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管理面临的挑战及策略
2019-11-23佘斌
摘 要:在国家人才战略的导向下,高等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张,系列工作开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尤其是安全管理方面,作为保证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工作,在实际践行中,受多重因素影响,暴露出了不少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基于对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管理面临挑战的概述分析,着重就其相关完善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高校校园;安全管理;问题;完善
多元文化生态视角下,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出现了明显变化,他们强烈的个性化色彩,使之面临着诸多安全问题,除了传统安全问题,还有许多新型安全问题频发。因此,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相关课题研究备受关注。
一、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管理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发展,生源数量急速增长,使得高校安全管理形势越发严峻,传统安全问题频发,包括交通事故、食品安全等。与此同时,互联网经济时代,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越发复杂,他们强烈的好奇心以及鲜明的个性,使之面临着更多新型安全问题,心理健康发展备受关注。具体而言,据部分网媒报道,历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倍增,他们在求职、情感等方面遭受的挫折可能会直接转换为心理问题,一时间想不开而采取跳楼自杀等行为,令人扼腕。另外,网络科技的应用发展,大大便捷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形成了我国多元文化生态格局,其中信息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大学生深陷其害。例如,校园网贷、网约车出行等吸引了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受众,新型诈骗犯罪层出不穷,一旦不慎,则可能面临着身心方面的双重伤害,有关方面的报道不胜枚举。大学生正值青春发育关键期,他们各方面能力建设尚未成熟,加之复杂的环境干扰,使之面临着生命安全、思想安全等多重问题,对高校相关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
二、高校安全管理完善策略
安全管理作为高校系列工作的重要组成,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一环,其作为一项系统化工程,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发展性。作者基于上述分析,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高校安全管理完善策略。
(一)健全制度规范
安全管理,观念先行。大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一代,是祖国未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生力军,更是承载着无数家庭的希望。新形势下,高校应努力担负起培养育人的关重职责,深刻认识到安全管理工行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充分贯彻“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的思想理念,并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完备的规范制度,注重对教师和学生两大主体的约束,责任到个人,树立他们高度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引导其全面参与到安全管理中来。同时,高校还可建立良好的奖惩考核机制,结合师生表現行为予以奖励或触发,进一步提升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确保相关责任的有效贯彻落实。除此之外,紧密关注社会动态发展,了解高校安全影响因子,藉此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构成,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有效指导。
(二)加强教育引导
师生作为独立的行为个体,尤其是在高校相对开放的管理环境氛围下,应当主动参与其中。某种维度上讲,高校安全管理的核心要义是为师生提供一个安定有序的教学环境。对此,高校应积极开设安全教育相关课程,并将之纳入到年度教学计划当中,确保足够的课时、资源投入。同时,在安全教育课程建设上,要紧贴社会生活现实,精准把握安全问题的季节性、规律性特点,基于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目标导向,不断充实其中内容构成,并强化教师职责意识,丰富他们的学识构成,以为学生提供科学的引导或帮助。在具体践行方式上,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针对网络诈骗、校园贷等新生安全问题进行深度解析,并组织多样化的课堂讨论活动,提升他们的主动安全意识,从根本上切断安全影响因素作用。
(三)注重科技导入
高校安全管理是一项持久性工程,关涉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要将之全面覆盖学生成长,依托先进科技导入,转化为学生高度的思想意识和素质能力,以使之更好地迎接社会未来。具体而言,高校可基于校园网络平台,开发安全教育服务功能模块,加大对安全教育的宣传,并结合实际案例解析,潜移默化中强化学生安全意识,同时教会他们正确的应急处理办法。对于教师而言,要充分利用现代交际软件的即时互动优势,以亦师亦友的身份介入学生学习生活,关注他们的思想行为动态变化,给予适时恰当的心理辅导或帮助,减轻其所面临的压力,通过富有人文性的关怀,提升学生幸福感,减少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安全问题。除此之外,高校需依托大数据支持,了解安全管理的动态发展,不断丰富工作项目,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目标。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管理趋于多元化、复杂化,在实际践行中,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充实工作项目构成,依托健全的制度规范,组织开展各类有效安全教育活动,提升师生能动性,确保大学生身心健康同步发展。作者希望学术界大家持续关注此类课题研究,全方位解析高校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继而针对性地提出更多有效优化策略,努力创造良好地高等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柳松.新形势下高校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与措施——以安全管理为例[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05):135.
[2]王泽松.高校安全管理协同机制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9,21(02):107-108+5.
[3]李忠.新形势下做好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四个强化”[J].管理观察,2017(13):167-168.
作者简介:佘斌(1986-),男,汉族,浙江长兴人,本科,研究方向:行政管理,高校后勤管理、高校安全管理、大学生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