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问题的改革策略
2019-11-25韦小芬
韦小芬
摘 要在开展小学学校教育活动时,我们可以发现,语文教师往往会“备受器重”。以语文学科为基础而设计的教育教学活动丰富多彩,对于学生的影响极为深远、全面。而出现这种教育局面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来源于现实生活,来源于人们的表达需求,来源于特色化的链接效能。它对于小学生成长为社会成员,成长为社会建设者有极大的帮助。基于此,我们要不断地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本文中笔者就对小学语文教学问题的改革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问题;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4-0109-01
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时,要注意将语文学科的优势展示出来,促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丰富学生的学习感悟,促使小学生也能成为合格的学习者。通过对比可以发现,生成于“本土”的语文学科,在学生的生活中应用价值最高,对于学生的内外在养成,对于学生生成综合素养有极大的影响。也就是说,小学语文对于小学生而言是当之无愧的“主科”。那么,如何才能优化小学语文教学呢?笔者认为,就需要我们查找现存的教学问题,并对其进行积极地改革。本文中笔者就对此进行了分析。
一、问题分析
(一)教学目标、方法都过于“单一”。随着教育理念的改变,教师对于自身的角色定位也发生了转变。作为一线的小学语文教育者,我们在努力将自己打造成为合格的“主导者”。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还有部分教师依然应用旧观念、旧方法来完成教学目标。
(二)改革成为了一种形式。在前面笔者已经说过,绝大部分的教师已经习惯用改革来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但是,观察这些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我们也可以发现,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如在应用新技术构建新课堂的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仅仅是一种“换汤不换药”的假改革而已。部分教师在备课时只是在教学媒体方面做了大量的准备,没有充分渗透课文内容,导致上课时教师的教学步骤受到备课时准备的多媒体教学束缚,过多地运用教学媒体来讲解新内容,没有时间来向学生表达自己对課文的理解,使学生也难以完全掌握学习内容,更难以培养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
二、方法分享
(一)教师提升个人能力。这里笔者所说的教师提升个人能力,不仅仅指的是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笔者认为,教师的个人能力是多方面的。“技术”“素养”“品德”“情感”“思想”都包含其中。观察社会大环境我们不难发现,传统的教书匠己经不能满足现在学生的需求了,学生在语文上的学习不只是识字、认字、读课文,语文学习更是一种能力的提升,一种情感上的交流。现今教育必须做到引导教师走出职业的满足,必须让教师转变“唯升学率”的教学观点,教师不是比学生高一等的人,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在某种程度上教师和学生是一种朋友关系,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二)关注课堂导入环节的设计。在完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地参与备课活动,对于教学内容、教学流程进行积极地预设。在这一过程中,笔者建议,教师要找到一个适宜的切入点,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来,导入就是这个适宜的切入点。
三、调动学生的情感
小学生情感最为活跃,也最为敏感。他们往往是“想学才学”“不想学就消极怠工”。有教育经验的人都有这种感悟,那就是小孩子可以有各种理由来拖慢自己的学习节奏。基于此,在改革小学语文教学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小学生变得“想学”。实践证明,师生间的教学情感虽然不像具体可见的教学手段或者教学方法,但是情感往往更是其他方法的助燃剂和学生学习的动力。有种情况在学校甚至在每个人身上都能感受到,当一个学生比较喜欢某位教师的话,不管在生活还是学习中学生都会比较愿意和这位教师接触。这位教师的课学生会更加期待,课上会更加投入,课后有学习问题也更加愿意思考并和教师探讨,教师因此可以更加促进学生发展思维,掌握语文学习技巧。学生要尊重教师,教师也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和建议。学生要信任教师教师也要信任学生。
四、营造优化的学习氛围
最能加强语文教学内容趣味性的课堂就是充满自由、宽松、民主、和谐、活跃氛围的课堂。自由、宽松,是指两个方面,一是要思维自由,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思考;二是要行为自由,允许学生提出问题、自由发言。民主、和谐指师生关系,课堂上的教师并不比坐在下面的学生高一等。师生平等,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学生也可以合理地质疑教师。活跃是指课堂上并不是一定要很严肃、很安静,教师可以倡导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活跃的气氛中获得知识,增加兴趣。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生而言,语文学科有极大的魅力,也有极大的学习价值,对于他们的成长也有极大的影响,因此,语文学科是学生必须好好学习的“主科”。基于此,作为小学语文教育者,我们要注意不断地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进而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孙传文.适应新理念的要求加强语文教学的生活化[J].当代教育科学,2004(04).
[2]田雨时.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探索“四结合”识字教学新模式[J].语言文字应用,199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