过教师对学生作出的演示动作进行观察诊断,来发现问题。混合学习方式下的检验,呈现出明显的强制性,并能实现对全体学生的有效覆盖,能有效避免问题遗漏,还能有效使问题区域集中,便于对问题进行分类指导和有效解决。根据内容不同,可采用多样化的检验方式,包括个体检验、集体检验以及小组检验等。
2.2.2 释疑环节
在该环节,主要对问题进行分析。释疑,基于对问题的合理归类,并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问题性质进行准确阐明。释疑,是为了实现对问题实质的深刻理解,并发现问题背后隐藏的相关知识原理。在传统的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中,通常忽视释疑环节,片面注重知识教授,缺乏对相关问题的详细解释,仅能形成浅显的直观感受,难以形成深刻的理解,导致学生只能机械模仿或者盲目操作。
2.2.3 练习环节
高校体育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深刻理解各项动作,还要能准确完成动作。这就要求强化学生对体育动作的练习。在传统的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对体育动作的练习大多局限于对教学示范进行机械模仿,难以取得良好的动作练习效果。在高校体育教学混合学习方式下,学生的体育动作练习基于学生对自身存在问题的深刻理解,并获取了相应的问题解决方案,能实现对体育动作练习的有效改进。学生在练习体育动作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新的动作错误。因此,练习还能有助于学生发现并解决新问题。对此,可采取如下处理方式:一,教师通过即时指导,有效增强学生体育动作练习的连续性;二,重返释疑环节,对问题进行再次探究。
3 结语
综上所述,混合学习方式,由互联网衍生,其教学理念和方式实现了时代和学习者的有效契合,具有显著的教学应用优势。基于“互联网+”的高校体育教学混合学习方式设计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任务驱动型”在线学习,该学习方式设计主要是对学习任务、学习资源以及学习平台进行设计;另一类是“问题解决型”面对面教学,主要包括检验、释疑、练习、展示四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