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朝鲜族农乐舞——传统与现代和谐共存
2019-11-24金海月
摘要:农乐舞是朝鲜族民间舞蹈之一,是表现朝鲜族农民喜庆丰收的传统舞蹈,产生于朝鲜三国时代。中国朝鲜族农乐舞从朝鲜半岛传入到中国,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中华文化产生碰撞与融合并发展至今,在农乐舞的表演形式、表演内容上都体现出了基于朝鲜民族传统文化的改良与再创造,可谓“传统与现代和谐共存”。
关键词:中国朝鲜族 农乐舞 传统文化
一般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据记载,19世纪中叶,朝鲜半岛的居民有陆续北渡图们江迁入我国东北地区,成为今天中国东北的一个少数民族——朝鲜族。在百余年的历史变迁过程中,朝鲜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相互交融,又随着时代变化,从“朝鲜本土文化”逐渐发展为“中国朝鲜族文化”。
一、农乐舞的传统定位
农乐舞是朝鲜族最具代表性的舞蹈表演形式,是古代朝鲜族人民在春播秋收举行祭天仪式时表演的舞蹈,除厄祈福,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在农忙季节,农民合作互助,一起鼓舞;或在丰收季节,农民感恩上天,欢庆丰收;再或者某一个村落为募集资金办理公共事务而举行的表演,综合了民间各种锣、长鼓、圆鼓、小鼓、唢呐、象帽等乐器及农具,并且融音乐、舞蹈、演唱为一体,表演场面热烈,阵容庞大。农乐舞根据地域差异、表演目的、表演形态的不同,其称谓也不同。按照地域差异分为“丰争”“乞功”“军物”;按照表演目的不同分为“祈愿农乐”“都列农乐”“乞粒农乐”“演艺农乐”;按照表演形態的不同分为“祭奠型农乐”“劳动型农乐”“逐鬼型农乐”“娱乐型农乐”等。
综合来看,农乐舞是朝鲜族人民在长期的农耕过程中祈望丰收创造的,表达对丰收的喜悦等带有朴实情感的、乡土气息浓郁的民间艺术。在生产生活条件不发达、温饱问题为第一难题的古代,可以说农乐舞表达的是人们最直白、最真实、最真切的生活态度。
二、农乐舞的现代定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镇化、工业化脚步加快,大量农民涌入城市,种地不再是人们唯一的生存方式。与农耕息息相关的农乐舞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着变化。首先,在表演目的上,由传统的人们自发的祈丰活动变为如今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舞台表演活动,舞台上活灵活现的“祭祀仪式”、庞大的演员阵容、色彩缤纷的农乐舞服装、琳琅满目的农乐舞道具均带有舞台表演性质;其次,在表演形态上,农乐舞已不是由农民器乐、农民舞蹈、祭祀仪式等组成的劳作祈愿活动,而是融合了现代社会文明。长鼓、圆鼓、唢呐等曾经作为农乐舞伴奏的器乐因具有民族特性而被重视,原本用于驱赶鬼神的“象帽舞”也转变为农乐舞中的技巧性表演。传统农乐舞逐渐向现代农乐舞转变,由田间的祈福活动转变为舞台上具有文化象征性、艺术观赏性、技巧创新性的中国朝鲜族文化艺术。
朝鲜族农乐舞传承至今,摒弃了封建迷信的成分,却始终保留着传统的农耕文化成分,逐渐发展为一种舞台艺术。被搬到舞台上的农乐舞,随着其舞台影响力的扩大,更是衍生出了长鼓舞、圆鼓舞、手鼓舞等民族小道具舞蹈,通过众多的艺术形式又重新回到人民群众中去,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保护、弘扬、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
三、农乐舞的发展现状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地区,朝鲜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朝鲜族农乐舞,由吉林省文化厅申报,2009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定期举办中国朝鲜族农乐舞专题培训班、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类学习班,开设朝鲜族民俗舞蹈小道具舞蹈基础、朝鲜族打击乐等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课程,进一步提升中国朝鲜族农乐舞保护与传承工作水平。
自2012年起,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每两年举办一届“中国朝鲜族农乐舞大赛”,至今已举办三届,每届大赛都有来自牡丹江市、吉林市以及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各县市的10余支代表队的1000余人参加活动。2017年9月,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更是举办了“大型民族原创广场舞·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朝族鲜农乐舞”活动,热闹非凡的活动现场充分展示了农乐舞在新时代传承与发扬的丰硕成果。
2018年10月7日19时30分,央视CCTV-15“唱响新时代”国庆特辑现场直播,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表演的《喜庆之歌》在舞台上大展风采。30米的长象帽甩出彩带的那一刻,观众席上一片喝彩声。舞台上划出的一道道七色彩虹,不仅舞出了朝鲜族农乐舞的自信,更是舞出了朝鲜族百年的文化之魂。
千人的农乐舞大赛、千人的广场农乐舞、备受国人关注的央视舞台,中国朝鲜族农乐舞以其特有的民族性、群众性、娱乐性为突破口,融合时代精神和现代文化元素,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契合点,使传统与现代共融、共勉、共生,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舞台之上。
参考文献:
[1]朴永光.论“场景”中的朝鲜族农乐舞[J].民族艺术研究,2015(06).
(作者简介:金海月,女,本科,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群众艺术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责任编辑 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