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壮大全科医生队伍,为健康中国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访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于晓松教授

2019-11-22文图中国医药导报主笔

中国医药导报 2019年29期
关键词:全科医疗卫生医学

文图/《中国医药导报》主笔 潘 锋

全科医生是居民身边的健康卫士,被誉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根据规划,到2020 年我国将培养30 万名以上的合格全科医生。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于晓松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是深化医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任务之一。当前我国全科医生队伍数量仍然不足,质量总体不高,需要通过创新全科医生培养和激励机制,健全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制度,进一步提升基层全科医生的岗位吸引力,强基层,补“短板”,为建设健康中国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居民健康“守门人”

于晓松教授首先介绍说,全科医生是具有较高综合程度的复合型临床医学人才,主要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乡镇卫生院等基层,承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转诊、预防慢病管理、康复、保健、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全科医生的服务对象涵盖了不同性别和年龄的人群以及他们所涉及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各层面的医疗和健康问题,全科医生因此被称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全科医生也是分级诊疗“首诊在基层”的主力军和医疗费用的“守门人”。

于晓松教授做学术报告

于晓松教授进一步解释道,“守门人”有两个含义,一是全科医生绝大部分都在社区、乡镇和农村基层工作,居民如果出现身体不适可在第一时间得到全科医生的帮助。全科医生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诊疗模式,所服务的辖区人口相对稳定,为个人、家庭、社区提供医疗服务,诊疗技术也多为基本医疗技术,对患者照顾范围更宽,也更加注重满足患者对伦理和生命质量的需求。全科医生立足基层,承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临床工作,开展门诊、巡诊、家庭病床、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卫生服务,满足辖区居民基本卫生需求;承担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慢病防治和管理工作,进行院前急危重患者现场抢救并及时上转。

二是全科医生的工作还包括,参与宣传、普及、推广健康理念,开展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健康管理等,通过对社区健康人群和高危人群的筛査与咨询,减少疾病发生或把疾病控制在早期。全科医生还要开展社区妇女保健、儿童保健与老年保健,开展流行病、传染病预防、监测与控制工作,提供心理卫生咨询等基本精神卫生服务,并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各项登记、统计和分析总结工作。

于晓松教授认为,全科并不意味着全科医生的知识结构、岗位能力水平比专科差,全科医生有其自身的特点,他们的知识结构更加宽泛,不论小孩还是老人,心脑血管疾病或还是消化系统疾病他们都有所了解;全科医生与内科医生、外科医生一样也是专科医生,且更善于与患者沟通协调,在疾病诊治和康复过程中能更多地体现医学的人文关怀。

于晓松教授介绍说,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实行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方向,也是国际通行的做法和成功经验,目前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已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全科医生制度。

家庭医生最早出现在英国。在英国,年满16 周岁的公民都需注册并享受签约全科医生提供的保健、诊断、治疗及转诊等服务,除意外事故或急诊等特殊情况可以直接去医院就诊外,英国公民一般的健康问题都要先由全科医生来解决。目前,英国6000 多万人口的日常医疗保障由一万多名全科医生承担,每年诊疗3.7 亿人次患者,大约每天100 多万人次。在英国90%的居民患病后都要先由全科医生接诊,只有当全科医生认为患者病情严重或者他们不能确诊时,才会把患者转诊到专科医院,每年转诊量约为1300 万人次,不到就诊总数的10%。

于晓松教授认为,英国全科医生制度的成功经验有,首先是英国的全科医生深得英国居民的信任。在一项有关11 个发达国家医疗制度的调查中英国荣居首位,绝大多数英国人对他们的全科医生表示满意。以精神疾病为例,英国90%的精神疾病患者由全科医生照顾,通过熟悉他们的全科医生和护士鼓励患者接受治疗,有利于取得更满意的效果。其次,英国的全科医生还承担着一个更重要的责任,即守护着英国的国民医疗体系,全科医生不仅要努力为患者解决问题,还必须非常注意节省医疗经费。全科医生通过把不需要去医院的人“挡”在医院大门之外而节约了宝贵的医疗资源,真正担当起“守门人”的职责。据统计,英国每年接受全科医生治疗的90%的患者的医疗支出为130 亿英镑,仅为英国每年医疗财政费用的8.5%,因此,尽管英国政府的医疗财政投入只有GDP 的9.8%,不到美国的一半,也低于欧洲其他许多国家,但同样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其中全科医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英国的全科医生制度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有效的医疗体系。

此外,澳大利亚的全科医生作为最前沿的医疗卫生服务提供者,为患者提供了所需的多种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在社区解决了多数患者的问题,同时帮助少数患者有选择地联系专科会诊与转诊。加拿大、法国等国家的全科医生队伍占医师总数近一半,并享有丰厚的报酬和较高的社会地位。美国的全科医学现已成为美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巴作为一个中等收入国家,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发达国家才能达到的居民卫生健康指标,其独具特色的初级医疗服务体系一直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赞誉。

基层是防病治病主战场

于晓松教授介绍,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最早可追溯到20 世纪50 年代。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从1949 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广大乡村医生就植根农村,为我国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和广大农民群众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1949 年我国农村仅有病床20 133 张,卫生技术人员328 276 人,卫生资源十分匮乏。随着人民公社的发展,我国农村基层卫生网逐步建立起来,培养了一支数量庞大的半农半医的“赤脚医生”(现名乡村医生)队伍。为提高农村防病治病水平,从1950 年起,国家一方面通过“联合诊所”方式整合农村原有医疗资源,另一方面利用城市卫生资源支援农村。20 世纪60 年代初,毛泽东同志发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六·二六”指示,广大军内外医务工作者分批分期深入农村,仅1965 年到1967 年间就有约16 万余名赤脚医生接受了培训。

基层是我国广大城乡居民防病治病的主战场,赤脚医生是农村最基层的医生,数以百万计的赤脚医生在接受一定培训后回到农村,一边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一边传播卫生知识和开展简单的防病治病工作,构筑了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网底”。赤脚医生也是合作医疗制度的主要实践者和忠实执行者,有研究显示,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20 世纪60 年代初步形成,70 年代达到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全国农村拥有赤脚医生180 多万,卫生员350 万,接生员70 万。到1965 年,初步形成了以集体经济为依托的县医院、公社卫生院、大队(村)卫生室,三级医疗机构分工合作的农村初级医疗卫生网。新中国成立后,经过30 年的发展,至1978 年全国2100 个县建有县医院2363 所,床位达到298 326 张,卫生技术人员为221 778 人。到1980 年,全国有乡(公社)卫生院55 412 所,床位775 413 张。到1983 年,全国有村卫生所61 万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27.9 万人,农村卫生员和接生员192.8 万人。

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提出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新中国卫生工作方针。在城市,国家直接举办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在工矿、机关、学校普遍建立了医院或医务室,大中城市为方便居民就医,建立了街道医院、门诊部和居委会群防站、红十字卫生站等,基本形成了三级医疗卫生体系。经过30 年的发展,我国初步建立起一个基本覆盖城乡居民,低投入、高产出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卫生防疫体系,不断夯实的基层卫生工作,为保障和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做出了巨大贡献。统计显示,我国居民人均期望寿命1949年为35 岁,1960 年 至1965 年 为44.1 岁,1980 年 到1985 年 达 到58.9 岁,2018 年达到77 岁。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8.3/10 万,婴儿死亡率下降到6.1‰,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于晓松教授指出,国内外实践表明是否拥有足够数量的合格的全科医生,能否建立以全科医生为核心的基层卫生服务队伍,能否提供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特征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和形成有效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将直接关系到重大疾病防控、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提高和医疗费用的合理控制。基层是防病治病的主战场,但基层也是制约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短板”,而基层人才队伍则是短板中的短板。我国全科医生制度起步较晚,经验少,配套体系尚不完善,学科建设相对滞后,全科医生队伍处于总体短缺状态。全科医生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素质参差不齐、待遇低、培养激励机制不完善、社会认知度不高等问题亟待解决。

于晓松教授介绍,从数量上看,当前我国合格的全科医生数量仍然远远不够。2012 年底,我国全科医生数量为11 万人,占执业(助理)医师的4.2%,每万名城乡居民拥有全科医生仅0.81 人。到2018年底,我国经培训合格的全科医生达到30.9 万人,每万名城乡居民拥有有全科医生2.2 人。虽然近年来通过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等措施,我国培养了一大批合格的全科医生,但由于缺乏激励机制,基层全科医生仍在不断流失。

从质量上看,我国基层医生本科及以上学历不到40%,乡村医生更低且多数没有接受过严格规范的住院医师培训,一部分原有的社区医务人员通过转岗培训虽然基本掌握了全科医学基本理论,但距离合格的全科医生标准仍有一定差距。全科医生水平不高也造成了社区居民就医没有明显获得感,成为制约全科医学和基层医疗卫生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之一。由于全科医生的主要工作场所在社区医院或村卫生室,医疗技术和设备不如大医院,因此有时还会被患者误认为全科医生就是过去的“赤脚医生”,导致对全科医生缺乏信任,一些地区城乡居民至今仍不习惯到基层就医。

提供有力政策保障

于晓松教授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在总结过去20 多年探索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制约我国全科医生发展的多方面问题,国家在政策层面对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全科医生制度进行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

1997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加快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医生。1999 年7 月,原卫生部等10 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提出“要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以全科医生为骨干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适应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同年12 月,原卫生部召开全国全科医学教育工作会议并印发《关于发展全科医学教育的意见》,此后,北京、辽宁、浙江、上海等地陆续开展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

2000 年,原卫生部成立全科医学培训中心,挂靠在首都医科大学,中心承担全国全科医学教育指导工作,之后,全国28 个省(区、市)也相继成立了省级培训中心。2006 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原人事部等5 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同年,国家启动“中西部地区城市社区卫生人员培训项目”。2009 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要加强全科医生的培养培训。2010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6 部委联合制定出台《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该规划提出:“到2020 年,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培训全科医生30 万”。2010 年,原卫生部启动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同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五部门启动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

于晓松教授特别介绍说,为进一步保障和改善城乡居民健康,发挥好全科医生的作用,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2011 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该意见就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方法和内容、执业准入条件、全科医学专业学位授予标准、全科医生激励机制、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等作出了一系列顶层设计,明确了“5+3”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该意见要求加快壮大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到2020年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 名到3 名合格的全科医生。此后,我国由相继出台了《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标准(试行)》《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试行)》《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试行)》《中医类别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标准(试行)》等国家标准,指导各地严格规范地开展全科医生培训工作。

于晓松教授说,近年来,国家连续出台政策进一步“提速”全科医生培养。2015 年9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指出实施分级诊疗重点要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2017 年11 月20 日,十九届中央深改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该意见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围绕加快健全全科医生培养体系,创新全科医生使用激励机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措施,为加快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全科医生制度,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该意见围绕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特别是在岗位聘用、绩效工资、职称晋升、医疗价格、签约服务、全科特岗等方面提出了若干重要改革举措,进一步凝聚了社会共识,推动了全科制度落实。该意见的出台对健全全科医生培养体系,提升全科医生培养质量,加快壮大全科医生队伍,对于深化医改、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健康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随着国家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我国全科医学不断得到发展,全科医学理念逐渐开始深入人心,全科医生队伍不断壮大。”于晓松教授说。

于晓松教授继续介绍说,20 世纪80 年代后期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我国开始了发展全科医学和培养全科医生的探索与实践。1989 年10 月,原首都医学院(1994 年更名为首都医科大学)成立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和推广全科医学概念。1994 年,原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设立全科医学科,2000 年中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和全科医学教研室成立,2014 年1 月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科医学科重组成立。5 年来,重组后的全科医学科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全科医学年门诊量超过10 000 人次,病房收治患者逐年增加。医护人员在健康管理、ASCVD 危险因素、慢性病共病等全科医学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承担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 项,发表SCI 论文15 篇,走在了全国前列。全科医学科还搭建了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与基层协作平台,提升了双向转诊和基层医院诊疗水平,在国内首创的基于全科医生连续服务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已应用于沈阳市8000 多名社区居民,取得良好效果。

于晓松教授说,自2011 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以来,经过8 年多的努力,我国全科医生教育培养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初步建立,培养体系基本形成,通过不断深化院校全科医学教育,多措并举加大培养力度,我国全科医生数量迅速增加,质量不断提高。通过与教育部加强医教协同,深化了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明确构建了以“5+3”为主体,“3+2”为补充的院校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三阶段有机衔接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着力为基层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的合格全科医学人才。毕业后全科医学教育制度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目前我国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继续教育政策体系、组织架构和工作机制,基本实现了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卫生人员和医学一级学科三个“全覆盖”,终身教育理念深入人心。

为解决当前基层急需全科医生与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周期较长的矛盾,国家多措并举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培训。通过推进“3+2”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支持中西部地区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招收培训一万多名助理全科医生。通过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为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招收培养了43 000 名从事全科医疗工作的本科医学生。2015 年到2017 年,顺利毕业并履约的14000余名免费医学生在参加了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工作岗位基本得到落实。通过加强转岗培训,累计转岗培训全科医生13 万余人。安徽、湖南、四川、云南等4 个省份启动实施了全科医生特岗计划试点,招聘特岗全科医生1059 人,特岗计划优先为革命老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家级重点扶贫开发县等招聘特岗全科医生,全科医生特岗计划逐步扩大,2017 年特岗计划实施范围扩大到12 个省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改革不断推进,全科医生职称晋升实行“直考直聘”“县管乡用”的人事聘用管理政策取得突破,充分表明我国全科医生制度已经建立并发挥着重要作用。

全科医学学科平台建设不断深化。于晓松教授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生命线,掌握规范扎实的临床和公共卫生能力是培养合格全科医生的关键,对于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临床医生整体水平,促进医师队伍同质化,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5+3”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是我国医师培养制度的重大改革,旨在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源源不断地输送高质量的临床医学人才,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2013 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等联合印发《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该意见将全科专业作为36 个培训专业之一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体系,加强和推进了“5+3”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到2019 年底,我国558 家全科医学住陪临床基地将完成独立设置全科医学科,进一步强化建设1600 余家基层实践基地全科医学科,经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的全科医生将不断增多,全科医学学科平台建设进入新阶段。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在建立健全全科医生制度、规范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体系、拓宽全科医生职业发展平台等方面做了不懈努力。

“近年来,不断壮大的全科医生队伍显著提高了在职在岗全科医生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为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于晓松教授说。

《中国全科医生培养发展报告(2018)》显示,截至2016 年底,我国共有全科医生20.91 万人,其中取得全科医生培训合格证书的13.15 万人,注册为全科医学专业的7.76 万人,平均每万人口拥有1.51 名全科医生。全科医生主要分布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其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的全科医生数为7.83 万人,占比37.4%,平均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拥有全科医生2.28 人;乡镇卫生院的全科医生数为9.28 万人,占比44.4%,平均每个乡镇卫生院拥有全科医生2.52 人。从地域分布来看,东部地区拥有全科医生11.65 万人,占比55.7%,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为2.03 人,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的1.16 人和1.14人。东部地区注册为全科医学专业的全科医生数为4.75 万人,占比61.2%。来自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全科医生队伍中男性占52.7%、女性占47.3%,男性占比略高于女性;全科医生年龄以35 岁至44 岁居多,占42.9%,其次为45 岁至54 岁,占26.2%;全科医生的学历以大学本科和大学专科为主,分别占37.4%和38.4%;全科医生职称以初级和中级为主,分别占54.8%和35.5%。

发挥重要引领作用

于晓松教授介绍,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1993 年11 月成立至今,26 年来一直秉承着促进全科医学学科发展,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提升百姓健康水平的宗旨,历经艰辛探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全科医学理念传播、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和全科医疗服务模式探索和实践等方面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为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993 年全科医学分会成立,标志着全科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临床二级学科在中国大陆正式建立。20 世纪80 年代中末期,原卫生部和中华医学会在全科医学的引入和起步上发挥了重大作用,时任中华医学会常务副会长曹泽毅教授任第一届全科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时任卫生部部长兼医学会会长陈敏章教授任名誉主任委员。建立分会的初衷是,当时许多专家就已经认识到要想真正解决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就必须走发展全科医学的道路。只有不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才能全面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建立全科医学分会和发展全科医学是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支撑,是新时期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

于晓松教授介绍,26 年来,在八任全科医学分会主任委员的带领下,诸多老前辈、老专家和广大全科医学领域的同仁,一直在为建设全科医学学科,壮大全科医生队伍,提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创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辛勤耕耘,分会发展经历了萌芽、起步、快速发展三个阶段。尽管早在1997 年我国就已明确提出“加快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医生”,但在分会成立之初有利于全科医学发展的适宜环境还没有形成,面临诸多困难。2011 年《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出台,标志着我国全科医学发展步入快速发展阶段。经过一代又一代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精神的全科医学界同仁和其他医学学科专家的团结协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分会成立以来,依托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术活动和培训,始终致力于推进全科医学学科建设与全科医学人才培养。随着分会的不断发展壮大,学术活动和培训的受众规模迅速扩大。

于晓松教授说,为进一步保障和改善城乡居民的健康,发挥好全科医生的作用,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保证《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得到落实,分会受国家相关部委委托,充分发挥专家优势并动员各地学者对我国全科医学发展、全科医生队伍现状、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等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为制定决策提供了充分翔实的科学依据。通过组织开展全科住院医师培训结业考核全国统一理论考试,以及部分地区全科专业独立的结业实践技能考核,使经过住院医师规培合格的全科医生不断增多。

于晓松教授表示,分会将继续引领学科发展,凝集专家队伍,采用先进的医学教育理念和方法,借助信息化平台,为城乡基层特别是贫困边远地区培养数量充足、质量合格、分布均衡的全科医生队伍发挥作用。发挥高等院校和综合医院作用,进一步做好全科医学平台建设和全科医学师资培养。发挥分会的优势,开展多学科、全方位的学术研究,通过优化服务模式,切实增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服务质量,更好地为百姓健康服务;通过做好调研,继续为政府制定政策建言献策。

多举措为建设健康中国提供人才保障

于晓松教授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在全力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各项重点任务中,再次强调以“强基层”为重点,着力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把更多人力财力物力和优惠政策向基层倾斜,发展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切实发挥好全科医生健康“守门人”的作用。

数据显示,2012 年,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为9.9%。全国18 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糖尿病患病率为9.7%,与2002 年相比,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十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2013 年全国肿瘤登记结果分析显示,我国癌症发病率为235/10 万,其中肺癌和乳腺癌分别位居男、女性发病首位。2012 年全国居民慢性病死亡率为533/10 万,占总死亡人数的86.6%。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为主要死因,占总死亡的79.4%,其中心脑血管病死亡率为271.8/10 万,癌症死亡率为144.3/10 万。

“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癌症等慢病患者,最需要的就是近在身边的全科医生。”于晓松教授说。

于晓松教授强调,实践表明能否拥有数量和质量都能够满足需求的全科医生队伍,建立以全科医生为核心的服务团队,提供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医疗卫生服务,对于形成有效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有效防控重大疾病,合理控制医疗费用支出,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全科医生是居民身边的健康卫士,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数量充足、质量合格的全科医生已成为满足居民健康迫切需求的重点工作之一。近年来,符合行业特点的我国全科医生培养制度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为发展社区和农村卫生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撑。针对目前我国全科医生队伍数量不足,质量总体不高,促进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发展的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2018 年1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该意见就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提出若干重要改革举措,明确提出到2030 年,城乡每万居民拥有5 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全科医生队伍基本满足健康中国建设需求。

于晓松教授认为,待遇问题是全科医生“下不去、留不住”的主要原因,目前基层医生和大医院医生的收入水平相差过大,容易导致在基层工作的医生人心浮动,因此,不解决待遇问题,培养多少合格的全科医生也都无法彻底解决基层卫生人才不足的问题。因此,要积极探索在医疗价格、人事薪酬、岗位聘任、职称晋升、签约服务、特岗计划、奖励表彰以及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全科诊所等方面,加大改革创新力度,通过扩大收入来源提高全科医生薪酬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基层全科医生岗位吸引力,吸引更多优秀医学毕业生加入到全科医生队伍中来。对此该意见也从建立适应全科医生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增加全科医生收入来源,改革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于晓松教授说,对在基层工作的全科医生的考核,因主要看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绩效能否得到老百姓信任,工作质量是评价的主要依据。对此该意见提出,对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后到农村基层执业的全科医生,要让他们有足够的职业发展空间,可实行“县管乡用”和“乡管村用”。同时,加强全科医学基地建设、学科建设和和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订单定向免费培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多种途径继续扩大全科医生培养规模。

于晓松教授最后说,农村和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着疾病预防、健康管理、慢病康复等任务,全科医生肩负着居民健康“守门人”的重要责任,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全科医生制度,有利于充分落实预防为主方针,形成基层医院与大医院合理诊疗分工模式,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较慢,技术力量比较薄弱,尤其是合格的全科医生非常紧缺。加强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壮大全科医生队伍是深化医改,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最大限度降低健康危险因素的需要,对于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简介

于晓松,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主任委员。长期从事全科医学与健康管理、医学教育研究和教学工作,致力于将先进的医学教育理念融入我国医学教育研究与管理工作中。针对慢性病防控这一重大民生课题,积极探索有效的防控途径,进行了创建健康管理新模式的尝试,取得了有意义的初步成果。曾主持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0 余项,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教学成果奖多项。

猜你喜欢

全科医疗卫生医学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全科医生培养还需添柴加油
突显独特之美 发挥全科价值
医学
全科专业招生“遇冷”
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之路
京津冀医疗卫生大联合
医学、生命科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