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与翻译技巧

2019-11-24霍雨恋

教育界·中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翻译策略

霍雨恋

【摘要】随着英语翻译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文化融入现象进一步明显。在英语翻译中,跨文化的转换与翻译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促进双方相互理解,而且在当今需求不断旺盛的社会里应用更加宽广。文章从跨文化翻译转换概念入手,对跨文化视角的转换与翻译技巧进行了讨论,以供参考。

【关键词】跨文化翻译;转换策略;翻译策略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交往与文化交流越来越多,政府间、民间的交流都离不开中英文翻译。由于各自语言形成时间较长,各地的文化地域背景不同,在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翻译不到位的地方。现代翻译工作要求不仅能够表达需翻译语言的意思,而且要求对翻译者观点的表达由直接翻译演变为对语言的整合。尤其是在重要的场合,翻译需要不断结合语言文化背景进行跨文化视角的转换。目前国内相关的研究还不多,实践过程中存在著一定的问题。本文根据多年的经验积累,对在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在跨文化视角下中英文翻译与转换的技巧与意识培养策略。只有对文化的差异性进行深入了解,才能在翻译中明确表达,保证最真实的意思。

二、跨文化翻译的概念与意义

(一)跨文化翻译的概念

随着英语翻译应用场景越来越多,英语翻译需要研究的地方也越来越多,在多种场景下,文化与思维转换占据翻译过程中的重要部分,使这项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一旦翻译出现偏差,将会影响到双方的理解,并对未来的行为走向产生影响,这是翻译的巨大失误。所以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国家、地区的语言文化背景不同,译者需要对文化进行了解,翻译出满足读者文化需求的语言。这种跨文化间的转换即对语言的双向整合[1]。视角转换是译者从原信息的发出者那里,把当地的种族作为目标语,通过转换角度的方式,让译文的表达与受者的习惯形成统一性。利用正反转换与虚实转换方式,可以完成英语与汉语间的角度转变。跨文化翻译将会让翻译更准确与全面。

(二)跨文化翻译的必要性

首先,跨文化翻译可以尽最大可能地缩小英语与汉语两种文化的背景差异。文化研究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两种文化的背景放在一起则更难处理。如果要完成顺利翻译,就需要对两者的文化背景都进行深入了解,然后才能够进行视角转换。汉语发展到今天,有太多的语言描述出美妙的意境,汉语文化博大精深,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而英语则对表面的发音关注较多。比如在遇到不认识的汉字时,可以根据偏旁部首猜到大体意思;而英语不同,对于不认识的词,可能会猜到它的读音,要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则非常困难,几乎不可能。并且同一个表意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的意思也有所不同。

其次,跨文化翻译能满足双方社会风俗差异。社会风俗的形成并非一天两天,而是在长期的行为习惯下约定俗成的。中国人与英美人的生活习惯有着巨大的不同,无论是吃穿还是住行方面[2]。在视角转换过程中,需要注重社会风俗的不同。只有抓住不同背景下的特点,才能顺利翻译好语言。

另外,受限于行为习惯与生活习俗的不同,中国人与英美人的思维方式也存在着巨大的不同,这是跨文化翻译为什么要转换视角的一大因素。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需要理解源语言的发生背景、文化特点与表达具象,才能缩小差异性,翻译成受者能够理解的语言与意思,否则容易闹出笑话。

三、跨文化视角转换策略

(一)词类间的相互转换

在英语翻译中,词类转换是一种常见的形式,一般形容词、名词与动词是经常需要转换的。这主要是因为在英语语言中,连词较少,而一句话往往会较长,通过多个词组间的连接后,无法有准确的词汇进行表达,而词类转换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比如“No violation of the principle can be tolerated”中的“violation”译为“违背”,词性就从名词转变为汉语中的动词。为了确保翻译质量,在翻译时需要进行词类转换,以满足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差异化。

(二)形象间转换

由于英语与其他语种的文化形成背景不同,社会风俗也各不相同,即便是同一个形象,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也会表达出不同的意思。译者需要对当下的背景进行研究,了解形象的转变方式,准确表达出其含义与内容。译者在理解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的基础上,自身会有一种文化的整合,将原文的风格和自身进行结合,完成糅合统一后,再对源文件进行转换,保留一部分,去除一部分,最终能够译出令需求者满意的译文[3]。

(三)虚实间的相互转换

英语语种使用者与汉语语种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存在着严重的差异,在语言的表达上同样面临着非常大的不同。掌握虚实转换就可以确保翻译的合理性与准确性。比如针对同一件事情,中国人与英美人的处理方式不同,这源于思维方式上的不同。中国人更加偏向于形象思维,而英美人更加注重逻辑思维;中国人更加注重“和谐”“大同”“中庸”,而英美人更加偏重于“对立”,主体与客体间往往有很大的关系距离。虚实转换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策略,比如英语中的处理问题方式之一“under the table”中的“table”,并不是对单一事件的处理,而是“私下处理”。这种虚实间的转换可以明确表达出前者需要表达的,也更容易让后者听得明白,加以理解。

四、跨文化视角翻译策略

(一)培养跨文化视角翻译意识

译者在工作与学习中,需要不断培养自己的跨文化视角翻译意识。比如了解英语文化背景,丰富英语知识,提高双向语言的翻译能力。培养跨文化意识,不仅可以做到清晰表达自己的语言与意思,而且能够理解源文,随机应变,进一步提升英语能力。其中,感情色彩的加入非常重要,翻译绝不仅仅是简单地翻译,重点是对意境的描述。在某些场景下直接对源文件进行翻译将会失去一些色彩,使得翻译过于格式化。这一点在汉译英中存在,在英译汉中同样需要加以重视。英语中同样有虚拟意境的表达方式,在翻译时需要不断提醒自己,只有通过跨文化视角的转换,才能够具备翻译需要的能力。

猜你喜欢

翻译策略
浅析《书剑恩仇录》英译本的翻译策略
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英语电影片名翻译
浅谈青岛市公共标识语英译现状及翻译策略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原型理论和广告英语的翻译
汉语叠词及其英译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