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2019-11-26彭细英

名师在线 2019年29期
关键词:文化背景词汇意识

彭细英

(广东省东莞市洪梅中学,广东东莞 523160)

引 言

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英语兴趣、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一直落后于全市的整体水平,尤其是英语口语水平一直不高,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能力是笔者的研究重点。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不仅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需求,更是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与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文化意识培养的现状

受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并没有被完全打破,绝大部分教师仍然十分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在课堂上花了大量时间详细讲解语法规则、解释词义,导致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缺乏了解。加之英语教师平时教学任务重,工作烦琐,忽视了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一旦涉及跨文化交际能力时,就会感到自己掌握的文化知识不够全面[1]。进入初中,因所学科目增加、初中英语教材词汇的增多和语法难度的提高,学生每天疲于对语法知识的学习和对词汇的记忆,忽视了对文化差别的学习,不利于文化意识的形成。

二、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一)培养文化意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需要培养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人才。因此,文化意识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培养文化意识是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

英语是一门全球性语言,这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与之相应的文化素养和交际能力。为此,《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英语课程目标应该包括文化意识、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这是我国首次把文化意识列入课程标准。这标志着我国初中英语教学目标由单一注重工具性向人文性与工具性并重的转变,也表明了文化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初中英语教学大纲》也同样提出,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的文化,传播中华优秀文化。2016年10月,中国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发布,其中“文化品格”成为英语学科素养之一[2]。

(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灵魂

语言和文化不可分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语言学家弗赖斯强调了文化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他说:“讲授有关文化和生活情况是语言学习的各个阶段不可缺少的部分。”语言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最终也要归于生活中去。因此,笔者认为学好一门语言,就要创造语言的生活环境,让学生去了解、模仿,进而掌握在这个生活环境中应使用的语言,从而使学生用好这个工具,表达自我、与人沟通,深入了解这门语言的文化,进一步掌握这门语言。

三、文化意识培养的途径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而且要渗透与英语有关的文化内容,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在词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如果不了解其文化背景,就会闹出笑话。例如,谚语“It is raining cats and dogs”,译为“天正下着倾盆大雨”。因为雷雨交加的声音听起来像猫和狗在打架的声音,学生如果不了解它的文化背景,则会直译为:“天空正下着猫和狗”。所以教师必须进行异国文化的渗透,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在教材中,学生学了很多有关动物的词汇,如dog, bat, owl等。在英语中,狗是“Man's best friend”(人之良友 );“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而在中文里,狗会被用在一些脏话里,如“狗东西”“狗改不了吃屎”等。在英语中 “as blind as a bat”可译为“有眼无珠”,而对中国人来说,蝙蝠是吉祥、健康、幸福的象征。在英语中 “as wise as an owl”译为像猫头鹰一样聪明,他们把猫头鹰当作智慧的象征,而中国人则视猫头鹰为不祥的象征。因此,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必须结合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引导学生了解、比较词汇在不同文化中的含义。

(二)在语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英语和汉语在语法上存在比较显著的差异,尤其是句子结构。比如,在讲时间和地点时,中国人习惯从大时间、大地点到小时间、小地点;英文中的表达则与中文相反。例如,常见的句子“我就读于第一中学,七年级,六班”,很多学生都会按照中文的顺序表达:“I study in No.1 Middle School, Grade 7, Class 6.”而英语对地点的表达应该是从小到大“I study in Class 6, Grade 7, No.1 Middle School.”再如,“现在加拿大在下雪”,学生依然按照中文顺序表达:“Canada is snowing/snowy now.”而在英语中指示代词“it”可以指代时间、距离、天气等,所以正确的表达为“It is snowing/snowy in Canada now.”

(三)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在初中英语教材中,很多文章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应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充分挖掘文章中的文化内涵。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语言知识,了解西方的文化习俗、风土人情等。例如,在人教版新目标九年级Unit 2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中,有三篇文章是关于中秋节、万圣节以及圣诞节的。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不仅需要学习本单元的重点语法知识宾语从句及感叹句的用法,而且需要了解这三个节日的习俗及由来。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查阅相关信息,切实了解这三个节日的传统习俗及由来。之后,教师可以让各小组在班级中分享、汇报成果,互相补充。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既体会了小组合作的快乐,学习到了相关文化知识,同时在实践中了解了宾语从句和感叹句的用法。教师还可以在本单元设计一篇话题作文——“春节”,让学生学会用英语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真正做到在用中学,学中用。

(四)在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1)观看英文电影。不少英文电影内容生动、真实,涉及很多文化背景知识,是学生获取文化知识的重要手段。例如,美剧Good luck,Charlie每集独立,时间不长且轻松幽默,其中融入了很多文化背景知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每周观看一集,之后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配音、写观后感等。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记电影台词的方式积累词汇,扩大他们的词汇量。长此以往,学生听、说、写的技能一定会有显著的提高。

(2)组织英语活动。初中生喜欢玩,他们模仿能力强,教师可以利用重要的节日开展实践活动,如学唱英文歌、制作主题文化手抄报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熟悉相关的背景知识。例如,在圣诞节,英语教师组织自己班级学生参加全校圣诞歌曲大比拼。学校还制订了奖励制度,师生们热情高涨,纷纷为比赛出谋划策,参与者既感受到节日的快乐,同时也体验了异国的节日氛围。

(3)拓展课外阅读,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简易的外国文学读本、报刊,如《21世纪中学生英语报》《中学生英语辅导报》《英语周报》等辅助性课外阅读可以帮助学生获取更多文化信息,让学生体会英美文化与汉语文化的差异。

结 语

总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应认识到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改变传统的以语法为主的教学模式,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渗透文化意识的培养,让学生正确运用英语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探索培养初中生文化意识的教学策略,固化有益的教学方式并坚持不懈地改进,可以使教师教有所得,让学生学有所获。

猜你喜欢

文化背景词汇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数学文化背景下的计数原理试题赏析
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冰雪体育发展的新出路研究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