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中专生的职业精神培育途径初探
2019-11-24廖艳红
廖艳红
【摘要】中职类学前教育专业承担着教育幼儿的使命。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对学前教育专业的中专生展开精神培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需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根据现实中幼儿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学校必须加强对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文章简要对学前专业学生的素养及精神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法。
【关键词】学前教育;中专生;职业精神
一、引言
隨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开始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这种情况尤其凸显在幼儿教育上。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根据国家的需求,对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要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幼儿教师。高素质的幼儿教师不仅要拥有专业知识,而且要拥有较好的职业道德,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二、学前教育专业的现状和挑战
(一)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
学前教育专业的基本技能包括口语技能、书写技能和艺术技能等。口语技能主要表现在,教师在与幼儿玩耍时,能够通过口语表达向幼儿传递知识和情感;而专业技能包括教育的组织能力。例如,教师能够对班级进行管理组织,并且能够与家长和社区进行协调。另外,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师还应该具有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1]。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现状
近几年,随着中职学校的增多,不少中职学院频频降低自身的招生标准。因此,很多学生可能连中考都没有参加就直接就进入了中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大部分中职学生在学校时都缺乏自律,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不论是纪律还是作风都不是很好。而且,社会上发生的某些特殊事例直接影响到社会对整个学前教育学生的态度。很多社会人士都担忧从中职学校出来的学生能否承担起教育幼儿的责任。
在教学过程中,职业学校缺乏系统的精神道德培育系统。因为学校对职业道德精神的不重视,从而使学生的职业精神水平得不到证明。这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很多新入职的年轻教师工作态度消极。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不仅是幼儿教师的福利待遇不高,而且因为教师缺乏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许多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缺乏从事幼儿教育的思想准备,毕业后就选择了其他行业或工作不久就跳槽。
(三)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所面临的挑战
在传统意义上,虽然学前教育工作较为体面,但是影响个人未来的发展。很多人报考学前教育并不是出于自愿,而是受朋友和家人的影响。上学期间,很多学生因为没有做好心理准备,认为自己无法胜任幼儿教育工作,从而中途退学;另外一些学生虽然完成了学业,也只不过是为了一张文凭,毕业后工作一段时间就跳槽。因此,幼儿教师队伍人才不断流失。如何留住行业人才,在幼儿教育中至关重要[2]。
随着智能化时代的来临,人们对情感的培养具有迫切的需求。具体来说,即使科技再发达,人类的情感依然不能由机械来代替培养。尤其是在幼儿的情感培养中,幼儿的道德、心理都会受学习环境的影响,甚至影响一生的发展。在幼儿的成长中,幼儿的情感变化和情感表达需要得到控制和调节。这些心理上的需求只能通过人力的行为来实现。因此,幼儿教师自身具备的职业精神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幼儿产生影响。另外,只有了解幼儿的教师才能够为幼儿的情感和人格发展鉴定基础。所以,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精神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精神培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自我情感的内在动力培养
随着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以及研究深入,教师的职业精神在其职业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道德情感培养对其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
情感在人的发展中具有复杂、内隐的特点。传统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只看重知识的传递,而缺乏对人格的培养。这种教育方式是学前教育的一大弊端。为了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培养,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沟通交流,让学生学会倾诉,而不是拒人于千里之外。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能够充分对学生的情感进行了解。而且在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下,教师才能够对学生循循善诱,使学生明白自己的发展方向,从而激发他们的情感内在动力。另外,教师可以根据时事热点来对学生的社会能力进行测试,使学生通过阅读和辩论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拓展自身的思想情感。
(二)为学生树立教育楷模并营造学习环境
学生在成长中会接受不同类型的观念的输入。因此,为学生树立一个榜样,可以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例如,教师可以举办一些阅读活动,让学生阅读伟人的故事,引导学生立志走教育道路[3]。
中职学生正值十六七岁,在这个成长阶段,学生的情感发展是较为复杂的过程。而学生能在积极的环境中成长,就能有效培育情感。因此,教师在实际教育中,可以通过社交软件对学生进行了解,然后分门别类地为学生创建交流群。在良好的交流范围内,学生能够建立健全人格。学生需要进行人际交往,而且朋友之间的交谈是他们情感发展的关键途径。在群体中,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或者开展一些关于幼儿教育的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的潜力得到最大的发挥,让他们遇见更好的自己。
(三)多维度对学生情感进行培养
人的情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或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幼儿本身的天真无邪对成人的情感具有影响。因此,高等职业学校可以和幼儿园建立联系,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定期去幼儿园实习,使学生在与幼儿的实际接触中来体会教师工作的快乐和价值。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对职业的认同感与职业道德精神。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个人,因为每一个人的家庭生活都不相同,而学生的情感表现与家庭有联系。因此,采取个性化教学,丰富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高雅的精神世界,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另外,在学习过程中,师生要共同成长,在精神培养的道路上携手前进。
(四)立德树人的职业精神融合
在对学生的教育中,教师必须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精神。教师只有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才能使学生受到积极影响。因此,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使學生对职业形象有具体的理解。另外,教师在进行言传身教时,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在工作中做到热情服务。
在进行职业精神的教育中,并不需要另开展一门课程来对学生的职业精神进行教育,教师完全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精神上的培育,营造较好的学习氛围,把职业精神技能培养渗透到实践课程当中。例如,在专业课上,开展一些案例教学,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案例直观地对职业精神进行思考。
(五)进行艺术鉴赏的培训
幼儿教师应该具备简单的美术素养,具有绘画卡通人物以及鉴赏美术作品的能力。例如,开设美术课程,带领学生欣赏名画名作,让学生对绘画的构图和设计进行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在手工类的课程上,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锻炼学生将日常物品创作成艺术作品的能力。总之,提高学生的艺术情趣,锻炼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六)提高管理和保育能力
职业学校的学生虽然在入职前接受了一定的理论教育知识培训,但是在面对真正的班级管理时,带班能力还是不足。有些教师在带班时,面对突发事故,往往会手足无措。而且大部分年轻教师缺乏对幼儿保育工作的关注,甚至抵触幼儿的排泄和饮食活动。因此,学生要想进入幼师行业,应该培养不怕吃苦受累的思想[4]。
四、结束语
总之,在职业教育中,要让学生在有目的的教学计划内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当然,教师要进行大胆的实践,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把教书当成一种乐趣,从而用心和爱与学生进行交流,让每一名幼儿都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奠定良好基础。而且,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是当前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学生未来的就业。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能够塑造幼儿教师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从而营造良好的幼教氛围。
【参考文献】
[1]王晓斌,李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J].现代职业教育,2017(17):5.
[2]张艳,钟灵毓,范天中.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培养初探[J].新课程(下),2015(06):39.
[3]许敏.培养职业精神,完成“职业人”的角色转换——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有效尝试[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5(08):57-58.
[4]马瑞.职业中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