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都气象“放管服”改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11-25成都市气象局王璐旷云米双流区气象局高楷祥

办公室业务 2019年23期
关键词:气象部门气象局放管服

文/成都市气象局 王璐 旷云米;双流区气象局 高楷祥

“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新部署。为深入贯彻“放、管、服”改革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工作任务,突出抓好行政审批模式改革和政务服务机制创新,畅通项目投资的“绿色通道”和“高速公路”,推进重大项目高效审批,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打造最优投资发展环境,成都市气象局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进程中,紧紧抓住改革机遇,积极对接下放权力,立足问题导向,从满足人民群众当前迫切需求着手,开展一系列改革工作,实现与群众改革成果共享的服务目的,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同时仍面临着种种不足,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和解决。

一、“放管服”改革工作现状

减政放权事关全局,利在长远。把不该管的事交出去,集中力量把该管的事管好、该服务的服务到位,切实转变工作职能,才能当好全面深化改革的排头兵。成都市气象局按照四川省、成都市“放管服”改革决策部署,切实做好“放管服”改革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成立“放管服”工作领导小组,细化责任分工,全面梳理核对国务院、省和成都市关于取消、下放或调整的权力事项,梳理权力清单,规范权力运行,聚焦堵点卡点,扎实推进“放管服”工作,确保行政权力事项“应纳尽纳”,实现“清单之外无权力”。并全部更新权力事项流程图、服务指南等内容,以“应办即办”为原则、“说办就办”为承诺、“一次办结”为目标、“办就办好”为理念,强调各事项落实到位。同时,简化流程,压缩办理时限,经梳理后,市气象局确定防雷装置设计审核、防雷装置竣工验收等审批为“一次办好”事项,压缩后办理时限减为1个工作日,即时办结,并全部更新服务指南、业务手册、流程图,容缺受理,减少申请人申请材料不全或存在缺陷引起的重复跑往返跑现象,切实提高为民服务质量,旨在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放管服”改革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推进“放管服”改革中,如何做到“简政不减责”是各级部门重要话题。成都气象尤其是基层放权不配套,基层承接力量和专业素质明显不足,还存在行政审批体制还未完全理顺,行政审批流程设计不尽合理,建设项目并联审批不够优化,审批效率不高。

(一)基层放权不配套,基层承接力量和专业素质明显不足。需要审批的事项尽管已经停止审批,但是这些事项的对接部门由于事先没有做好超前准备和积极对接,导致上级部门下放后不能第一时间进行承接或承接不到位,放权的配套不完善,部门或社会上相应单位承接能力不足,接不住、接不了、接不好,导致下放的审批事项积压,“反委托”给上级部门代为审批,导致“最后一公里”不够畅通。有些审批事项下放后,基层受编制配备不足、专业人才缺乏等因素影响,存在承接落实难问题。

(二)行政审批体制未完全理顺,行政审批流程设计不合理。建筑防雷装置设计是否规范由气象局进行审查,如果发现设计不符合规范或资料不完备,经常需要工程负责人修改图纸或补充材料。市气象防雷业务下放到各区后,工程负责人不需要再到市局,直接在各区气象部门就可申请办理,这是其中的一项权力下放,节省了办事效率。但在具体审批过程中,由于行政审批体制未完全理顺,行政审批流程设计尚不合理,不能明确具体审批的标准、条件、流程和时限,审批程序随意、自由,审批过程时间长,收费的项目多,需要找部门盖章的也多,还要提供足够多的材料等,“一长四多”问题严重且未有实质性的解决办法,导致中介评估服务钻空子,扰乱市场,且收费多,导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效不大。

(三)建设项目并联审批不够优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当前已深入了各级气象部门,这就要求简政放权和创新前置审批方式,落实好项目建设并联审批。但许多部门传统审批观念未能完全转变:一是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不健全。部门与部门之间责权纠缠不清,信息得不到共享,存在着互为前置的审批环节,有的部门下放了项目审批权甚至是取消,但对应的其他部门审批权仍掌握在部门手中,这样就起不到改革的成效。二是简政放权与机构编制的联动调整机制不健全,没有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编制调整标准和动态调整机制,跨层级的“编随事走”“人随编走”的现象导致实际操作很困难,建设项目并联审批急需进一步优化。

三、“放管服”改革工作的适应对策

(一)落实行政审批制度,优化审批流程。落实行政审批、非行政许可审批等事项是否已经下放,对涉企收费管理进行监督,让国家颁布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等各种普遍性降费政策得到很好的落实,建立起省、市、县三级气象部门的权力和责任清单的动态管理机制,严格行使清单职权,遵守国家要求修订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重点根据防雷审批工作,组织好“放管服”改革工作的管理,按照审批制度的改革,加强行政审批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理清理顺行政审批体制,设计出合理的行政审批流程,在简化环节及流程、转变作风、提高效能和强化服务上使出真功夫,把控好行政审批关,提升各级部门承接能力和服务水平。

(二)优化审批服务方式,“优”出便利和品质。针对放管服改革进行一系列的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提高行政办事效率、强化督促检查和宣传推广等。推进管理方式改革和创新,优化审批服务方式,组织开展证明事项的清理,推进气象部门“一网、一门、一次”的改革。同时要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好责任,做好督促及检查,将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在部门内部进行宣传,认真解读部门重要文件,向部门人员展示改革重点、成效,做好典型经验的宣传,营造出一片“放管服”的改革氛围。

(三)创新市场监管,“管”出公平和秩序。为了进一步规范“放管服”后的工作开展,气象部门监管责任要认真落实到位,各级监管责任也要确定分配,使得气象行政执法机构部门得到很好的健全,认真对待权力下放后的事中、事后监管,全面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管模式,建立监管体系及制度运行评价体制,对执法行为进行规范,使监管效能得到提升。防雷审批监管的方式也要创新,运用政府部门、社会企业部门信用信息公示平台,来完成企业信用信息的共享;发挥出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对气象预报传播质量评价、气象服务市场信用等进行公众评价等,维持好防雷市场秩序,让服务行业都能做到自律管理;并与工商、质检、安监等部门商量协作,构建出一个多元化的监管体系,共同努力办成事、办好事。

四、结语

随着气象部门“放管服”工作的深入开展,简政放权的成效有目共睹,但这与人民群众的期待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依然存在差距,还需要进一步地加大力度理清放、管、服关系,分清职责、明确责任,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配置的干预,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工作推向深入化,切实为社会、企业、个人服务。

猜你喜欢

气象部门气象局放管服
基于价值链模型的气象部门增值型内部审计新模式初探
英国
国家发改委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国家发展改革委:多措并举强力推进“放管服”
推进“放管服”改革释放更多制度红利
英国气象局预测今年全球“热力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