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中学引入少数民族运动会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2019-11-25吴地华岩
吴 地 华 岩
郑州市中学引入少数民族运动会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吴 地1华 岩2
(1.广西外国语学院 体育教学部,广西 南宁 530222;2.南宁师范大学,广西 南宁 530222)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分为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其中竞赛项目有17项,具有显著的地域差异性和各本民族特色,通过对郑州市中学引入少数民族运动会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认为中学是传播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沃土,将适合青少年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中学学校体育课程中,既能发展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又能有效促进学校的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少数民族运动会;中学;可行性
2019年9月第11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于郑州市举行,由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主办,河南省人民政府承办,设有少数民族武术、珍珠球、毽球、龙舟、秋千、马术(速度赛马、走马、跑马射击、跑马射箭、跑马拾哈达)、板鞋竞速、押加、民族健身操、射弩、蹴球、高脚竞速、花炮、木球、陀螺、民族式摔跤(搏克、且里西、格、北嘎、绊跤、希日木)、独竹漂等17个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178项。民运会是1953年开始举办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和竞赛大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该赛事自举办以来第一次落户在中部省份[1]。通过将少数民族运动会项目引入中学课堂,有助于提高中学体育老师参与少数民族项目课程开发的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教师体育知识结构的重建,提升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与专业知识素养。还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满足不同层次的中学生不同的体育需求,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体育意识和运动兴趣,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夯实基础,最终能够实现中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塑造中学生的民族情感与国家认同感,加强各少数民族之间的民族凝聚力和自我民族自豪感。
1 少数民族运动会概述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简称民运会),是在1953年举办的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和竞赛大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自1982年开始,全国民运会每4年1届,截至目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已分别在天津、内蒙古、新疆、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区成功举办了10届[2]。历经近30年的不断努力实践,民运会以其独特的民族性、群众广泛性和娱乐性等特点,成为我国影响力较大的综合性体育赛事之一,取得了长足发展。民运会已经建立起较为规范的体育竞赛体系规则和有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体系,我国民运会已逐渐成为国家形象、民族团结与认同的一种符号,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各少数民族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发掘,整理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发展各少数民族体育事业,提倡全民健身运动,不断增强人民体质,以及促进各民族大团结等方面也做出重要的贡献。
2 郑州市中学引入少数民族运动会项目的可行性
2.1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中学学校体育结合发展的必要性
在河南省教育厅关于举办河南省第二届中小学体育艺术“一校一品”展评活动中,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体育和美育工作,切实提高广大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和艺术素养水平,形成学校体育和美育工作“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生动局面,培育体育艺术特色,打造校园文化品牌[3]。在这评选结果中的体育项目看出:只有一所中学的特色项目为太极拳,其他中学的特色项目普遍为啦啦操、自求、舞蹈、田径等现代体育项目。传承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且对场地、器材以及教学师资无过分要求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合理地、创造性地对这些民族体育资源合理的引入体育教学之中,将会有力地促进郑州市地区中学体育改革。
2.2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需要
少数民族体育的继承和发展,必须通过学校教育的渠道。从奥林匹克运动会竞技项目中看出,很多球类体育运动都是在通过学校体育教育之后,从而在理论与实践上获得提升,在大众普及及影响力上获得大幅度提高。例如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武术、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在高校成为公共选修课后,得到了师生的认可和发展。少数民族体育与中学体育教育相结合,将其纳入体育课程资源开发,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培养和训练模式[4]。通过长期的实践也会丰富中学体育教学的理论与方法。另一方面,由于学校教育的影响范围较广,通过在郑州市中小学的落实与推行,将为中学生提供更多体育教学资源项目的选择,使他们在中学接受体育教育的过程中,不但能达到强身健体的价值,而且在加强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从而顺其自然的传承我国优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从调查中我们发现,郑州市中学生对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却不甚了解,很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他们都没有见过,甚至没有听说过,这些优秀的少数民族项目正慢慢的从00后的视野里淡化、消失,甚至逐渐走向没落。因此,从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角度上看,将少数民传统体育运动会项目引入中学体育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去开发与利用这些项目。
3 郑州市中学引入少数民族运动会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3.1 民运会中项目的选取范围广泛
为了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体育教学中可以选择民运会项目中竞技性较强和身体对抗特征剧烈的项目,比如:珍珠球和民族式摔跤;引入大集体、引入学校、加强与同学之间的合作沟通能力,体育教学中可以选择民运会项目中集体性项目;比如:板鞋竞速和民族健身操;为了发展中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体育教学中可以选择民运会项目中既带有趣味性又实操性简易项目,比如花样跳绳和抛绣球。为促进中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成长,学校也可根据中学生不同年龄段、性别等,选取与其身心特征发展相适应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郑州市中学若把民运会不同形式、不同类型的少数民族项目引入体育教学当中,与中学生健康教育相结合,与国家新课程标准理念相统一,那么郑州市中学的体育教育不但能够全面铺展开来,而且这样的中学体育教育的特色性也能够极大程度收到学生欢迎。
3.2 师资队伍易于培养且项目成本低
首先,依据少数民族体育教学简单易学易教的特点,教师在备课和熟悉项目环节可以降低难度,特别是娱乐性与健身性并行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其次,教学过程中受场地器材和气候等条件的限制较小,既可以田径场,也可以在室内馆进行,甚至在空地的水泥地面都可进行教学练习,如珍珠球、板鞋竞技、毽球、武术等都随时可设场地。再次,部分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器材成本不高,如高脚马,花样跳绳等,且趣味性和普及性更高,这些项目难度低、趣味性强、身高无要求,性别无限制,能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其体育教学的特点是培养中学生丰富的创造力、对中华传统体育美的欣赏能力。
3.3 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第一,将民运会项目引入到中学体育教学中,对传统以球类、操类为主导现代竞技项目的教学内容和模式进行创新。学生在学习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课堂中,教师活跃课堂氛围,学生积极参与,打破传统体育课堂枯燥乏味的氛围,让学生无压力,有动力的感受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带给他们的快乐。 例如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选择性的引入如跳竹竿、跳大绳、丢沙包等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他们热爱运动的观念,同时,增强学生内心民族自豪感,树立良好的终身体育观。
第二,据走访发现,大部分中学生喜欢体育,喜欢运动,但对当前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形式不满意。大多数学生对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充满了向往,有着浓厚的学习参与兴趣,渴望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能够在体育课堂中出现,而且不仅仅是出现在特设的球类或操类课堂。因此,可以在体育教学中引入部分参与度较高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安排在课堂的游戏部分或者是结束部分。郑州市中学开展民运会项目是被中学生接纳和参与,使得在郑州市中学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一定的学生基础。
3.4 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全国中学生面临这升学竞争的压力,平日里除了上课,还要参加各种形式的补习班,能够自由支配的休闲运动时间不多,这样就导致中学生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不断加剧。而少数民族项目具有娱乐健身功能,不仅能调中学生紧张的生活学习节奏,使其身心得到愉悦,减轻他们的课业负担和心理、精神焦虑,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而且能够增进同学之间际交流与沟通能力[5]。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珍珠球,是壮乡的传统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这项运动的规则与篮球较为接近,表现形式也更为原始,身体对抗性不及篮球运动。适合在中学的女生中开展,娱乐趣味性更强,比赛规则也可以适时进行改变。郑州市中学生在学习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同时,也可以更深层次领略各少数民族的风俗风土人情,又能锻炼身体,拓展思维能力,契合学校“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既在运动中获得快乐,又潜在地感受到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在郑州市中学引入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教学,既能加强中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喜爱程度,培养学生中华民族主义精神认同感和自豪感,对体育教师队伍来说,也能够造就一批正视少数民族体育教育研究的专业人员,为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继承、完善和发展做出贡献。
4 郑州市中学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选取原则
4.1 同类项群项目相似优先
面对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体育教师在选择上应优先选择与现代项目相似的运动,比如隔网对抗项目可以选择毽球,田径跑道可以选择板鞋竞速,高脚马、篮球场可以选择珍珠球,舞蹈类项目可以选择民族健身操,足球场可以选择抢花炮等等。用中学生以前比较熟知的规则来适应新的体育项目,他们会产生浓厚的兴趣,顺其自然就会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学生通过对比,也能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样身体力行,体会的更加深刻。
4.2 动作技术简单,运动强度弱者优先
由于中学生身体还在发育中,学生之间的身体素质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运动能力强的只占到很少一部分。而中学体育是要面向和满足大部分中学生的身体需求,因此,在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选择上,忌讳选择动作技术技术较为复杂,比如民族式运动强度太高的摔跤、危险性太强的押加、射弩等项目。主要以学生容易掌握,技术动作容易学的趣味性项目,比如踢毽子,大象拔河,花样跳绳等,这样更有助于提高中学生的学习锻炼兴趣,从而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
4.3 集体项目优先
不同于国外竞技体育的个人英雄主义,中国传统文化中更注重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在少数民族体育项目选择上,也应该侧重与集体项目,从小培养中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大局观。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提供一个相互合作,共同努力,相互公平竞争的平台,通过集体项目的比拼,让中学生在交际、合作、对抗、竞争中体验学习,分享成功的喜悦和体验失败的感觉,从而从挫折中不断进取,提高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人家交往能力。体育教师方面,要更加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与形式,实现体育教学的多样性教学目标,增进中学生各方面品德的全面发展。
5 郑州市中学体育教学中引入民运会体育项目的对策
5.1 充分利用学校环境,提高民族体育资源的课堂教学质量
在郑州市中学,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器材,通过不同项目的竞赛规则进行开展,寻求一些创新型的继承与发展路径;也可以通过向学校上级部门申请,购买对场地要求不高的器材,来丰富完善学校体育课程的内容与形式。另一方面,在河南土生土长的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进中学体育教学,通过教材化处理,演变成学校体育教学资源,进行普及和推广的同时,实现本地区民族体育的传承和发扬。如:回族式摔跤、汤瓶七势、心意六合拳和查拳等,这些本地区民族体育活动都是很好的中学教学资源。
5.2 重视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制定针对性的法规制度扶持
郑州市中学体育教学中引入民运会项目,更加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及学校领导的大力扶持。特别是在第11届民运会将在郑州举办之际,各级领导要关心和支持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确定郑州市中学体育引入民族体育项目的必然性和现实性,明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于即将召开的民运会的重大意义与可行性。政府需制定出相关行之有效的政策,学习要坚决执行相关政策,并投入应有的人力、财力,促进学校积极开展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只有通过政府与社会介入、政府与学校的互助合作,才能使第11届民运会更好的举行,学校也能够在体育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5.3 加强少数民族体育理论研究与师资力量培养
首先,中学应加强少数民族体育的教材建设。目前部分中学的民族体育教学随意性较强,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没有形成教学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学质量,这样是不利于少数民族体育在中学的传承与发展。要想更好的引入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就必须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全方位的规范民族体育教学资源,合理的进行整合、开发、利用并编写出适合本校的体育教材,使体育教学更加具有规范性与科学性。
其次,提升在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方面的师资力量。体育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式下,不断自我充电,主动去学习进修培训,促进体育教师在少数民族体育方面的知识与技能的提高,这样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才能身体力行,做好示范。
5.4 建立校级少数民族体育社团和竞赛体系
通过建立校级少数民族体育社团,在不同活动和场合对外展示表演,宣传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引入中学校园活动的成果,吸引广大师生参与,形成良性循环。通过建立训练队伍和竞赛办法体系,定期参加在校运动会或者其他学校举行的比赛,提高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影响力,增进学生之间经验交流,为即将在郑州举行的第11届民运会造势,也无形中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1]鄂尔多斯少数民族运动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EB/OL].http://10mzydh.honee.cn/myh/mzydhjj/index.html,2015-8-17.
[2]蒋东升,等.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6,2(2):5.
[3]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河南省中小学体育艺术“一校一品”展评活动结果的通知.[EB/OL]. http:// www.haedu.gov.cn/2017/03/21/1490076895766.html
[4]史俊梅.论少数民族优秀传统体育项目依托中小学体育发展的优越性[J].搏击·武术科学,2010,10(7):76-77.
[5]黄凤月.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中学教学的可行性研究[J].黑龙江科技息,2012,10:214.
On the Feasibility of Bringing Minority Games Sports into Middle Schools PE in Zhengzhou City
WU Di,etal.
(Guangxi Foreign Language College, Nanning 530222, Guangxi, China)
2018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一般B类项目《广西高校公共体育课“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研究》2018JGB367。
吴地(1987—),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