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识字育文化
2019-11-25卜婧婧
卜婧婧
【关键词】看图识字;汉字符号;识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73-0073-01
看图识字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初识汉字的基本学情,能较好地激发儿童的学习欲望,提高儿童对识字的兴趣,理解所识记的汉字,感受汉字的文化魅力。
1.看图識形,感受汉字之美。
汉字是表意性文字,即多数汉字可以从字形上理解其意义。汉字中的象形文字来自图画文字,这类文字的教学可根据图片进行,直观性较强,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图述字意。在借助图形帮助学生识字形、理解字义时,教师应先扶后放,从学生较为熟悉的字展开教学,建立象形字音形义的识字模型。比如,教学“灭火”的“灭”字时,可以燃烧一张小纸条,再用小棒把它扑灭,让学生从这个过程中感受、体会“灭”字。这时告诉学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灭火器”就可能从起初的小棒,变成了现在的灭火器,或者其他灭火工具,这是时代发展变化的结果。
图生字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让学生感受识字的乐趣。与此同时,要让学生学到新的知识,感受汉字背后的秘密,在学生熟悉的字上出新意。如在统编语文一上《口耳目》这篇课文中,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认识“坐如钟”和“卧如弓”,感受象形字带来的趣味。
2.看图明意,感受汉字内蕴。
以形会意巧识字。比如教学“清、晴、睛”等字时,教师可以巧变图画,帮助学生明晓汉字的意思。再如,教学“山、日、云、马、鸟”等汉字,教师可以展示实物图到现代汉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了解汉字的由来,理解汉字中蕴含的文化。
循形释意知字理。教学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在文字与图片间建立联系,发现文字的造字特点及识字的方法。其次,要激发识字兴趣,让学生在运用中掌握生字,获得识字的成就感。如《日月水火》一课,课文中8个象形字都是生活中极为常见的汉字。其中,每个汉字配有一张图片、一个古汉字,图文并茂,形象地展现出象形字观物取象、寓意于形的构字特点,也为学生识字提供了支架。从图到古汉字,再到现行规范字,循序渐进的呈现方式,直观展示了象形字的演变过程。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不仅能了解象形识字之法,更能感受中国汉字文化的形象魅力。
3.看图增色,感受汉字文化魅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对图画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喜欢收集各种美丽的画片,也喜欢进行涂抹。教师可以将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引到识字的教学中来。
讲述汉字“元”故事。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象征,也可以说是一个民族的面孔和灵魂,蕴含着历史文明。比如,教学“龙”时,教师可结合龙字的演变过程,向学生介绍: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它融合了中华民族美好的愿望。
讲述汉字“真”故事。一个汉字,不仅仅是一个有特定意义的符号,而且具有生命活力。比如教学“王”这个字,教师可以结合“王”字的由来,向学生介绍:王,有多种含义。“王”字本意原是一把斧头的轮廓。那时的大斧是两面双刃的,显示了它的无所不能。既是劈山开路的工具,也是征战杀戮的兵器,谁掌握大斧谁便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谁就是“王”。王字的三横一竖,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通天地人,这就是“王”。
赞科夫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看图识字,正是一种能够贴近儿童学习需要,催发儿学习热情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儿童持久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轻松愉快习得汉字的同时,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云林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