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小学中年级潜力生学习状况的调查
2019-11-20杨效
杨效
【摘要】本文对农村小学中年级潜力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并依据调查结果分别从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层面总结农村小学中年级潜力生形成的原因,提出转化农村小学中年级潜力生的措施,为农村小学中年级任课教师和班主任提供参考。
【关键词】潜力生 学习状况 调查 原因 转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9A-0016-03
长期以来,农村小学中年级潜力生的学习状况令人担忧,这部分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习惯没养成,学习效率低下。因此,潜力生学习困难的根源是什么,如何帮助这部分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成为广大农村小学教师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为了更具体地了解潜力生的学习状况,帮助教师找到学生变成潜力生的关键原因,找到帮助潜力生纠正不良学习习惯的突破口,笔者和组员自2018年9月起对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良信小学中年级潜力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走访,与班主任、科任教师交谈,发放调查问卷,查看资料等形式对中年级潜力生的学习现状进行分析研究,试图探求出农村小学中年级潜力生形成的原因和纠正对策。
一、调查目标
三年级、四年级是小学生成长的一个关键期,在小学阶段正好处于从低向高的过渡期,是培养学习品质、学习能力和学习情感的最佳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但自控能力明显滞后,辨别是非的能力有限,社会交往经验缺乏,容易出现焦躁不安的情绪。在这个时期,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开始明显地表现出来,部分学生更是对学习失去兴趣和耐心,成为潜力生。为了了解这个阶段潜力生的学习状况,探究潜力生的形成原因,帮助潜力生纠正不良习惯,重新树立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成绩,帮助他们全面健康发展,课题组开展了本项调查研究。
二、调查时间:2018年9月
三、调查对象: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良信小学三年级、四年级潜力生
四、调查过程
首先,课题组对“潜力生”的概念进行界定。课题组把潜力生界定为在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心理素质、情感意志等要素的融合上存在着与同龄学生的常规表现有偏离或有缺陷的学生。潜力生一般表现为:智力发展迟缓;行为习惯朝着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的方向发展;心理素质和情感意志比较薄弱,不利于克服學习中遇到的困难;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能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需要教师采取专门的、有针对性的辅导和帮助。
然后,课题组根据“潜力生”的界定,确定了各个班的调查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学习状况的问卷调查。此外,课题组还通过家访、电话访谈、与学生面谈、查看学生的书面材料等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
五、调查结果
课题组通过问卷统计分析,发现农村小学中年级潜力生的人数比例较高,占中年级总人数的25.5%,潜力生中男生占63.5%,女生占36.5%。中年级潜力生的学习状况多表现为对学习的需要的认识有偏离,学习动力不足,32%的潜力生认为学习是为了家庭,36%的潜力生认为学习是为了父母,4%的潜力生认为学习是为了教师,只有28%的潜力生认为学习是为了自己;潜力生的学习在家庭中受重视的程度较低,只有12%的潜力生认为父母都关心自己的学习,而16%的潜力生则认为家里根本无人关心自己的学习;潜力生的学习受家庭消极影响的比例比较大,44%的潜力生家庭关系不和谐或属于单亲,还有44%的潜力生缺乏父母的陪伴,其父母经常外出打工;潜力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不乐于向教师、同学或家长寻求帮助,事实上大多数潜力生是采取放弃或不管对错随便应付完成的方式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潜力生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56%的潜力生不知道怎样预习,33%的潜力生认为没有时间预习,12%的潜力生不想预习;潜力生在课堂上听课时容易分心,76%的潜力生承认在听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听课时断时续,不爱思考教师的问题,回答提问时往往答非所问;潜力生不善于在课后进行复习,只有20%的潜力生在课后偶尔会复习;潜力生完成作业的质量低,52%的潜力生会拖欠教师布置的作业;潜力生放学离校后很少关心学习或作业,他们更关注电视、游戏、玩具;潜力生的课外阅读量少,24%的潜力生在家里完全不阅读。
课题组通过与部分潜力生面谈,发现潜力生自认为自己学习成绩不理想,但仍然希望自己取得好成绩,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和表扬;潜力生对提高自己的成绩没有信心,很少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成绩。
课题组通过与潜力生家长的沟通,发现大多数家长由于家庭(离异)或生计等方面原因无暇过问孩子的学习;部分家长缺乏与孩子的有效沟通,不了解孩子的需求,仅满足于孩子有吃有穿有书读;家长缺乏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对孩子的辅导多为即兴所为,缺乏计划和坚持;对于孩子的教育,家长更习惯于依赖教师和学校,没有正确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课题组通过与学科教师的交流,发现科任教师多认为转化潜力生很有必要,但大部分潜力生知识断层,知识点严重脱节,而且潜力生坏习惯太多,没有养成好习惯,上课无法认真听课、不爱思考问题、作业无法独立完成,转化难度比较大,转化的策略不多,多采用谈话、辅导、强制完成作业、与家长沟通等方式,且成效不明显;同时,科任教师也承认潜力生有提高学业成绩的意愿,如果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方面取得突破,将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六、原因分析
课题组根据问卷调查、实际观察、交流沟通、分析总结,认为潜力生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的原因。家庭是小学生校外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父母是小学生校外学习活动的最重要导师和监督者。家庭和父母对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少中年级的潜力生之所以成为潜力生,追溯其根源都可以在家庭和家长上找到原因。所以说,失常的家庭环境和缺位的父母教育是导致孩子成为潜力生的重要原因。失常的家庭环境和缺位的父母教育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父母离异或父母一方离世,造成家庭变故,导致学生心灵受创,心理和行为习惯出现偏差,这类学生多表现为性格内向、孤僻、郁郁寡欢、性情敏感且烦躁,在学习上则是上课常发呆,易分神,神情恍惚,无法集中注意力,持续时间长了,学习就跟不上了;二是家长长期外出打工,或早出晚归务工,无暇顾及孩子,致使学生在家放任自流,形成贪玩、懒散、沉迷电子游戏等不良习惯,无心向学;三是现在家庭中孩子少,父母或祖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致使学生在面对学习时任性、依赖、骄横、畏难、不愿吃苦;四是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有偏差,或认为自身文化水平低不会教,或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情,自己只要管好孩子的吃、穿、住、用就行了,这些思想造成了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过于放纵,导致学生学习态度差,学习自觉性低,缺乏学习的自律能力,得过且过,甚至一回到家就完全抛弃学习。
(二)教师的原因。教师是教育工作的实施者,教师的专业知识、人格修养、教育艺术、教学水平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实践中,教师如下一些不尽完美的做法,可能会导致潜力生的形成。一是由于主观偏见,教师对一些行为有偏差或独特风格的学生不认同,对其缺乏关爱和耐心,导致师生疏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进取心被消磨,这种状况长时间得不到改善时,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会滑坡,最终会成为潜力生。二是教师缺乏教育技巧,教育教学方式简单粗暴,教学形式呆板,课堂无法吸引学生,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导致部分学生厌学,成为潜力生。三是教师工作不细致,对学生了解不深入,在处置学生问题时,一些不恰当的批评或表扬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学生对教师产生成见,学生因不喜欢教师而不喜欢教师教的科目,成为潜力生。四是教师缺乏与家长的有效沟通,未能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导致学生在家没有得到应有的约束和教导,形成贪玩、懒散、骄横、畏难、不愿吃苦、沉迷电子游戏等不良习惯。五是在低年级段,教师对一些学习态度不端、学习习惯不良、学习品质不好的学生介入辅导不及时,导致学生的一些坏习惯继续发展,积重难返,成为潜力生。
(三)学生自身的原因。学生的学习状况受到多方面的影响,造成潜力生学习困境的原因有很多,有社会、家庭、教师的,甚至是同学的,但这些影响都是外部的因素。这些外部因素要产生作用,终归要经过学生内在转化的过程。因此,探究潜力生形成的原因,必须探寻学生自身的原因。在研究中,课题组发现潜力生形成的自身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1.基础差,识字能力低,计算能力差,知识积累少,知识点脱节等。2.学习品质差,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没有毅力,学习不能持之以恒。3.学习的自律性差。上课易分心,爱做小动作,玩小物件;课后贪玩,不完成作业。4.学习没有方法、学习效率低,课前不预习,课堂不跟随教师的引导,欠缺思考,课后不复习,平时不阅读。5.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无准备,课堂上不专注、不倾听、不思考,课外不学习。6.学习依赖性强,没有家长或教师在旁监督,无法学习或完成作业。7.缺乏自信,不敢表达,不敢质疑,不敢回答问题。
七、转化措施及建议
课题组根据对潜力生学习状况和潜力生形成原因的综合分析,认为采取以下方法和策略可以帮助潜力生逐渐走出学习的困境,重新树立学习信心,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摒弃主观偏见,正确面对“潜力生”。潜力生只是相对而言,并非绝对,很多潜力生成年后能在社会上很好地立足,能成才,也能成功,因此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部分学生。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看,学生是有差异的,这些差异可能表现在参与学习活动过程中展现出来的耐性、速度、强度、专注度、敏感度、记忆力、反应力等方面。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这种差异,唯有如此,教师才能以正常的心态看待这些学生,才能静下心来寻找合适的方法帮助这部分学生走出困境。
(二)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协调,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帮助潜力生端正学习态度,优化学习品质,养成良好习惯。一些潜力生学习习惯差,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没有毅力和韧性,学习不能持之以恒。要有效转化潜力生,教师必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要使家长认识到孩子学习品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他的学习状况,也决定着他今后成就的大小;所以,想让孩子学有所成,就必须和教师一道锤炼出孩子良好的学习品质,以良好的学习品质来促进其学习,启迪其智慧,激发其力量,提高其知识水平。
(三)教师和家长合力纠正潜力生的学习行为。一些孩子只要一离开学校,就会将学习的事抛于脑后,回到家只会沉迷于手机游戏、电视、动漫,或者与伙伴出外玩耍,久久不愿回家。因此,教师要提醒家长关注孩子放学回家后能否主动去做与学习有关的事,能否自觉做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如写作业、预习、背诵、阅读、拓展实践等。如果学生不能自觉去做与学习有关的事甚至欺骗父母没有学习任务,那就需要教师设法让家长接收到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的信息,并要求家长做好督促和监督。坚持一段时日(三到四周),学生的学习行为就会大为改观。
(四)端正潜力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态度是学生对学习的评价和行为倾向,它包括学习认识、学习动机、学习情绪三个方面。要端正潛力生的学习态度,首先要使学生对学习有正确的理解。教师和家长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或方式让潜力生明白学习是一个人成长的需要,如同一个人长个子需要食物一样,一个人长本领、长智慧就需要学习,需要知识。要让学生对学习有理性的认识,要把学习变成学生内在的需要,使其在学习上有目标和动力,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当中。
(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对科目感兴趣,就不会把学习当负担,就不会怠慢学习。如何激发潜力生的学习兴趣呢?一是教师主动接近潜力生。潜力生比较敏感,对教师怀有一定戒心,因此设法让潜力生亲近和接纳教师,进而逐渐地喜欢、崇拜教师,从而喜欢教师的课,是比较有效的办法。比如教师可以创造机会请潜力生帮拿作业、教具、课本回办公室,趁机一路上跟他聊聊,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二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结合不同教学内容变换自己的授课方式,使学生对课堂保持新鲜感,让学生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三是为潜力生创设一个轻松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为他们提供展现的机会,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比如恰当地运用辅助教学手段展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音频、视频、图片、文字等资料,引发潜力生积极思考,积极探讨,激发兴趣。四是为潜力生设置难易适度的问题和练习,让潜力生通过个人的努力解答问题,让潜力生乐于参与学习并在自己参与的过程中品尝成功的愉悦,激发潜力生对学习的兴趣。五是对潜力生采取积极评价的策略。教师对潜力生的肯定和赞善会给潜力生带来被赏识、受重视的情感体验,能增强潜力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也使全班同学对潜力生的评价和看法更积极。因此教师要留意潜力生在日常行为中的点滴进步,及时肯定,大方表扬,不断激励潜力生上进。
(六)激发潜力生的理想追求。教师应该认识到兴趣是感性、生物性的,学生只靠兴趣来学习难以持久,更何况社会上随时有更强刺激的事物吸引学生,如电子游戏等;同样,学习需求是理性的,对于中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学习的需求并不那么清晰和迫切,小学生也很难保持对学习需求的长久的理性认识。可以说兴趣和需求是可以转化或消退的,只靠学习兴趣和学习需求来维持潜力生学习的动力依然显得不足。所以,教师需要激发潜力生的理想追求,因为理想追求是真正支持学生行为发生的根本原因和持久的内在动力。教师应关心潜力生,接近潜力生,教导潜力生,让他接纳教师,进而逐渐培养他的理想追求。潜力生有了憧憬,有了理想和目标,就能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取得进步。
(七)加强对潜力生的学业辅导。潜力生学习基础差,知识积累少,表现为知识脱节,识字率低、识字能力低,计算能力差等。要有效提高潜力生的学业水平,教师必须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找到潜力生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而且每当他们取得成绩时,教师要和他们一起总结进步的原因,找出改进方向。
(八)转化潜力生必须及早介入,事前预防好于事后补救。教师要在日常教学和活动中留意学生的表现,对学生的一些不良倾向和缺漏的知识点要及时提示、纠正和辅导,不要让学生不断重复不良的行为,不要让学生不断地累积知识盲点。
(九)讲究策略,用最小行动单元,培养潜力生良好习惯。潜力生大多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培养潜力生的良好习惯意义重大。习惯养成的关键是坚持,坚持的关键是行为可坚持,可坚持的行为必须是简单、具体、可行动的最小行动单元。教师不能用宽泛的口号式的大目标来要求学生,比如“你要认真听课”或“你要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这样的要求太宽泛,行动单元不明确,学生很難把它转化成具体行为。教师不妨把“认真听课”的要求转化成学生可以付诸行动的几个小目标,如“上课时把手放在桌面”“上课时眼睛看着黑板或教师”“上课时要知道教师问的问题或布置的任务”等,然后让学生逐个做到、坚持、巩固,最终形成习惯。有研究指出,一项看似简单的行动,如果能坚持重复21天以上,就会形成习惯;如果坚持重复90天以上,就会形成比较稳定的习惯。这意味着任何一种行为只要不断地重复,就会成为一种习惯;任何一种思想只要不断地重复,也会成为一种习惯。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个规律,为潜力生设计可以付诸行动的小目标,并帮助潜力生去完成、坚持。持之以恒,潜力生就能改掉自身不良的旧习惯,养成好习惯。
(责编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