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反复朗读中领略“神奇”

2019-11-21杜丹王金涛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神奇盘古评析

杜丹 王金涛

师:老师这儿有几幅图,每幅图里都藏着一个故事,看看谁是火眼金睛。请看第一幅图,这是谁呢?

生:嫦娥。

师:你知道她的故事吗?

生:我知道,《嫦娥奔月》的故事。

师:她竟然可以飞到月亮上,真是神了。谁再来说说这幅图的故事?

生:女娲补天。

师:女娲真厉害,居然可以把天补起来。下面老师可要增加难度了。请一位同学用简洁的语言来说说第三幅图中的故事。

生:我知道,这是《后羿射日》的故事。当时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人们都受不了了,于是后羿用他的弓箭射掉了九个,留下一个在天上。

师:后羿真神,你也了不起,竟然可以用这么流畅的语言来概括故事的内容,看来你是个喜欢读书的孩子。老师这儿有一本《中国神话故事》,它的封面图画就是——

生:后羿射日。

师:现在老师把它送给这位同学,希望下课后你能把更多的神奇故事分享给同学们。

生:好。

师:第四幅图谁再来说一说?

生:哪吒闹海,哪吒除掉了龙王三太子,帮人们过上了太平的日子。

师:这些人本领可真大啊。他们不同于我们普通人,都具有超凡的力量。这就是神话故事的特点之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请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师生写课题)

师: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题。

(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真有震撼力!

【评析:新课伊始,杜老师就以形象生动的神话故事导入,充分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同时还借助学生的回答引出神话故事的特点,使学生对神话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师:《盘古开天地》这个故事到底神奇在哪儿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在读课文之前,老师有两点要求:(1)认清字形、读准字音;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通句子,在你认为精彩或者不理解的地方做好标记。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生读课文)

师:读好的同学请坐端正。先来看看同学们的词语过关了没有。请同学们来读一读这组词。(出示)

混沌   咔嚓   劈

血液   巍峨   撑

(生读词语)

师:下面这些词语比上面有难

度哦,谁来挑战?(出示)

精疲力竭   奔流不息

缓缓上升   滋润万物

(生读词语)

师:你太了不起了,把每个词语都读得这么好。大家也学着他的样子来读一读吧。

(生齐读所有词语)

【评析:认读词语可以帮助学生读准字音,为读通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做好铺垫。但词语过关在杜老师的课堂上不是平铺直叙一个个“过堂”,而是形成一个一个的“组块”,让学生不断去挑战、超越。】

师:同学们,你们读得可真棒!下面我们就把词语带入课文来读一读吧,我们先来看第1自然段。

(生读第1自然段)

师:你读得真流畅。這段话中有这样一句话,请看……

生:(齐)很久很久以前。

师:在很多神话故事的开端都有这样一句话,说明这些故事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它们充满了神奇色彩。这是神话故事的一个重要特点。让我们带着好奇之心读好第1自然段。

(生齐读)

师:同学们用朗读把大家带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这里的“混沌一片”是什么意思呢?你能结合课文内容来描述一下吗?

生:混乱。

生:看不清楚。

生:黑乎乎的,像一个大鸡蛋。

师:你们真会理解。此时的天地就像一个大鸡蛋,到处都是模糊不清,这就是混沌一片。读好这个词。

生:混沌一片。

师:我们联系课文内容很容易就理解了这个词,这就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板书:联系上下文)

师:让我们把词语送入课文再来读一读第1自然段吧。

(生齐读)

师:同学们,课文中还有哪些词语我们也能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呢?请你快速浏览课文第2~6自然段来找一找。

生:精疲力竭。

师: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把它放入课文第4自然段来读一读,边读边理解。

(生读第4自然段)

师:谁来说说这个词的意思?

生:很累的样子。

生:盘古累得没有精神了。

生:精神和力气都用完了。

师:是的,你已经理解了“精疲力竭”。就像我们读书的时候,一遍两遍我们都精气神十足,可要是读上几十遍、上百遍呢?

生:嗓子发干。

生:已经完全没力气了。

师:这就是精疲力竭。还有一个词语叫“竭尽全力”,就是用尽全部力量。虽然我们已经精疲力竭,但我们也得像盘古一样竭尽全力把事情做好。通过这两个词语,你知道“竭”是什么意思了吗?

生:用完。

生:应该是“完”的意思。

师:你说得真好!“竭”就是“尽”。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竭”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呢?

生:左右结构。

生:由“立”和“曷”两部分构成。

师:以前我们学过很多和“竭”类似的

字,你能来说说吗?

生:喝。

生:渴。

师:我们还学过一个提手旁的字,这个字是——

生:揭。

师:仔细观察这几个字你会发现,它

们的偏旁和意思有很大的关系。拿起笔来,我们一起描红、临写一遍。

(师生写字)

师:再让我们把“精疲力竭”送入课文来读一读吧。

(生齐读)

【评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这一环节的设计正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依托文本理解词语,并能举一反三,让识词变得生动有趣。】

师:课文中不仅有这些特别有意思的词,还有一些非常有特点的句子,请你再次默读课文第2~4自然段仔细找一找。

生:我认为“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很有特点。

师:你发现什么规律了?

生:两句话字数相等。

师:老师现在把它换一种格式,请你再来读读。(出示)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生自由读)

师: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缓缓上升”和“慢慢下降”是相

反的。

生:“天”和“地”也是相反的。

生:我还发现“轻”和“清”是對应的。

师:你们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啊!这样字数相等、上下词语相对应的句子,读起来特别有韵味,有节奏感。让我们美美地来读一读这句话吧。

(生齐读句子)

师:第2~4自然段中还有这样上下词语相对应的句子吗?

生: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

生:天升得高极了,地变得厚极了。

生:头顶天,脚踏地。

师:这种上下两句词语相对应的句子读起来真的是朗朗上口,不仅盘古开天辟地神奇,就连文中的句子也是十分神奇啊!让我们把这些句子送入课文,再美美地读一读吧。

(生自由朗读)

【评析:这一环节杜老师主要抓住句子的特点,找出课文中相似的几处句子,揣摩句式特点,并通过不断的朗读让学生体会对偶句的韵律,感悟语言的表达精妙。】

师:同学们,课文还有两个自然段,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第5自然段。

(生读第5自然段)

师:听到你的朗读,老师忍不住也想读一读了。不过呢,老师在读的时候稍微变化了一点儿,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师读)

生:变得像诗歌一样。

生:我发现每句话中都有“变成了”。

师:你们可真棒!这样整齐的句子读起来更美。下面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读,注意其中的停顿和重音。

(师配乐范读)

师:同学们,听了老师的朗读,请你自己再来读一读吧。

(生自由朗读第5自然段)

师:同学们读得都很投入,老师要找一位同学来展示一下。

(生读第5自然段)

师:这位同学比老师读得还要棒,

已经把我们带入到那神奇的画面了。老师要把这本神话书奖励给你。让我们也学着这位同学的样子来读一读吧。

(生齐读第5自然段)

师:就这样,“伟大的巨人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请你来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板书:化生万物,创造世界)

师:让我们一起再来读。

(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评析:“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课堂上,杜老师相机转变文本表达的方式,很好地发挥了范读“导”的作用,不仅带领学生读顺了,而且也读懂了,读出了味道。】

师:同学们,学到这里,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吗?

生:伟大的巨人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师:你真了不起!这句话就是本文总结全文的句子。课文哪些部分写了盘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呢?

生:第2自然段。

生:我有不同意见,我认为是第2~4自然段。

师:这位同学对文章把握得很准确。哪些部分又写了盘古化生出世间万物呢?

生:第5、6两个自然段是写的化生万物、创造世界。

师:同学们真棒!你们已经学会抓住关键句子归并自然段了。

(师板书:归并自然段)

师:今天我们初步学习了《盘古开天地》,学会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归并自然段的方法。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运用学到的这些方法把文章读懂、读透、读好。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杜老师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概括文章内容的一句话,并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归并自然段,这样不仅帮助学生理清了思路,还训练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评】

一幅图、一个成语、一个神话故事、一本神话故事书,一切都是这样的自然顺畅。将插图、四字成语、神话故事有机地交融在一起,是杜老师富有心思的课程导入。这个导入不仅勾连起学生前后的阅读积累,同时也很自然地让学生温故并熟识了神话故事的文体特点,加上即时奖励的一本神话故事书,这些教学行为要比简单地告诉更能让所有的学生悦纳。

特别的词语、特别的句子,采用特别的处理方式,让第一课时教学显得很特别。这样的课堂每天都是不一样的,也一定会让学生感兴趣的。学生感兴趣了,自然就能学得愉快,就更容易有收获。如,为了让学生能够读通、读顺句子,杜老师将课文第5自然段进行改写,用学生的话来讲“像诗歌”。好玩,学生也就好学、喜欢学了。

读图、读词语、读句子、读课

文……一个“读”字串联课堂。细数,在杜老师的第一课时教学中,读是最占篇幅的。如,词语过关中几次提到“把词语送入课文再来读一读”,反复读课文中有特点的句子并揣摩体会……就是这样的反复读,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悟。学生读通、读顺了课文,也读出了自己的主见。

(作者单位:  江苏南京市银城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

猜你喜欢

神奇盘古评析
盘古开天辟地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盘古
盘古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
罗斯福和凯恩斯的“神奇”结盟
一道三角函数题的多种解法评析
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甲卷试题评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