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环古城风貌带的植物景观特色研究
2019-11-21孙向丽袁泽斌
孙向丽 袁泽斌
1 引言
苏州是一座拥有2500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是全国唯一在原址上发展起来的并较完整地保存了古城原貌的现代城市。千年的历史沿袭,使苏州留有一条现代城市极为少见的护城河,沿河是自春秋时期起设计兴建的古城墙,城墙内侧即为苏州老城区。2002年5月,苏州市政府启动以古城墙和护城河为核心的环古城风貌保护工程,对部分古城墙和古城门进行修复和重建,对环古城河进行疏浚和整理,对沿岸绿化带进行改造和升级,并规划建设了一条环古城河健身步道(图1-2)。2018年,苏州环古城风貌保护工程先后获得中国都市景观大赛暨亚洲都市景观奖中国区选拔赛“城市有机更新优胜奖”和“亚洲都市景观奖中国区大奖”,其在苏州市历史名城保护和现代城市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得以充分展现。然而,在科学研究领域,关于苏州环古城风貌带的相关报道较少,2007年以后对苏州古城墙保护、健身步道设计和旅游产品开发有分散报道[1-3],但关于植物景观设计方面的分析研究却屈指可数[4-5]。本研究旨在对苏州环古城风貌带的古城墙、古城门、古城河驳岸和沿线绿地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参照我国古代造园专著《园冶》的艺术手法,对本区域的植物景观设计进行较系统的分析研究,以便更加全面地把握苏州环古城风貌带的特征,并为其他城市相似的建设项目提供参考。
2 苏州环古城风貌带的植物景观设计特色
2.1 因地制宜,传承文化
“因地制宜”是《园冶》的核心理念之一,是对我国传统造园理念和手法的概括,包含了宜居环境理论和生态伦理观的双重思想,对现代城市建设有指导意义。苏州环古城风貌带因其对历史的负载和特定的城市区位,在进行规划设计时重点考虑了历史与现代,新与旧的矛盾关系,将植物景观设计的风格定位为“协调历史风貌,再现千年水都的精神面貌”。为此,苏州环古城风貌带的植物景观设计高比例地应用了乡土树种,并积极探讨和实践了苏州传统的造园手法。
2.1.1 高比例应用乡土植物
乡土植物是指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及物种演替后,对某一特定地区有高度生态适应性的自然植物区系成分的总称[6-7]。乡土植物因取材方便,适应性好,地域特征明显,可作为城市园林绿化的首选植物类群。经调查,苏州环古城风貌带的植物景观设计高比例地应用了原产于我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植物种类,本区域应用量最多的10个大乔木树种(垂柳、香樟、银杏、乌桕、构树、杜英、枫杨、朴树、广玉兰、罗汉松)均为乡土植物;应用量最多的10个小乔木/大灌木树种(珊瑚树、梅花、桃花、小叶鸡爪槭、石楠、桂花、黄杨、石榴、樱花、垂丝海棠)中仅有石榴为外来植物;应用量最多的10个观花灌木树种(杜鹃、山茶、茶梅、金钟花、结香、月季、棣棠、锦带花、贴梗海棠、云南黄馨)均为乡土植物;应用量最多的10个观叶灌木(八角金盘、含笑、南天竹、火棘、栀子花、金森女贞、红花檵木、枸骨、海桐、水蜡树)中仅有金森女贞为外来植物;应用量最多的10个宿根植物种类(玉簪、萱草、山麦冬、金边阔叶山麦冬、沿阶草、蝴蝶花、鸢尾、吉祥草、葱兰、金叶石菖蒲)中仅有金边阔叶山麦冬和金叶石菖蒲为外来植物(品种)(图3)。
乡土植物的高比例应用是避免城市面貌千篇一律、体现景观地域性的重要手段,同时由于乡土植物对当地的气候和土壤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因此在发挥生态效益和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和作用[8]。在国家大力倡导“低成本”、“低维护”的园林发展思路的今天,苏州环古城风貌带的植物选择值得借鉴。
除高比例地应用乡土植物外,为体现植物景观的现代感,苏州环古城风貌带的植物群落设计较多地采用了乔木——地被的结构形式,营造简洁、通透的视觉体验;同时在景观节点应用紫娇花、美女樱、大花金鸡菊等宿根植物,丰富群落下层的色彩,突出群落的季相变化。
2.1.2 造型植物和景石搭配应用,传承苏州传统园林文化
如何体现城市园林景观的个性已成为各地园林建设部门需要考虑的问题。苏州作为著名的园林城市,在植物造景,尤其是传统造园手法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并注重在实践中探索和运用传统造园手法,提高园林建设的文化性。形态各异的造型植物和古朴自然的景石相互搭配是传统苏州园林的造园特征之一,调查发现,苏州环古城风貌带的多处景观节点,尤其是亭、廊等休息设施周边,多次应用了造型植物和景石的组合形式(图4)。红花檵木、三角枫、罗汉松、五针松、杜鹃等造型植物配置在景石四周,以玉兰、红枫、香樟、桂花、紫竹等植物为背景,以沿阶草、关节酢浆草、萱草、蝴蝶花、山麦冬等宿根植物为地被层,充分体现了苏州园林传统的造园特色,并与周边的建筑环境和谐统一,提高了植物景观的文化价值。
2.2 巧于因借,多方胜景
借景是《园冶》中总结的艺术手法之一,是传统园林用以增加园林景深、丰富园林内容的重要手段。苏州环古城风貌带的植物景观设计巧妙地采用了借景的艺术手法,在传承苏州历史与文化、丰富植物景观表现形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2.1 古塔借景
位于苏州环古城风貌带西南角的盘门,是国内唯一保存完好的双重水陆城门古城遗址。1999年,为了保护盘门和瑞光塔等历史遗迹,苏州市政府对周边用地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建成占地38公顷的盘门景区。盘门景区充分利用周围景观,借景瑞光塔,成为环古城风貌带的著名景点(图5)。此外,位于苏州古城北端中部的北寺塔也是环古城风貌带北端及东西向绿地借景的绝佳对象,沿线植物种植保留透景线,景观质量明显提升。
2.2.2 点题景点的塑造
在现代的园林建设中,借景的对象不仅局限于客观景物或自然环境,也包括对应的历史或文化元素,借助某种适宜的表现形式突出景点主题。位于苏州环古城风貌带西南侧的阊门至盘门一段自古以来是繁盛之地,环古城风貌保护工程修复了阊门城楼,新建了白居易纪念馆,雕刻了伍子胥石像(图6),并大量栽植桂花、香樟、五针松、银杏等传统造园树种,以主题绿地的形式显现了苏州古城的历史和文化,成为环古城风貌带景观设计的点题之作。
2.3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园冶》对造园艺术标准的精炼概括,也是现代园林建设者始终追求的目标。“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强调“顺应自然,师法自然”,按照自然山水的生存机理和形态特征组织和构筑景观,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达到自然天成的效果。2500年前苏州古城兴建之时,伍子胥“相土尝水”建阖闾城,即苏州古城,四周设护城河、护城墙和八座城门,分别象征天之八风,地之八卦。经过千年的兴衰,仅有阊门和盘门被较完整地保留下来,古城墙仅在东、西两侧有间断分布,有些只存有墙基,并形成了东北段和西南段较高,东南段和西北段较平坦的空间格局。随着苏州新时期“四角山水”的城市空间发展理念的提出,古城区成为城市结构和生态系统的核心位置,环古城风貌带则成为融合古城内“假山假水城中园”和古城外“真山真水园中城”两种空间形式的重要环线。依照“顺应自然,师法自然”的造景理论,环古城风貌带的植物景观被纳入至整个城市区域的范围,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了可持续设计,逐步建设成为今天看到的既有山林又有公园,既有简洁的色块又有精美的植物配置,功能各异、繁简相宜的植物景观。
2.3.1 自然朴素的山林景观营造
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不仅包括对历史建筑和构造的保护,还包括对原生植被资源的保护[9],维持古城墙所在山体的植被资源的原貌是苏州环古城风貌保护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经调查,苏州环古城风貌带娄门—齐门段和胥门—阊门段遗存了较连续的古城墙基和墙体,呈现山体形象,墙壁上自然生长有何首乌、鹅观草、井栏边草、瓦韦、石菖蒲、苎麻、刻叶紫堇、苦荬菜、构树、朴树等植物,形成了以苎麻、刻叶紫堇和构树为优势种的群落。墙顶和墙体倒塌后形成的山体上的植被资源人为干预较小,自然更新迹象明显,各层的主要植物种类如表1所示,这些次生植物群落的形成和保护对于营造城市山林景观,连通古城内外的生态廊道有重要价值(图7)。
表1 苏州环古城风貌带山体的植物群落构成表
2.3.2 功能各异的植物群落景观营造
按照苏州环古城风貌保护工程的总体规划,西侧的功能定位为“金阊十里、盘门水城”,北侧的功能定位为“吴门烟水、都市驿站”,东侧和南侧地区的功能定位为“城市山林、枕河人家”,东南一线的功能定位为“宝带长桥、运河风光”。对应各个功能分区,环古城风貌带西侧的植物景观设计以秋景为主,无患子、乌桕、小叶鸡爪槭等秋色叶树种用量较大;北侧以香樟、广玉兰、桂花等常绿树种为主,局部点缀红花檵木、五针松、罗汉松等造型树种,结香、梅花、蜡梅等香花树种和美丽月见草、蝴蝶花、萱草等观花草本植物;东侧和南侧以春、夏景为主,古城河两岸桃花、垂丝海棠、梅花等春花树种应用广泛,落羽杉、水杉、加拿大杨形成的片林较好地契合了景观主题。在此基础上,环古城风貌带的植物景观设计进行了整体控制,广玉兰、女贞、香樟、桂花、枇杷、枫杨、白玉兰、杜鹃、南天竹、黄杨等树种的不间断应用一方面保证了植物景观的色彩基调,也突出了江南水乡的植物特色。
2.3.3 繁简相宜的滨水植物景观营造
苏州环古城河两岸滨水植物景观的设计巧妙利用水面东侧和南侧宽,西侧和北侧窄的特点,营造出不同的环境氛围。古城河东侧和南侧的驳岸设计以垂直砌筑驳岸为主,间置木质观景平台和栈道,绿地宽度大于20m时多进行地形设计,以分层式或坡地式逐渐向水面延伸,有效划分了空间[10]。景观设计以大面积绿化为主,上层密植朴树、香樟、广玉兰等大乔木,中层丛植八角金盘、夹竹桃、桂花等灌木,下层片植山麦冬、常春藤、玉簪等地被植物,山林意向突出,生态效益明显。古城河西侧和北侧的驳岸设计形式多样,垂直驳岸和缓坡驳岸交替出现,黄石、湖石、纤道等设计形式的灵活应用打破了河岸平直的线条。同时,古城河西侧和北侧的滨水植物景观设计也相对精细,一方面注重与两岸的建筑空间相呼应,另一方面注重利用植物塑造景点主题,例如在胥门段集中种植乐昌含笑、马褂木、广玉兰、白玉兰、紫玉兰等植物,是人们欣赏木兰科花木的绝佳场所;齐门段设计种植了结香、梅花、蜡梅、含笑、木香等香花树种,且花期集中在冬、春季节,为市民赏花寻香的创造了条件;平门段结合自然水景种植了梭鱼草、美人蕉、再力花、黄菖蒲、芦竹等水生植物,为市民夏季欣赏水生花卉盛景提供了机会,上述景点的打造有效传承了苏州植物景观的历史文脉,也提高了环古城风貌带的游览价值(图8)。
3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如何使历史遗迹在新的时代下获得新生,已成为我国历史遗产保护和城市更新的主要研究内容。相对于建筑和构造的保护,如何汲取、保护和传承原有的植物造景方式和植物文化是最富有生命力的研究方向。苏州老城区因众多古城门、古城墙、古桥和历史建筑的遗存成为苏州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苏州环古城风貌带的建设有效保护了沿线的历史古迹,同时健身步道的贯通将多处古典园林、历史文化街区、商业空间、文化空间等串联起来,融合历史与现代的植物景观更将风貌带装点得如诗如画,较好地体现了江南水乡的植物造景特色。苏州环古城风貌带的植物景观设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体现了历史和现代的融合:一是乡土植物的高比例应用和节点位置新品种的点缀相结合。各类型的骨干植物均以乡土植物为主,有利于传承历史文化和体现植物区系特色,同时节点处宿根花卉的点缀,有利于体现风貌带的古韵今风。二是传统造园手法的继承和发展。风貌带绿地中造型植物和景石的搭配应用,是将苏州园林传统造园手法融入现代园林空间的成功尝试,提高了景点的文化价值;古塔借景和以历史人物为中心建造点题景点,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有效融合了历史和现代的植物景观。三是功能分区延续历史风貌,植物景观设计繁简相宜。根据历史空间格局和新的发展理念,苏州环古城风貌带进行了对应的功能分区和植物景观设计,自然朴素的山林、绿意浓浓的片林和鸟语花香的人工群落与古城墙相得益彰,重现了古城河沿线的历史风貌。
实践表明,对历史古迹进行合理改造和再利用是古城重获新生的有效途径,通过科学化艺术化的设计,使植物景观既具有历史文化内涵,又具有当今时代特征,做到历史和现代的有机融合,将有助于历史古迹的保护和传承,使其重新焕发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