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秘密花园》的情感教育介入

2019-11-23刘晓春

艺术科技 2019年15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职业教育

摘 要:本文以《秘密花园》中玛丽的成长为蓝本,分析了情感教育介入成功的过程,并探讨了情感教育对于当下职业教育教学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情感教育;职业教育

《秘密花园》是美国著名女作家弗朗西斯·霍奇森·伯内特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主要讲述了问题女孩玛丽如何从一个问题女孩一步步蜕变成独立、乐观、自信的孩子的故事。虽然这本书被很多人定义为儿童文学,但其实它是一部关于成长的书,一部对生命充满着热爱和赞美的书,也是一部超越了年龄界限的书。

情感教育与认知教育相对,主要是指在教育中介入情感以达到教育目的的教育方式。目前,比较流行的情感教育理论主要包括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育”理论、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的“情感动力”思想以及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等。

教学中情感教育介入,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学中介入情感,通过情感交流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的教育方式。在当下的职业院校中,大部分生源属于在高中不被重视的群体,他们很多人文化素养不高、自信心不强,对自己的学业没有具体的打算,对自己的未来更没有明确的规划。针对这种现状,职业教育必须在教学中介入情感教育,改变学生的面貌,让他们在接受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增强信心,明白自己要什么,怎么做,从而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秘密花园》的主人公玛丽成长的过程中情感教育介入的成功,对当下职业教育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1 《秘密花园》中情感教育的介入

《秘密花园》中的玛丽出生于印度,从小父母就对她不管不顾。玛丽的生活范围仅限于自己的小屋,人际交往仅仅有一个伺候她吃穿睡却不与她沟通交流的土著用人。自小的生活环境使她性格古怪,身体瘦弱,爱发脾气,不愿意与人交流。

后来父母因瘟疫去世,玛丽被带到姑父阿奇德·克雷文家里。在那里,她遇到了照顾她的仆人玛莎。起初,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玛丽对玛莎呼来唤去,但玛莎并没有纵容玛丽,而是认真地告诉玛丽,十岁的孩子很多事情都可以而且应该自己做了,两人因此发生了很多矛盾,但玛莎没有退缩,坚持让玛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玛莎的引导下,玛丽逐渐学会了自己穿衣、穿袜,学会了自己收拾东西,更重要的是学会了独立,这种独立,让玛丽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也让玛丽对自己的未来开始有了信心。这是玛丽成长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玛莎让玛丽摆脱卧室,去院子里散步,鼓励她去探索大自然。当玛丽发现秘密花园时,玛莎进一步鼓励她去探索其中的秘密。园丁季元本、知更鸟、玛莎的弟弟迪肯——一个爱小动物的男孩,逐渐让玛莎认识到了大自然的神秘和有趣,让玛丽彻底迷恋上了大自然。在玛莎、园丁和迪肯的帮助下,玛丽认知和喜欢大自然的过程其实是玛丽认识肯定自我,明白自己要什么,确立自己目标的过程。

玛莎对于玛丽的情感教育是陪伴与不纵容,使任性的玛丽开始反思自己,开始改变自己的傲慢无礼,开始考虑与人平等友好相处。12岁男孩迪肯的陪伴,与玛丽一起改造花园,是一种积极的引导,使玛丽慢慢地肯定自我,变得积极乐观,在这个过程中玛丽逐渐成长,思想上发生了变化,学会了关怀与友爱。后来,玛丽自己成了情感教育的践行者,她与迪肯一起帮助了柯林,使他慢慢地成为一个健康的男孩,获得了新生。与迪肯、柯林等人合作,玛丽打理好了秘密花园,鲜花绽放的秘密花园,变成了三个孩子快乐的天堂。玛丽与迪肯、柯林等人打理秘密花园的过程,是实现自我的过程,同时也象征着情感教育的全面成功。

2 高职院校学生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职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19年国家先后出台了各项政策发展和改革职业教育。但受到高校扩招等方面的影响,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下降,加之目前中国高职教育体系尚不完善,校企对接不是非常紧密,高职院校本来应该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的场所,但现状却不容乐观。

2.1 学生文化素养不高

因为本科扩招、生源基数降低等多种原因,高职院校的招生门槛不断降低,生源素质在成绩以及其他方面不断下降。现在的高职学生主要是“90后”甚至是“00后”构成,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但也存在很多问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高中属于被忽视的群体,思想上不求上进,部分学生纪律意识不足。生活上,个人中心意识较强,集体主义观念较弱。这为高职教育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带来很大的阻碍。

2.2 学生自信心缺乏,自我认可度低

在高中阶段,学习成绩的好坏一直是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很重要的标准。高职院校的生源中有很大部分学生高中成绩并不理想,很多孩子也因此没有得到过老师和家长的肯定,自信心不足,甚至有一部分还有自卑心理。

2.3 学生学习目标和发展规划缺失

文化素养不高,自信心不足,导致很多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很多学生都没有考虑过自己来学校以后学什么,毕业离校能做什么,对自己的学业、自身的发展缺少长远规划。

学生由于自身底子差,自信心不足,目标不明确,在学习过程中没有良好的状态和积极的风貌,给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带来了非常负面的影响。

3 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介入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目前的情况,在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而不仅仅是单独的道德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会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如何在教学中介入情感教育呢?

3.1 关注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觉到被重视

很多高职学生的文化底子较差、纪律松散、自我意识较强,跟《秘密花园》中玛丽最初的情形非常相似,玛丽最初的敏感、强势、自私的根源在于自己从小被孤立,不被重视。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在教学上严格要求,让学生们能端正学风,但一些学生又比较敏感,往往会曲解老师的意思,严格的要求容易让他们产生对抗情绪。因此,无论处于何种情境,都要对学生热情相待,用自己的热情让学生明白之所以严格要求是因为老师重视自己,是为了让自己有更好的成绩和发展。让学生們在老师的关注中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在学业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3.2 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树立自信

高职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步增强,但又不成熟,因此特别容易被诱导。当前社会属于信息大爆炸的社会,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取自己需要的各种信息,这种信息是帮助,也是陷阱,尤其对学生而言,他们很容易掉入这种陷阱中不能自拔,而对其他事情不予关注,目前高职院校很多学生上课玩手机便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作为老师,在教学中要多设计情景让学生参与进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把他们关注点转移到课堂上,转移到学习上。而底子差已经让很多学生对学习丧失了兴趣,老师首先要深入浅出地讲解知识,尽量让学生学起来不那么吃力,要了解学生不同的特点,尽可能发挥每一位学生的特长,激发他们的潜力,要多表扬与鼓励学生,有时简短的几个词几句话便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尊重、信任和关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3.3 引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和发展规划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玛丽从最初在别人的帮助下认识大自然到最后可以游刃有余地打理秘密花园的过程,便是确立目标规划,实现自我的过程。老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要引导学生逐步确立学习目标乃至制定自身的发展规划,学会通过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和发展规划来对自身进行管理,可以先制定一个个小的学习目标,通过实现小的学习目标来让学生树立学习上的自信心,并为实现更大的学习目标乃至发展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4 结语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我国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主要基地。利用情感教育手段介入教学,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改善学生的学习面貌,让学生好好学习,做好发展规划,对学生自身的成长及我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Goleman, D . Emotional Intelligence: Why It Can Matter More Than IQ[M]. Bantam,Anniversary,2006.

[2] 伯纳特(美).秘密花园(经典译文)[M].四川文艺出版社,2015.

[3] 朱艳妮.园有玛丽初长成——从成长主题分析《秘密花园》[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8).

作者简介:刘晓春(1981—),女,天津人,天津商务职业学院讲师,英语教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學,跨文化交际学。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职业教育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