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防治校园欺凌行为的策略

2019-11-20何以松

广西教育·A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校园欺凌长效机制

【摘要】本文论述学校防治校园欺凌行为的策略,认为学校作为有效防治校园欺凌行为的责任主体,要制订符合本校实际的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要做到积极有效预防,防患于未然;要快速协同应对事态,依法依规处置;要建立长效机制,实现长治久安。

【关键词】校园欺凌 有效预防 依法依规 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9A-0010-03

近年来,校园欺凌现象频发,严重威胁着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和谐。大量触目惊心的案例已经让全社会深刻认识到这一校园问题的严重性与治理该问题的紧迫性。中央先后颁布的《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专项督导暂行办法》《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等一系列文件,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各地学校要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并积极紧密部署落实。本文尝试从学校管理的角度对如何有效治理校园欺凌行为进行探讨。

一、积极有效预防

“防”与“治”的关系是辩证关系,其核心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防是对某种可能的结果进行预先防范,预防是根本,是全方位的。学生的家庭养育、个性修养、同学关系、交友选择、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都属于防的范畴。治是对已经产生的后果进行治理。对于防治校园欺凌行为,要按照“全覆盖、严监管、重实效”的总体要求,坚持“教育在前、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积极开展专项综合治理。

(一)成立“防治校园欺凌行为专项工作领导小组”

防治校园欺凌行为,是一个具长期性、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就学校内部而言,涉及学生、教职员工、各个处室、所有部门,涉及教育、教学、管理各个层面,事关全局,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学校要切实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完善措施,狠抓落实,扎实做好专项综合治理工作。为有效防治校园欺凌行为,维护和确保学校的安全、稳定和发展,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学校需要成立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应有如下主要职责:贯彻落实上级关于防治校园欺凌行为工作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制订本校关于防治校园欺凌行为的实施方案;检查、督促和协调相关处室、部门对防治校园欺凌工作的责任落实;严密关注可能出现校园安全问题的信息,做好分析评估、事件预测、防范措施、处理结果、信息发布等全程预案。

学校是防治校园欺凌行为的责任主体,领导小组应该由校长、党总支书记、校级副职、二层机构各处室主任和部门负责人、年级组长和班主任组成。校长是防治校园欺凌行为的第一责任人,对校园欺凌专项治理负总责,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应由校长担任。学校党总支书记的主要工作职责是传达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保证和监督学校办学方向及各项任务的完成,领导学校的政治思想工作,健全和完善相关工作制度,掌握教职工的思想动态,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因此,应当由党总支书记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各个成员,必须有明确的分工,责任落实,职责分明,既要各尽其责,又要形成合力。

当前,各个学校普遍实行年级管理,根据学校的这一实际情况,防治校园欺凌行为专项工作可以按年级逐层分解。“防治校园欺凌行为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是学校最高级别领导小组,各个年级应该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一般由年级组长、在本年级担任学科教学的学校一二层领导、各班班主任等组成,由年级组长担任小组长。小组成员也要落实岗位职责,强化责任分工,制订工作预案,健全相关制度。

(二)站在政治的高度,全员参与

开展校园欺凌专项综合治理,是国务院针对近年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多发而采取的一项重要决策部署,是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学校要充分认识校园欺凌专项综合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务必高度重视。学校应当坚持加强对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将预防校园欺凌作为道德与法治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加强优良教风、学风、校风建设,开展内容健康、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形成团结向上、互助友爱、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提高校园整体文明程度。

每个孩子都承载着家庭的希望,每个校园都是孕育希望的摇篮。学校安全事关孩子健康成长,事关教育事业发展,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员工不仅要管好后勤,更要管好学生。全校教职员工都应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可能成为校园欺凌的欺凌者或被欺凌者,而预防工作的根本在于构建一个学生有信赖的朋友和老师、能安心安全地学习与活动的班集体与学校。因此,全校教职员工都要深入学习领会教育部等十一部委颁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的通知精神,要站在政治的高度,全员参与,把校园建设成最安全、最阳光的地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创造良好条件。

(三)制订“防治校园欺凌行为应急处置预案和处理流程”

各校要结合本校实际依法依规建立统一领导、反应及时、规范有序、合法合规、科学高效的“防治校园欺凌行为应急处置预案和处理流程”。当前,不少学校的“实施方案”主要还是强调充分发挥校内各个处室、各个部门的职能作用,要求做到任务明确、分工具体、责任到人、各司其職、措施到位。这样的方案确实涵盖了各处室、各部门,部署周密,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在如何才能更好地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联动、部门协调、形成合力等方面,笔者认为应在此基础上,抓好下面两条主线,这对有效防治校园欺凌行为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主线一:班委——班主任——年级领导小组——二层机构(政教处、教务处、总务处、保卫处、团委、少工委)负责人——专项工作领导小组。

这条主线主要从学校组织纪律管理的角度切入。就当前我国的学校教育管理状况来看,普遍是分班教学管理。班级是学校管理的最基层单位,负责管理班级的是班委,班委一般由班主任、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劳动委员、团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等组成。以班为单位由班委进行管理的模式,是传统班级管理的有效模式。全班各个学生在每一节课上表现如何,课间活动及放学之后跟谁去了哪里或做了什么,在精神状况、情绪动态、思想动向、行为表现各个方面有哪些异常表现……这些信息在班委管理中似乎并不难掌握。班委掌握了这些信息,就可以在班委一级管理中有效做好预防工作,如果能分析出可能出现校园欺凌行为的信息,就要立即逐层上报:班委→班主任→年级领导小组→二层机构(政教处、教务处、总务处、保卫处、团委、少工委)负责人→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这样做能够在第一时间启动“防治校园欺凌行为应急处置预案和处理流程”。

主线二:学生——全校教职员工——二层机构(政教处、教务处、总务处、保卫处、团委、少工委)负责人——专项工作领导小组。

这条主线主要从学校教育教学的角度切入。尽管当前我国的学校教学普遍采用分班教学,然而,学生到校之后、上课之前、下课之后、自由活动中、放学之后等时段,只要学生身在学校,都属于学校教育教学的范畴和学校安全管理的职责范围。只要是本校的学生,不管认识不认识,每个教职员工都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和管理好每一个学生,要让学生感觉到这是值得信赖的好朋友、好老师,这是能让人安心学习与安全活动的班集体、好学校。因此,教职员工如果发现或意识到某个学生或者某些学生群体可能出现校园欺凌行为倾向的信息,要及时把信息传递给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争取在第一时间启动“防治校园欺凌行为应急处置预案和处理流程”,防止事态扩大。

制订应急处置预案和处理流程要坚持以人为本、依法依规、统一领导、责任落实、职责分明、快速反应、协同应对、科学规范等原则。

二、依法依规处置

学生欺凌事件的处置以学校为主,学校的处置应严格遵循“防治校园欺凌行为应急处置预案和处理流程”。

(一)行为认定

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得到相关信息后,“防治校园欺凌行为应急处置预案和处理流程”应当即刻正式启动。因此,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要及时对相关信息进行调查处理,做出是否属于学生欺凌行为认定并决定是否启动下一步处理流程。

(二)事态处置

事态处置必须坚持快速反应、协同应对的原则。相关人员要以最快的反应把事态控制住,如果不能控制事态,要快速报警。学校、上级主管部门、警察、医生、家长,快速联动协调,条块结合,整合资源,有效处置。

(三)善后管控

1.保护与维稳

事态的发生总有其原因,有待于事后的调查处理,因此,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现场,以便调查取证。事态的发生总有其复杂性,在事件处理过程中要警惕某些人可能无理取闹,扰乱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或者侵犯教师、其他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学校要积极主动配合上级部门或公安部门进行事件调查处理工作。

2.疏导与安抚

疏导思想情绪,解开堵塞心结,是平息事态、化解矛盾的有效方法。学校尤其要做好伤者方的安抚解释工作。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协调的,必须做好联系协调工作。

3.总结与追责

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无论是欺凌者还是被欺凌者,都有其内在的因素和外在的因素,诱因是复杂多样性的;学校作为管理方和教育方,无论在管理方面,还是在教育方面,都负有一定责任,必须深入反思、检讨和总结,吸取经验教训。学校应根据对事件的调查结果,追究相关责任人应承担的责任。

4.上报与通报

学校要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地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状况、处理进度。自媒体时代容易出现传播失真信息,校方要注意适时、适当、主动、客观地向主流媒体通报信息,同时做好应对媒体采访的准备。

三、建立长效机制

目前,我国中小学的学制规定是12年,其中小学学段6年、初中学段3年、高中学段3年。每学完一个学段就要进入高一级的学段,每学年都有新的学生进入新的学段。故此,防治校园欺凌行为作为一个长期性、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必须建立具有科学性、长效性、稳定性的防治校园欺凌行为工作机制,并且随着时间、条件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

(一)建立和完善教育宣传机制

1.建立和完善教育培训机制

培训的对象不仅是学生,还应是家长;不仅是教育行政干部和校长,还应是广大教职员工。在学生培训方面,通过每学期开学时集中开展教育、在道德与法治等课程中专门设置教学模块等方式,定期对中小学生进行学生欺凌防治专题教育。在家长培训方面,通过学校召开家长培训会或社区定期组织开展专题培训课等方式,加强家长培训,引导广大家长增强法治意识,落实监护责任,帮助家长了解防治学生欺凌知识。对教育行政干部和校长的培训,要把防治学生欺凌工作专项督导结果作为评价工作成效的重要内容。对教职员工的培训,要全面落实全员育人导师制,引导广大教师既重教书,又重育人。

2.建立和完善专题宣传机制

(1)主题班会。针对当今社会上出现的校园欺凌行为,各班委或班主任可结合本校或本班实际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培养学生敬畏生命、关爱生命、团结友爱、文明和谐的思想意识。

(2)法制进校园。目前,不少学校邀请法院、检察院、派出所等执法人员担任“法制校长”,邀请法制校长进校园,举行法制专题报告会,以案释法,实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补充,让学生知晓基本的法律边界和行为底线,消除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的错误认识,养成遵规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强化法治理念和遵纪守法意识,提升法律素质。这些创新举措值得推广。

(3)校园宣传工具。各班教室的墙报、校园文化长廊、校园广播室、学校网页、每周一升旗晨会(国旗下的演讲),都是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专题宣传教育并实现宣传教育目的的重要阵地。

(二)建立和完善纪律约束机制

教育要靠纪律来约束,有外在的强迫纪律才能逐步过渡到内在自律,有了内在自律才能养成文明习惯。学校教育要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更要依靠制度和纪律保障。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学校作息时间表、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等,其中都体现了制度要求和纪律约束。要想有效防治校园欺凌行为,首先必须严格考勤纪律:进出校门刷卡或登记,班级值周班干考勤和报告,内宿检查管理,集会或群体活动纪律要求和组织检查。有了这些制度并形成机制,防治校园欺凌行为才有一定的工作保障。

(三)建立和完善矛盾排查机制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是正确处理学生个体之间矛盾,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维护校园和谐稳定与学校根本利益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学校可以以班级为单位详细排查,按照主线一逐层上报:班委→班主任→年级领导小组→二层机构(政教处、教务处、总务处、保卫处、团委、少工委)负责人→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应根据矛盾双方的所属班级情况,指导班级、年级、学校的专门人员进行化解或处理;对问题学生早关注、多关注,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強化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

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跟学校周边环境影响关系密切。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学校要加强与辖区派出所、综治办、城管局、食药所、安监所等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和联系,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同时发挥与社会各界的共治共建作用,加强校园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面落实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打造师生共建、家校共建、警校共建的平安校园,为师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为教育守住一方净土。

(五)建立和完善家校联络机制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这指出了构建和谐家校关系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学校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阵地,是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场所。家庭是孩子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有巨大影响。学校要建立起和谐密切的家校联络机制,向家长宣传家校配合的重要意义,主动向家长介绍学生的在校表现,了解学生的校外表现;积极探索家校配合的最佳途径,实现双边沟通、信息共享、方法共鉴、教育共当,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共同培养学生,使家校对孩子的教育形成合力和向心力,有效防治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

作者简介:何以松(1963— ),男,壮族,广西大新人,研究生学历,文学学士,中学高级职称,南宁市教学骨干,广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辅导教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管理。

(责编 雷 靖)

猜你喜欢

校园欺凌长效机制
构建长效机制推进扫黑除恶治理常态化
关于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思考与探索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社交媒体背景下中学生校园欺凌探析
应立法解决“校园欺凌”难题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专项治理“校园欺凌”
治理校园欺凌需要长效机制
为资源下沉建长效机制
以“三好一满意”为抓手 建立创先争优长效机制