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有效途径
2019-11-24阳静
阳静
【摘要】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不仅可以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加深学生对概念公式的理解,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目前,小学应用题的教学面临着一些问题。文章主要探讨了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有效途径,能够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借鉴,提高应用题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创设情境;教学方式;检验方法
小学阶段是应用题教学的启蒙阶段,应用题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很大的比重。小学应用题的素材一般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因此应用题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数学应用意识,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目前小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如何才能有效地开展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呢?
一、创设多样化的应用情境,调动学生解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开放性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第一,开放应用题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和维创新意识。例如:“笼子里面有8只灰兔,( ),有多少只白兔?”第二,开放应用题的问题,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例如:“一年级有男生200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3/4,( )?”第三,开放应用题的解题策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多角度地解题,可以提高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第四,开放解题的结论,让学生运用不同的策略来解决同一个问题,然后得出不同的结论。
另外,小学数学知识都是一些基础性的知识,与生活有着直接且紧密的联系。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实例创设应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1]。
二、优化应用题课堂教学方式,提升应用题教学的质量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应用题考验的是学生运用已有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优化课堂教学的方式,才能提升应用题教学的质量。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要求学生认真读题,理解题意,通过读题弄清楚题目中的条件与数量关系。
其次,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创造性使用教材,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和感受数学[2]。例如:“妈妈给了小明30元钱,让小明到超市购买一些蔬菜,小白菜2元/斤,青椒5元/斤,黑香菇7元/斤,芹菜3元/斤,土豆1.5元/斤,请大家帮小明出出主意,要买哪些蔬菜呢?”这是一道开放性的应用题,不止一种解题方式,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发表自己的观点。
再次,要适当提供一题多解,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
三、重视解题方法的多样化,提高应用题解题的灵活性
在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重视从不同的角度寻找解题的方法,选择最优的方式解题,多样化的解题方式可以提高解题的灵活性。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画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对于易混淆的同类应用题,可以通过画示意图来理解;线段图操作起来比较简单,且直观易懂,可以准确地简化题意;树状图可以用于三者及以上的数量关系[3]。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文字表达转化成数量关系,同时还要学会抓住题目的主要信息,排除多余的干扰信息,将长句条件简化为短句条件,建立数量关系。
再次,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帮助学生主动发现并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师可以多使用实物法进行教学,鼓励学生动手操作,既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又可以将复杂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大大提高应用题教学效果。
四、重视应用题检验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检验习惯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检验则是解答应用题的重要步骤。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教授学生正确的检验方法,培养学生的检验能力和检验习惯。解答完应用题以后,通过检验可以发现错误并及时纠正,从而保证应用题解题的正确性。常用的检验方式有四种。
一是多解法。很多应用题是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解答的,因此,在检验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另一种解法来加以检验,然后根据结果来判断解题是否正确。例如:“20元可以买4斤苹果,按照这样计算,160元可以买多少斤苹果?”解:4÷20×160=32(斤)。检验:用其他方法解160÷(20÷4)=32(斤),结果一致,说明原来的解答正确。
二是估算法。就是对计算的结果先做一个预估,看看是否符合题意的实际情况。例如:“工人们要修一条公路,如果每天修15米,60天可以修完,現在工人们加快了速度,每天可以比原计划多修5米,请问按现在的速度几天可以修完这条公路?”审题之后发现,公路的长度也就是工作总量是不变的,工作的效率越高,所需要的时间就越少,原计划是60天完成,现在的速度是提高了,可以估算出所需要的时间是要少于60天的,如果算出的结果超出了60天,就是错误的。
三是代入法。把得出的结果带入原来的题目,看是否符合原来的已知条件。例如:“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是80厘米,其中长是30厘米,求长方形的宽是多少厘米?”很多学生在初步审题后会这样计算:80-30×2=20(厘米)。解答完以后用代入法检验,可以把结果20带入长方形的周长公式(30+20)×2=100(厘米),由此可以判断答案错误。正确的算法应该是(80-30×2)÷2=10(厘米)。
四是换位法。把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结果互换,改编成另一道应用题,然后解答新的应用题来检验原题。
在掌握了以上检验方法以后,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示范作用,要灵活运用各种检验方法讲解例题。其次,要注意训练的方法,不仅要提醒学生检验,而且要引导学生发现错误,解决问题。再次,可以组织一些课外活动,贯彻检验要求,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检验习惯。
五、结语
总之,应用题既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广大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应用题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多样化的应用情境,调动学生解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优化应用题课堂教学方式,提升应用题教学的质量;重视解题方法的多样化,提高应用题解题的灵活性;重视应用题检验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检验习惯。
【参考文献】
[1]周晓东.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8(25):142-143.
[2]张承义.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现状及解题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7(S1):148-150.
[3]万舒心.如何走出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困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5(07):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