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理创新研究
2019-11-25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叶菲菲
文/汕尾职业技术学院 叶菲菲
正如图书馆理论家谢拉所言:“服务是图书馆的基本宗旨。”图书馆主要承担着社会知识信息集散地的职能,在其运行过程中,需要通过开展知识管理工作,丰富自身知识资源,并为读者提供良好的知识信息获取服务。特别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图书馆只有不断提升知识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才能满足读者需求,获得更好发展。
一、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涵
曾任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主任的张晓琳提出:“文献情报中心的核心能力不是指拥有的资源,而是利用庞大信息资源为用户创造价值的能力。”莫提默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指出:“用户阅读不仅是为获得信息,更是为通过阅读启迪智慧、产生创新灵感。”每个图书馆都是一个小型的文献情报中心,图书馆的用户即读者,只有实现图书馆服务与读者需求的对接,才能真正发挥图书馆文献、知识储备的作用价值。以服务于用户知识获取需求为核心的图书馆知识管理理念被提出来,为新时代图书馆管理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又如管理学家德鲁克所说:“知识创新是赋予知识新的创造能力的行为。”因此,图书馆知识管理也应以知识创新为核心,在管理过程中,通过创新管理服务理念、创新管理服务方式和技术手段,为用户知识获取、知识内化、知识创新应用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二、智库知识管理模式分析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概念是由美国情报学会(ASIS)在1999年率先提出的,我国从2000年开始引入这一概念,经过理论研究阶段,于2006年开始投入图书馆管理创新实践。在此阶段,许多学者提出了与图书馆知识管理有关的服务内容、管理模型、创新机制等研究观点。其中,智库模式是目前较为成熟的一种图书馆知识管理模式。智库的本质是一个知识信息存储、加工的组织机构,对外输出高质量知识创新产品,为各个领域提供知识咨询服务。
智库知识管理模式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1.知识存储,包括显性知识、隐性知识,以图书、档案、期刊文献以及存在于人脑中的知识资源等形式存储。2.知识共享,对知识信息资源进行交换和分享,是知识资源存储的直接目的,主要通过编码化、个人化两种方式实现知识共享,连接信息孤岛,提高知识资源利用水平。3.知识学习,通过学习途径推动知识的持续改进,是知识管理可持续进行的前提,智库模式通过提供各种学习交流场景,让知识资源在共享基础上,服务于各领域学者。4.知识创新,知识创新主要以知识创新成果和新的思维模式等形式体现,也是检验知识管理模式最终成效的唯一标准。图书馆通过构建上述四位一体的知识管理模式,可以实现管理服务转型,创造更多的知识创新成果。
三、基于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图书馆管理创新路径
(一)提升图书馆知识资源的质和量。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模式的构建,可以借鉴智库模式,以推动知识创新活动为目标,通过构建高质量知识信息资源平台,并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促进读者产生更多知识创新行为。图书馆首先要为读者提供高质量信息资源,确保知识资源的丰富度。在传统知识资源储备基础上,应依靠互联网技术的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扩大知识资源收集范围,降低知识资源建设成本。读者通过数字资源馆,不仅可以获取本馆馆藏资源,还可以获取馆际合作单位、区域合作单位等的馆藏资源,充分满足读者知识获取需求。如哈佛大学与谷歌学术合作,用户登录任一平台,都可以获得双方馆藏资源,在海量数学资源下开展学习和创新活动,实现了资源共享。在资源类型方面,除了传统的纸质文献和图书资源,在数字平台的支持下,图书馆图像、音频、视频、测绘制图、工程模型等各种类型的资源越来越多。传统纸质资源也可以通过数字化方式展现,实现移动的数字服务、数据服务,改变读者知识信息资源接受方式,有效提升图书馆知识资源服务的质和量。
(二)搭建图书馆智能化服务平台。在图书馆管理服务模式创新过程中,需要同时改善软硬件支撑条件。图书馆应积极建设智能化服务平台,通过更新软硬件设施,提高管理服务技术水平,在一体化信息平台下,实现资源高度共享,更加高效地开展知识管理活动。其中,智能化设备应通过提高知识检索效率、处理效率及展示能力,方便用户对知识资源的获取和利用。图书馆应适度参考优秀大学图书馆的服务经验,如新加坡大学图书馆基于射频识别系统建立24h图书馆自助服务系统,为用户提供3D定位图示指引服务和自助借书、还书服务等,过程方便快捷,可以有效节省读者的知识获取时间成本。同时通过采用二维码识别技术,也可以保证图书馆资源的安全性。国内上海交大图书馆通过在主馆中设计Pad大屏,支持用户通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与大屏互动,高效地完成馆藏资源浏览、资源借阅等活动,也具有较高的智能化水平。此外,智能化平台还可以为用户提供交流探讨、信息推送等服务,充分满足读者的馆藏资源利用需求。
(三)营造良好的图书馆人文氛围。在现代图书馆建设过程中,需要通过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提高读者学习效率,促进读者开展更加深入的学术研究活动。图书馆人文氛围的环境首先要构建合理的物理空间环境。香港科技大学的图书馆馆长提出:“现代图书馆的交流空间功能应更加突出。”这是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的前提,现代图书馆已经不再是个体阅读的公共空间,而应通过打造方便读者沟通的学术交流平台,推动知识创新活动。在图书馆物理空间设计方面,首先应帮助读者更好的识别各类学习空间,同时应考虑读者的环境体验,营造更加舒适性的图书馆阅读和交流空间。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目前已经按照团体学习区、教学场地区等对内部空间进行划分,大数据分析为读者的学习行为提供支持。在人文氛围营造方面,则通过在馆内活动空间开展学术专题讲座、学术交流会议、学生艺术成果展示活动等,营造浓厚的人为氛围。比如厦门大学图书馆就通过开展文化讲堂、观点辩论等活动,吸引了许多学者的参与,极大地促进了学术沟通交流。
(四)创新图书馆服务供给模式。为了充分支持读者的知识创新活动,在图书馆管理创新过程中,应致力于向读者提供更多的服务方式,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知识创新是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包括论文、期刊、专注、评论等知识创新成果的产出,都是知识创新的具体实现方式。在图书馆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应关注于读者的创新目标和服务需求,除了提供知识资源服务外,还可以借助于知识平台,为读者提供专家指导等形式的服务,充分发挥隐性知识资源的价值。图书馆可以通过组建研究团队、外聘研究员、通过网络与各领域专家开展合作等方式,利用存在于学术专家脑中的知识资源为读者提供服务。此外,图书馆还应为读者提供参与式阅读服务,鼓励读者积极发表书评或学习心得,作为一种新的知识资源进行分享。在更加多样的服务供给模式下,读者更容易受到启发,产生知识创新灵感。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图书馆管理创新活动,可以推动图书馆管理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围绕知识存储、共享、学习和创新更各个环节,采取有效的创新策略,搭建智能化服务平台,营造良好人文氛围,充分满足读者知识获取资源,并为其知识创新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