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篮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的原因分析与预防研究

2019-11-24吴建辉

运动精品 2019年12期
关键词:脚踝踝关节韧带

吴建辉 吕 园

(赣南师范大学,江西 赣州 341000)

在篮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相对于其他部位的损伤所占的比例较高。据调查,经常参加篮球运动的爱好者当中有77.8%的人踝关节曾受过伤,大部分都是扭伤即韧带拉伤,骨折发生几率相对较小。这主要是由篮球运动的特点所决定的。篮球运动对抗性强、速度转换快、技战术动作变化多,同时运动时间相对较长,体能消耗大。进攻和防守大都要求在一瞬间做出决定,没有快速合理的脚步移动很难将篮球的技战术发挥到理想的水平,这无疑也给踝关节的受伤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本文通过分析篮球运动踝关节受伤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1 踝关节损伤原因及分析

1.1 踝关节的解剖学特点

踝关节有胫骨下关节面和胫腓骨的内外踝关节面与距骨滑车构成。踝关节是人体负重最大的关节,人体站立式全身的重量均匀的落在两侧踝关节上,行走时的负重约为体重的5 倍多。其特点是外踝低于内踝,关节囊前后和外侧韧带较为薄弱,而内侧韧带较为坚韧,因此,外侧副韧带是踝关节最容易受伤的韧带。此外,距骨体前宽后窄,当伸足背时,距骨完全进入踝穴,踝关节相对稳定,不易扭伤,而屈踝屈趾时,距骨后较窄的部分进入踝穴,由于其间隙较大关节相对不稳定,所以踝关节在屈踝屈趾时容易发生侧向活动,加上侧移时的力量,从而引起踝关节周围组织的损伤。踝关节损伤多由于行走时踩在了不平的地面上或者跳跃腾空后足部落地时踝关节呈屈踝屈趾位,踝关节不稳定,从而导致踝关节过度内翻或外翻造成的。篮球运动中,运动员在跳起投篮、防守或者抢篮板时,足部就处在屈踝屈趾的状态,若落地时重心不稳、身体失去平衡或者踩在别人脚上、球上以及不平的地面上,就会使足的前外侧着地,脚踝外翻,拉伤外侧副韧带。

1.2 准备活动不足

很多篮球参与者一上球场就立即开始比赛,没有充分的将机体活动开来,也就是所说的准备活动不够充分。人体肌肉组织有三大物理特性即伸展性、弹性和粘滞性,在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时,肌肉组织的弹性和伸展性会受到很大限制,粘滞性会限制肌丝和韧带的灵活性。当突然大强度,大幅度的运动时,一些动作会不到位进而会导致运动的损伤。所以在篮球运动前尤其是打比赛时,要先做好准备活动,调动起神经的兴奋性,使肌体温度升高,减少和克服肌肉组织的粘滞性。

1.3 缺乏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的意识

在业余篮球运动中,很多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保护他人的思想意识,进攻有勇无谋,横冲直闯,防守无视规则,动作凶狠。从事篮球运动的大都是年轻人,很多人自认为身体强壮,具有较强的对抗性。进攻时战术简单,常常单打独斗,拿住球就想直冲篮下而后上篮得分。突入禁区后,要么不小心踩到别人脚上,要么速度太快,腿部承担的负荷过大而造成损伤。防守者看到有人带球突破,争抢篮板时,不管移动路线上是否有人,都要全力起跳拼抢篮板,不专业的篮球意识使绝大部分参与者都一窝蜂的挤在小小的禁区内,很容易在移动时或下落时踩在别人的脚上从而造成脚踝扭伤。

1.4 身体状态不良

由于有些篮球参与者是新手,技战术水平和对抗能力还处在一个相当低的水平上,这一类爱好者、跑动积极、防守尽力,但终因力量、速度、耐力等素质的欠缺,导致他们是最容易受伤的群体,其中也包括踝关节损伤。此外,运动量的大小安排不合理也是踝关节受伤的原因之一,长时间的篮球运动而没有及时补充能量,容易导致身体疲劳,运动能力下降,动作反应迟钝,下肢发沉,加之足部承受较大的重量负荷,所以也会经常造成踝关节的损伤。

1.5 其他原因

除了以上导致踝关节损伤的常见原因外,还有场地因素。篮球场地的材质分为塑胶场地、木地板场地、水泥场地、沥青场地、土地场地等,塑胶场地和木地板场地规格较高,其硬度和弹性适中,是最适合篮球运动的场地。但是这种场地造价相对昂贵,而且还要有后续的维护管理,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篮球场地都都是水泥场地或者沥青场地。这类场地硬度较高,长期在这种缺乏弹性的场地上跳跃,会对人的下肢膝踝关节造成慢性损伤。服装不合格也是产生踝关节和其他部位损伤的原因之一,这里主要是指鞋子。很多篮球参与者,打球篮球时穿的不是专业篮球运动鞋,鞋子对脚踝能否受到保护具有直接的影响。

2 踝关节损伤的预防和处理

2.1 踝关节损伤的预防

培养良好的习惯,在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减少肌肉韧带等组织的粘滞性,增加弹性和伸展性。加强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做踝关节的练习,如绕踝运动,负重提踵练习,提踵摆踝,跳绳,抖足放松等,使踝关节得到不同程度和方式的练习和放松,增强踝关节的力量、协调、平衡和适应能力,从而更好的预防损伤。在篮球运动中腾空落地时,有意识的使两脚尖向外开一定角度,尽可能双脚同时着地受力,防止脚掌过度外翻。落地时若感到不稳要及时顺势下降重心倒地缓冲,不要刻意维持站立姿态的平衡。

2.2 踝关节损伤的及时处理

踝关节损伤一般都为扭伤,属于闭合性软组织损伤。脚踝扭伤后要及时正确处理,若受伤后不能及时科学的治疗将会加重损伤或不利于接下来的康复,甚至会留下后遗症。其处理方式是,无论脚踝扭伤的程度轻重,首先要立即停止活动,尤其是剧烈活动,坐在或者躺在地上,减小脚踝的负重,轻度扭伤不必再做其他深一步的处理,只需休息一段时间,等待完全康复即可。重度扭伤就要进一步采取措施,扭伤后要立即停止运动,抬高脚踝,减轻踝关节负荷,有条件的情况下立即找来冷水或冰块冷敷,但冷敷时最好要在冷水或冰块上包上一层毛巾以防直接接触冰伤皮肤,而后及时送进医院确定骨头的受伤程度。冰敷时要注意,24 小时内采取冷敷,冰敷会使血管收缩,减少血液外渗。此外还要对受伤部位加压包扎,加压不要过紧,要确保血液的流通,否者超过半小时有可能因血供不畅而造成肢体坏死。24 小时后采取热敷,进而加快康复。

3 建议

3.1 掌握一定的解剖学、生理学知识,了解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理和康复原理。

3.2 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尤其是在天气条件不利或机体状态欠佳等情况下。

3.3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要根据天气条件、个人情绪、机体状态、对手情况等,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3.4 加强踝关节力量、柔韧、灵活性的练习。

3.5 加强医务监督,掌握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方法。

猜你喜欢

脚踝踝关节韧带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老人怎么练脚踝
崴脚,不可忽视的伤害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听说人工韧带不好, 真是这样吗
崴脚可不是小事
老人多做脚踝操
踝关节损伤的正确处置
多走沙地可锻炼下肢韧带
七分宽腿裤展现性感脚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