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乐田径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11-26王兵柯

少年体育训练 2019年10期
关键词:田径体育教师设置

王兵柯

(平顶山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当前是一个教育创新的时代,体育教学发展要与时俱进。体育教师要认识到体育教学是为了培养出更多具有良好体育综合能力和素质的人才,通过开展多元化的田径教学活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田径教学中融入快乐思想观念,有利于营造出和谐愉悦的体育学习氛围,释放学生的心理压力,促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田径运动学习中,形成终身体育学习意识,在快乐学习氛围中健康成长,充分体验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

1 快乐田径教学的基本原则

1.1 目的性原则

在田径实践教学中,体育教师首先要正确认识到田径教学活动的开展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体育能力,促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跑、跳以及投等田径运动能力和运动方法。体育教师在开展田径运动前,必须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全面了解学生的体育学习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目标,带着科学教学目的进行学生的田径训练教学。在快乐田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高度关注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田径的正确认知水平,培养学生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品格。

1.2 身体发展原则

在快乐田径教学中,体育教师要考虑学生的身体发展原则,既不能一味地关注教学活动内容的趣味性设计,也不能只是注重提高学生田径学习的各方面能力,而要将实践课堂教学与趣味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创建快乐教学环境的同时,提高学生田径运动的综合学习能力和素养。体育教师在快乐田径教学过程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体发展规律,科学合理地设计田径教学活动,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得到有效锻炼提升,同时最大化满足不同年龄阶段下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学习需求。

1.3 巩固提纲原则

在快乐田径实践教学中,体育教师还需严格遵循巩固提纲原则,强化学生在田径学习过程的巩固学习,对田径教学周期最好设置成每周1次。体育教师在进行讲解传授体育田径知识前,要适当抽出教学时间对前面学习知识进行巩固,这样有利于加深对田径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运用各项田径知识和动作技巧。

2 快乐田径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快乐学习法运用不得当

体育教师运用快乐学习法是为了有效提高课堂实践教学质量和效率,确保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下掌握运用各项体育知识和方法。然而,实际情况是体育教师在运用快乐教学法进行田径教学时,过于注重教学快乐有趣部分,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实践教学方式和内容的优化改善。在快乐田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味追求课堂的快乐趣味性,将“学”与“乐”本末倒置,未能够科学有效地处理好两者之间的比重关系,导致快乐田径教学效果不佳,难以达到让学生更加高效学习的目标。

2.2 教学内容与方式过于单一

在体育田径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学内容与方式单一落后的问题,体育教师自身缺乏一定的实践创新意识,受传统体育教学观念的影响仍然沿用传统田径教学内容和方式。在田径教学内容设置上,教师所采用的教材内容缺乏娱乐趣味性和新颖性,无法充分激发学生对田径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不能促进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例如,在田径跑步运动中,教学内容往往只是简单的折返跑、绕圈跑等,这种枯燥乏味的田径教学内容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抵触厌倦的心理。与此同时,体育教师在田径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教学方式为讲解示范,教师以自己为课堂主体位置,让学生模范自身的动作行为进行田径训练,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来说毫无快乐体验感,也不利于发挥出学生在田径学习过程中创新实践能力,不能促进学生体育学习的全面发展。

2.3 教学目标设置不够合理

在对学生快乐田径教学中,体育教师教学目标设置存在着不够合理的问题。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体育教师在教学目标设置上更多的是为了应付中考体育测试项目,强化锻炼学生某个方面的运动能力。例如,中考体育田径所要测试的跑步、跳远等,教师在体育田径教学目标设计上缺乏长远性发展,往往只关注到学生在短时间内能否达到考试标准要求,确保学生在田径运动强化训练下获得更好的考试分数。这样的田径教学目标设置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也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更不能促使学生树立起终身体育锻炼理念。

3 快乐田径教学的优化改进措施

3.1 科学运用快乐教学法

在田径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快乐教学法的价值作用,提高田径教学质量,就必须处理好“乐”与“学”的关系,有效地将田径实践教学与娱乐教学结合在一起,确保学生能够在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提高自身的田径学习能力和素质,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引进利用体育游戏来完善快乐田径教学形式和内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丰富有趣的田径游戏活动中,在进行田径学习的同时获得快乐感和成就感。例如,当体育教师在讲解到有关田径跑步运动知识时,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让各小组间进行相互竞争比赛。教师可备好一些气球并将这些气球放置在跑步终点位置,然后让各个小组学生排成不同数列,依次来回跑步到气球位置处,根据教师报出的气球数拿出气球跑回远点,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接力跑。通过这样的快乐田径教学形式,不仅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对田径运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身心愉悦和释放压力,还可以有效提升田径课堂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掌握田径基础运动知识和技巧。

3.2 创新完善快乐田径教学内容和方式

教学内容作为体育田径教学课堂的重要,是推进教学活动发展的核心保障。体育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结合学生的田径学习需求特点,优化改善田径课堂教学内容。体育教师要针对不同田径运动的性质,合理选择应用不同的教学内容,从培养学生兴趣目的角度出发,对田径教学内容加以整合改进。例如,体育教师在快乐田径教学中可以多融入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联的教学内容,在跳远训练运动中加入跳宫格游戏,提升田径训练内容的趣味性。与此同时,在快乐田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还需丰富完善教学方法,通过综合运用比赛法、音乐游戏法等快乐田径教学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例如,在长跑中,体育教师可以放一些带有轻松节奏感的音乐,让学生在优美动人的音乐训练中放松跑步,消除慢跑过程中疲劳感,快速恢复体力。

3.3 优化设计快乐田径教学目标

针对学生的田径教学,体育教师要科学运用田径训练方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田径学习能力和素质,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运用田径各项知识和技能,提高对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教师要科学遵循学生的身体发展原则和快乐田径教学的目的性原则,优化设计快乐田径教学目标。首先,教师要注重发展学生田径运动耐力、速度以及身体平衡度的教学,优化改善田径教学中的学生素质训练,强化学生有氧能力、肌肉健康以及肌肉量等方面的素质训练;其次,体育教师在田径教学目标设置上还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对走、跑、跳等田径技能的正确掌握运用,促使学生在田径运动训练中能够安全顺利进行;最后,体育教师还需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帮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体育田径学习自信心。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和体育教学发展要求,合理设计不同层次的田径教学目标,注重田径教学的循序渐进,不能盲目急于求成。例如,在田径跨栏教学中,体育教师要结合学生“恐栏”的特点合理设置教学目标,降低课堂上的田径跨栏学习难度。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田径运动能力,适当降低栏架的高度。在田径跨栏跑步运动中,男子成人栏架标准高度为106.7 cm,而女子则是84 cm,教师可以将学生男生跨栏高度设置成85 cm,女子高度设置成55 cm。通过降低跨栏教学目标,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自信心,更加热衷于田径运动,在完成比赛的同时充分体验享受到体育竞技带来的快乐。

4 结 语

学校要想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田径教学活动顺利地开展,就必须引导广大体育教师树立起先进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出快乐教学法在田径教学中的作用。体育教师要合理设置快乐田径教学目标,优化改善教学内容和方式,为学生创建出良好的教学环境,营造出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田径体育教师设置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变电站五防系统临时接地桩的设置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ControlUWP 让Windows 10的设置更方便
计数:田径小能手
栏目设置一览表
田径翻身 足球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