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培训化的研究与实践
2019-11-24童革
童革
【摘要】文章试图通过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培训化的研究与实践,将课程培训化,培训课程化,解决职业教育“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与“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为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培训化;产教融合
一、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培训化研究的意义
(一)职业核心能力在职业教育与职业发展中的作用
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是适用于各种职业、伴随人终身发展的能力。随着现代职业工作组织形式和职业结构的改变,现代职业培训已经不再停留在提高专业技术的熟练程度上,而是提升到职业教育的战略高度,更关注职业素质素养与职业核心能力的提升,把挖掘潜力作为培训的重点,通过文化熏陶和体验促进员工价值观的沟通、认同,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改变,提高学习力、创造力、团队合作与解决问题能力等,促进个人潜能的有效释放,促进整体团队的学习与创新,促进企业与组织持续不断地发展。据百度调查统计,目前最热门的十项管理培训中有六项属于职业核心能力范畴:高效执行力培训、时间管理培训、团队精神培训、客户服务技巧培训、沟通技巧培训、领导艺术情景培训。
麦可思公司参考美国SCANS标准,把职业基本工作能力分为35项,并划归为五大类型,分别是理解与交流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管理能力、应用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麦可思公司近年来对企业满意度与大学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显示,2008以来,本科和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半年、三年及十年后依然认为重要的工作能力是有效的口头沟通、持续学习、合作协调、解决问题、环境适应能力等。根据以上调查报告,职业核心能力对高职高专学生毕业、就业与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是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二)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培训化促进职业培训的系统化与理论化
職业培训由于比较注重实效性、功利性,追求一种拿来即用的效果,是一种快餐式的培训,因而往往具有随机性,缺乏基础性、长效性、系统性、理论性和稳定性。而市场上培训机构的培训人员具有学科背景和高校背景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是从各级各类培训机构出来的,或在实践中成长的、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企业内训师。这样的知识背景与学科背景导致培训人员开发课程的能力受到限制。而职业院校开发课程如果能够结合市场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校企合作开发出培训化的职业教育课程,一方面能够解决职业教育缺乏实践性与时效性的问题,另一方面能够弥补职业培训缺乏基础性、长效性、系统性、理论性的不足,通过建构系统化、理论化的职业培训课程,促进职业培训向职业教育发展。
(三)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培训化促进课程教学实训化与实践化改革
根据麦可思调查报告,2017届毕业生认为母校的教学最需要改进的地方为“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64%),其次为“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46%)。这份调查报告也恰恰反映了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动机不足的问题。如何在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是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职业核心能力研究在我国不缺理论知识,缺的是切实有效的方法指导。职业核心能力不是一项能对应特定岗位的硬技术,而是具有普遍适应性的软技术。这种软技术看起来似乎是非技术的东西,因而进行能力训练的教学设计时依然缺乏有效的方法指导和实训手段,致使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依然处于纸上谈兵的阶段,教学效果不明显。这也是目前国内各高职院校进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缺乏有效性的问题所在。对职业核心能力课程进行培训化改造,是解决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缺乏方法指导的有效手段,促进课程实训化与实践化的改革。
(四)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培训化促进学生职业能力成长
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培训化的研究与实践,使课程教学贴近市场需求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在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同时,有效地发挥职业教育促进就业的作用,使学生能尽快融入社会,提升岗位适应能力,满足学生就业创业的实际需求,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
二、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培训化的研究与实践
(一)课程培训化的内涵及优势
培训就是“培养+训练”,就是通过培养加训练的方式使受训者掌握某种技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提升战斗力、个人能力、工作能力的训练。培训更注重个人发展与职业需求并重,兼顾组织能力的提升。培训要适应当前培训需求的变化,并包含最前沿的科学理论、最先进的技术知识,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注重实效性和前沿性。
传统教育中的课程更注重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基础性,注重“培养”忽视“训练”,导致课程教学的稳定性有余而动态发展不足,教学内容和方法滞后,与时代脱节。课程培训化就是将课程与培训相结合,在学校教育中引入企业培训的技术、方法和模式,在开发课程时密切关注时代发展与市场需求,关注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变化,科学分析本地区经济发展与劳动就业状况,根据毕业生用人单位信息反馈,对应岗位当前的紧迫需求与大学生应有而不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优化课程内容和实施方案,满足学生多层次就业的需要,把提高学生就业率和创业成功率作为检验课程有效性的重要指标,以达到促进就业的目的。
(二)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培训化研究与实践
1.产教融合开发模块化、专题化课程内容。为适应市场发展对大学生及在职人员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需要,打破课程知识体系,以实用、够用为原则,以实际、实践、实效为标准,以课程培训化为目标,产教融合,对课程内容进行梳理、整合和优化,开发模块化、专题化的菜单式课程内容,既考虑模块内容的完整性,又兼顾专题内容的独立性。这种模块化、专题化的教学组织形式,一方面解决了职业教育课时有限的问题,适用于学生职前教育与职业素养培养;另一方面,菜单式的课程内容又适用于企业和组织机构工作人员开展短期培训服务,为组织生产经营和地区经济发展服务;同时,也便于对课程进行案例与实训活动的进一步动态开发,避免传统课程教学保守、滞后和脱离实际的问题,保证课程设计在科学合理的前提下紧跟时代步伐,以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需要。
2.校企合作建立“实战型联动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从师资力量、活动项目、评价标准等三个层次引入企业资源。
师资方面,引入企业师资,以模块式教学组织形式,形成“名师+名匠”的师资结构,打造名师名匠协同授课的教学模式:一名教师只承担一个能力模块组教学任务,各个能力模块组平行轮换授课,突出协同教学,使教师教学与指导精细深入且彼此协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活动设计上,深入企业开展调研,加强企业师资与校内师资的集体备课,设计贴近企业和行业实际的实训活动,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的课程资源,突出课程的实训化与实践化特色,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增强学生学习的实践性和有效性。
课程评价方面,以项目路演为依托,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引入行业专家,建立校、企、生共同参与评价的多元化综合考核评价方式,促进学生毕业与就业。
3.依托实训基地创建活动化、实训化、实践化多维联动贯通的培养平台。根据职业核心能力各模块课程实训项目,建设以实训活动为中心的五大功能实训室,即普通话与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实训室、职业形象与体适能训练实训室、团队协作与人际沟通训练实训室、创新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实训室、信息处理与自主学习能力实训室,使之成为课堂教学实训基地、创新活动实践基地、社团活动训练基地与校外培训服务基地。四大基地构建“实践化的四个培养平台”,分别是课程平台(公共必修课)、实践平台(实训基地)、活动平台(活动项目)、创新平台(双创路演室),将课内教学、课外活动、场地建设、创新实践四个部分相融通,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衔接,摒弃学历办学观念中重学术、重理论知识而轻技能、轻实践能力的观点,服务于培训教育需求,侧重于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4.激发学习内驱力探索体验式、互动式的“五步”教学法。基于职业教育“实习实践环节不够”和学生“缺乏学习内驱力”的问题,探索体验式、互动式的“五步教学法”,通过五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即“问题发现、理论点拨、任务驱动、分享反思、拓展延伸”,凸显“激发兴趣、体验感悟、点拨指导、有效训练”的教学思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同时,采取“项目化的体验式训练”教学模式,通过项目引领、活动设计、实践训练,将各个能力模块的训练内容贯通转化为若干个实训项目组,以创新路演项目贯穿全学程,增强课程实践性与可操作性,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促进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发展。
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培训化的研究与实践,不仅定位于大学生职前培训,为大学生谋取工作职位进行知识能力储备,而且从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高度开发多层次的职业培训教育,将课程培训化与培训课程化,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满足个体职业生涯发展需要,也解决了职业教育“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与“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深化了校企合作,促进了产教融合,体现了对人的发展的深层人文关怀,为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周凌波,王伯庆,麦可思研究院.2018年中国高职高专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2]童山东.职业教育中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5.
[3]劉长平.高等院校发展职业培训教育的特征与途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3(23):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