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棍球项目伤病特征及预防
2019-11-25陈燕扬中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陈燕 扬中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曲棍球运动作为团队竞技项目,对于技战术的要求较高,尤其是个人技术能力要求较高。由于曲棍球项目虽是双侧支撑,但对于单侧支撑能力要求较高,尤其需要较好的灵敏和协调能力,运球过程中身体重心降低且屈膝屈髋。因此,曲棍球的项目特点决定了该项目运动员损伤特征,当时,也提醒我们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如何有针对性安排力量训练。
同时,由于项目特征的需求,需要运动员具备快速奔跑能力,对抗性强,在训练、比赛中极易造成损伤。因此,本文分析曲棍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特征,初步探讨预防损伤的策略。
一、曲棍球运动员损伤成因
(一)项目的特点决定损伤规律
曲棍球比赛中由于冲撞、拉扯,直接或间接外力作用可引起关节、韧带、肌肉等软组织闭合性损伤。挥杆射门动作可能会给其他队员带来意外的损伤,传球、射门等动作又要求射门队员快速有力,所以稍加外力阻挡冲击,就会使关节、韧带、肌肉发生超常范围活动而致扭、挫伤。其中运动损伤与曲棍球比赛规则有一定关系。战术上可采用“有利”犯规动作;规则允许合理冲撞、合理阻挡,这些因素都易引起运动员犯规和受伤。损伤原因中,其次为身体疲劳,由于动力定型破坏,长期处于“不合理”动作姿态,从而导致膝关节及腰部肌肉的劳损,近而致动作不协调而出现代偿伤病。
(二)运动前后身体激活和恢复
运动训练和比赛前,充分的身体激活是必要的。良好的有规律的身体激活运动,可以充分唤醒机体内环境、神经系统、关节活动度及思维能力等。而从目前的青少年业余训练来看,大多数的教练员还做不到这一点,尤其是缺乏对准备活动重要性的认识。虽有安排准备活动,或者是机械式的静态牵拉、甚至不符合专项的活动,不能做到切合训练和比赛主题,往往是程序化的“走过场”。同样,在运动和训练后,大家往往忽略身体的积极性的恢复,同时,就算是安排由恢复训练或者恢复手段,往往是敷衍了事。
(三)运动员生长发育规律与素质的发展
在青少年时期,运动技能与身体活动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1]。因此,青少年运动素质的提高要与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是同步的,就是在不同年龄阶段发展相应的身体素质,抓住其素质发展的敏感期,这样才可以促进青少年运动员身体素质及机能的全面发展。同时,可以通过多方面的训练,包括一系列不同的训练模式来提高。由于青少年独特的生理特征,所以从事与青少年训练相关的教练员应对儿童运动科学有充分的了解。(a)根据个人能力和需求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b)能够区分训练引起的运动能力提高与生长相关的适应性(c)理解成长、成熟以及训练反映和运动能力发展的相互关系。
二、曲棍球运动员伤病的防治
(一)侧重于运动技能和肌肉力量的发展
现有的长期运动发展模式表明,在青少年的早期,训练焦点应基于除了基础力量还应发展基本运动技能。尽管基本运动技能的正确执行需要多肌肉、多关节、多方位运动的协调,但是总是会有对力量产生和力量释放的需求。教练员不应该把协调性和肌肉力量割裂,应探索在儿童早期开发这两种素质。尽管青少年应该从事多维体能训练,使用一系列的训练模式发展健康和运动技能相关的体能,优先考虑神经肌肉训练,提高肌肉力量和运动技能的实力,从幼儿开始,建议儿童和青少年采用长期的运动发展模式[2]。具体来说,基本运动技能包括执行,控制和稳定动作的能力。在儿童时期对运动技能的训练和肌肉力量的开发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肌肉力量是运动技能的一个关键决定因素。肌肉力量的增强与青少年的多种身体素质有关,例如,在速度和爆发力方面。此外,通过抗阻训练加强肌肉力量以提高身体运动能力[3]。
(二)做好运动员的训练计划及伤病评估
制定运动员训练计划和伤病评估,依此来定期评价训练计划的有效性,定期对运动员进行动作功能评估和伤病筛查。通过不断监测和评价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和竞技状态,正确评估运动员的技能水平和机能水平,以确保运动员的健康,防止伤病的发生。训练效果评估的内容包括力量、无氧能力、有氧水平、速度、爆发力、灵敏、灵活性与身体成分、血液指标、免疫指标、心率、脉搏,甚至包括运动员的自我感受、心理水平、体重、身高等等。并结合专项技术能力、技战术水平、阅读比赛能力等综合考察评估。因此,无论是运动员还是教练员可以把这些测试结果反馈回来作为制定个人训练目标的参考,依此来促进训练的提高。
(三)运动员心理调控
情绪状态的不稳定,特别是焦虑状态的变化,是导致运动损伤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教练员需要针对这样的情况,在训练和教学比赛中,注意观察运动员心理状态和心理变化。通过心理暗示、语言疏导、情感交流、青训调节等方式,引导运动员进行身体和心态的放松,排除运动员的焦虑、紧张或者愤怒等情绪。
(四)注意控制运动负荷,防止因运动疲劳而发生损伤
运动负荷量过大往往是引起运动损伤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运动员要注意控制训练过程中的运动量,运动过量不仅引起运动疲劳,而且常常会引起运动损伤,包括陈旧性损伤和新伤。因此,教练员和运动员要注意运动负荷量的控制。
(五)结合物理、医学等手段进行治疗和康复
加强医务监督和训练场地、训练设备、装备器材的检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排查,并加强运动员的管理。在训练前、中、后及时做好医务监督和治疗,督促运动员做好自我保护。对伤病队员,做好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和训练安排,做好体能康复和治疗,保障伤病运动员的良好恢复。
三、结论
运动训练需要依据专项的需求,符合运动专项的发展规律。而对于业余青少年曲棍球的运动训练,就要求教练员能懂得专项、熟知青少年生长发展规律,并能掌握运动损伤的特征及发生的规律,并依此进行科学的训练设计、有效的训练、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进而促进曲棍球运动训练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